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约翰·埃里克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约翰·埃里克森
圖片來自技点网

约翰·埃里克森(John Ericsson,1803—1889)瑞典裔美国海军工程师,他发明了热式发动机,改进了螺桨推进器,后来又以他所设计的在美国内战中使用的“低舷铁甲舰”而闻名;是19世纪最具创造力的工程师和发明家。

基本信息

中文名:约翰·埃里克森

外文名:John Ericsson

出生日期:1803年

逝世日期:1889年

人物生平

1803年7月31日生于瑞典韦姆兰郡。13岁时为瑞典海军机械队的学员。1820年在陆军任测绘工程师。从事地形测量工作,这个工作使他的才华慢慢显露出来。1826年赴英国伦敦当工程师,在那里,他开始研究各种工程设计规划工作,包括研究螺旋桨在船上的使用、大炮的改进和用热空气代替蒸汽驱动发动机等等。1829年建成1台蒸汽机车。1836年在澳大利亚人罗素使用的螺杆基础上,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推进工具———螺旋桨,并取得螺旋桨发明专利。1837年在伦敦设计建造第一艘用螺旋桨推进的实用船。这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美国海军立即派上尉罗伯特·斯托克顿前往英国,邀请埃里克森参加美国海军,埃里克森欣然同意。 1839年移居美国纽约。1844年为美海军设计建成“普林斯顿”号军舰。该舰是第一艘在船体水线以下安装蒸汽发动机,并由螺旋桨驱动的铁甲蒸汽军舰。

1848年加入美国籍。美国内战期间,为北部联邦海军建造了由蒸汽螺旋桨驱动、装有旋转炮塔的“莫尼特”号铁甲舰。该舰在1862年3月9日汉普顿海战中抗击了南部同盟军的“弗吉尼亚”铁甲舰“莫尼特”号铁甲舰开创了现代军舰的新时代。战后还曾提出建造鱼雷艇和自航鱼雷的建议。在他终生从事热能研究的同时,还进行了其他方面的研究和发明,诸如从海水提取盐的装置、通风扇、舰载测深仪,以及太阳能利用等。他的许多发明都超越了所处时代的技术水平,受到世人的尊敬。1889年3月8日,在纽约逝世。1890年其尸体被运往瑞典。

轶闻

自从来复线在枪炮中使用后,炮弹的命中率大大提高了。埃里克森看到了来复线火炮的发展前景,急于要为美国海军建造一种有来复线的舰炮,因此,他和斯托克顿展开了攻关。 经过一番努力,就在“普林斯顿”号军舰下水时,带有来复线的舰炮也研制成功了,被称为“调解人”炮。该炮被安装在“普林斯顿”号舰首。然而,来复线的使用带来了新问题———炮膛内部压力增大。如果不对炮膛进行加固,或改进火炮的铸造工艺,很容易出现炸膛现象,但埃里克森却忽视了这一点。1844年,为了证实带有来复线火炮的命中精度,埃里克森和斯托克顿决定在“普林斯顿”号上进行一次大胆的发射试验。 2月28日这一天,充满自信的埃里克森邀请了包括美国总统约翰·泰勒及其夫人在内的军政要员,随舰观看发射试验。“普林斯顿”号缓缓地航行在波托马克河上,阳光洒满了甲板,那门等待试验的大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黑色的亮光。

斯托克顿站在大炮后面,亲自操作大炮发射。当他点燃火药引信的一瞬间,意外发生了,炮膛突然发生爆炸,一股灼热的气浪把周围的人掀翻在地,炮膛炸裂的残片四处飞溅,周围一片惨烈的景象。美国国务卿阿贝尔·帕克尔·厄普舒尔海军部长托马斯·吉尔摩马里兰州的众议院议员维吉尔·马克斯等7人被当场炸死;斯托克顿密苏里州参议员托马斯·哈特·本顿等20余人受伤。泰勒总统及夫人当时正在船舱参加贵宾宴会,没有观看第一炮的发射而幸免于难。大炮爆炸的原因在于炮弹在来复线上卡得太紧,炮壁无法承受炮膛内的瞬间压力。

这次事故尽管造成了巨大损失,但为海军舰炮的研制敲响了警钟。随后,人们从这次事故中吸取教训,开始在火炮的制作材料和工艺上下功夫,终于在1851年,由美国海军司令约翰·A·达尔格伦研制出了改进型的铸铁炮“达尔格伦”炮,将美国海军舰上武备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