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纤鹦嘴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纤鹦嘴鱼。原图链接

纤鹦嘴鱼(学名:Leptoscarus vaigiensis),又名纤鹦鲤,俗名鹦哥、蚝鱼、臊鱼,它是一种在海草海藻床上发现的沿海物种,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鹦哥鱼科的其中一种。不经历性别转变。主要栖息在潟湖、海湾水域。以海藻及海草为食。分布于印度- 太平洋区,西起肯亚莫三比克,东至马绍尔群岛东加岛,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台湾分布于南部、小琉球绿岛等海域。

概述

纤鹦嘴鱼(Leptoscarus vaigiensis),英文名:Spinytooth parrotfish,命名者:Quoy & Gaimard,(1824)科别:鹦哥鱼科,学名:Calotomus spinidens,也被称为海草鹦嘴鱼,是一种海洋的辐鳍鱼,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区,包括红海、东非、南非马达加斯加模里西斯马尔地夫越南泰国、尼可巴群岛、安达曼群岛日本台湾菲律宾印尼澳洲、新喀里多尼亚、纽几内亚、索罗门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帛琉斐济群岛纽西兰北部、复活节岛、夏威夷群岛、玻里尼西亚等海域都可见纤鹦嘴鱼,通常生活在水深3至10公尺处。

命名和分类

纤鹦嘴鱼在1824年被法国海军外科医生和博物学家让·雷内·康斯坦特·奎因(JeanRenéConstant Quoy,1790- 1869年)和约瑟夫·保罗·盖马德(Joseph Paul Gaimard,1793-1858年)在其《航行世界》一书中正式描述为Scarus vaigiensis。该类型的地方被给了作为卫吉岛。威廉·约翰·斯文森创建属Leptoscarus在1839年和L. viagiensis是这个单特异性属唯一的物种。

型态特征

具有完全愈合的齿板

纤鹦嘴鱼具有愈合齿板,上颚较下颚稍长,较细长的体型和角度较小的头部轮廓。体延长而略侧扁。吻圆钝;前额不突出。上咽骨每侧有咽头齿三列,下咽骨之生齿面宽度大于长度。成体的雄鱼和雌鱼的差别在于身体布满蓝色的小斑点。背鳍硬棘9至10枚、背鳍软条10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9枚、脊椎骨25枚。体长可达35公分。最大体长30cm。

雌性头上有辐射宽条带

鹦纤嘴鱼为棕色至绿色,背面有深色斑点,逐渐退色为腹面呈黄色或绿色。雄性动物的侧腹有淡淡的纵向条纹,头部,身体,背鳍和肛门鳍上有小蓝点。雌性呈斑驳的棕色和白色。在雌性的头上,有从眼睛辐射的宽条带。该物种在背鳍中有9根棘和10条软射线,而在肛门鳍中有3棘和9条软射线,而在胸鳍中有13条射线。独特的窄齿板融合成鹦鹉状的喙,并覆盖有许多小牙齿。当其嘴闭合时,上颚齿被下颚包围。该物种的最大总长度为35厘米(14英寸)。

体延长而略侧扁。吻圆钝;前额不突出。牙齿完全愈合成齿板,上齿板为下齿板所包被,齿板之愈合处呈锯齿状;上每侧有咽头齿三列,下咽骨之生齿面宽度大于长度。背前中线鳞约3-4(通常为4);颊鳞1列,4-5个,鳞片大型。胸鳍具13软条;尾鳍圆形。体呈绿褐色,体侧具白色及棕色之斑驳,另有 5 条不规则的白色条纹;头部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点。背鳍、臀鳍及胸鳍之鳍膜上具暗色斜带;胸鳍为黄色;臀鳍鳍膜为黄色,具线状排列之白点。

生境与生物学

纤鹦嘴鱼的幼苗与漂流藻类有关。生活在海草床和藻类覆盖的礁石之间的庇护海湾,港口和潟湖中。通常以小组形式发生。深度范围是0–15米(0–49英尺)。在鹦鹉鱼中,雌性从未改变过性,而雄性中却没有。产卵在退潮时在平坦的海草床上的浅水中发生。大理石的鹦鹉鱼不但具有淋漓尽致的信奉性,而且还显示出比大多数其他鹦鹉鱼更少的性二态性。主要栖息于近岸海湾或潟湖区内藻类丛生区或海草床。善于伪装而且容易欺敌而不被发现。

分布

从北红海以南,沿非洲东部海岸到好望角,再向东穿过印度洋和太平洋,再到复活节岛,大理石纹的鹦鹉鱼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分布较广。在太平洋其范围扩展北至日本,南至罗特内斯特岛关西澳大利亚和普尔奈茨群岛纽西兰。在大西洋东南部的该物种中发现的虚假湾在西开普省,南非。它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是赤道的(即在两个南半球和北半球,但在赤道附近罕见或不存在)。

栖息地

主要栖息于掩蔽的海湾、港湾与潟湖水域,通常生活于海草区域或藻类覆盖完整的坚硬底部。通常形成小群鱼群。 不像其他的鹦哥鱼,本种鱼之雄性与雌性体色看起来非常相似而且不改变性别。以海草藻类食物来源。 [1]

渔业利用

人类使用

大理石的鹦鹉鱼在当地的手工渔业中捕捞,通常以新鲜的方式出售,虽是食用鱼类,但不具经济价值,一般作清蒸、红烧或煮味增汤。在昆士兰州,一袋最多20条珊瑚鱼的数量限制为5条大理石鹦鹉鱼,长度不得少于25厘米(9.8英寸)。主要捕获的渔法是延绳钓、一支钓、流刺网及笼具等,而本种鱼亦是潜水镖鱼的对象以及水族馆展示鱼种。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由红海北部与南非至复活岛,北至日本南部,南至纽西兰的穷骑士岛与澳洲的罗塔纳斯岛。东南大西洋: 南非佛斯湾。台湾北部、东北部、西部、南部及各离岛均有记录。台湾鹦鲤俗名:鹦哥、蚝鱼、菜仔鱼( 雌)、海代( 台东)。渔业季节全年皆产。 [2]

参考资料

  1. 纤鹦嘴鱼(纤鹦鲤) 台湾鱼类资历料库
  2. 台湾鹦鲤纵横鱼虾贝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