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罗斯福与新自由主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罗斯福与新自由主义

罗斯福与新自由主义》是傅斯年所著作品,出自于《傅斯年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1]

作品名称 : 罗斯福与新自由主义

作品出处 : 傅斯年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作 者 : 傅斯年

目 录  : 1作品原文: 2出处收录: 3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

罗斯福总统突然谢世,引起全世上爱自由的人民的悲痛,不分种族,不分阶级,不分政见,不分主义,普遍的衷心痛悼。这固然由于世界缩 小了,可以发生国际仰瞻的人物,也正因为罗斯福之伟大风格,有超越于不同的种族、阶级、政见、主义者。我们痛定思念,他这一生对美

国,对远东,对世界,对人类前途的贡献,皆曾划一时代。他就任美国大总统时,正值空前的商业不景气,他推行“新政”——其中实在含

有温和而有效的社会主义成分——安定了民生,更继续不断的创造些有利大众的制法,同时先天下人看到世界大祸之将临,搏斗孤立派,推

行“大海军”,终于领导世界走到今天进步的战胜逆行的形势。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他这样一个伟大人物,理智与情感调和,现实政治与崇

高理想兼备,我很难想像今天的世界是怎样?他虽然在世界运行的最紧要关键中忽然谢世,他已经成就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格之一,

他这一生必是后来史家一个大题目。现在若问,在他的伟大贡献中最伟大的是什么?各人的重点不同,答案必不一致。我的答案是,他给自

由主义一个新动向、新生命,并且以事实指证明白,这个改造的、积极的新自由主义有领导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资格。

这话待我从远处说起。自由主义是美国独立、法兰西革命的产品,领导这两大事件的思想,在十八世纪中不止一家,前此的宗教革命也是一

个远源,但最有效力的激动者还要算卢骚的政治哲学、教育哲学。诚然,我们现在检讨卢骚的思想,可以证明他的政治哲学并无历史的根

据。他的教育哲学并无心理的根据。但哲学的时代正确性,是要看他能不能与时代的现实配合发生作用,不像几何物理一样,超于时间的。

卢骚的哲学恰恰激动了新兴第三阶级,即所谓市民阶级的心坎,于是对封建宗教的势力之统治者发生革命,以自由为号召,以解放为归宿。

法兰西革命虽震荡了全欧洲,却并未曾安定下去,终被个人主义者之拿破仑挟着走了岔路,在革命中也并未曾演化出一个切实具体的教条和

方案来,虽有“平等、自由、友爱”的原则,这仍是空洞洞的。再看美国,政治虽然安定,自由虽然确立,若以现在的眼光看去,他那宝贵

的《人权宣言》十条,仍多偏于政治的消极方面。十九世纪自由人道主义在英国之演进虽无赫赫的段落,却有不少零星而合于实际的进步。

整个看来,在美国独立、法国革命之后的十九世纪,自由主义却因与资本主义配合而变质了!自由主义因反抗封建而产生,资本主义因工业

革命而发展,这两件事原来毫不相干,前者是不愿受役于人,后者是因机器而役人,心情上更全是相反的。一八四八年的欧洲革命,确是法

兰西革命的尾声,这中间何尝有资本主义?那些初在英国及他地推广工业革命,夺民田,役幼童,乃至跑到海外冒险去的“工业诸侯”,虽

然建设了他的“财产自由”以外,又何尝有人道性的自由主义在念[呢]?历史上常常有两件事原不相干,因同时发生而纠缠不清的,这就

是一个例。诚然,这中间也不无联系之处,因为这两件事都是凭藉十七八世纪第三阶级之渐渐生长而出来的,但是在心术上、在政治意义

上,终于是两件不相干的事。从十九世纪之初,纯正的自由主义,尤其是偏于人道主义者,几乎全被赶入好事者的沙龙,作家的论撰,学校

的课堂里去了。在一般的社会上,力量实在不大,白瞪着眼看着资本主义挟走的自由主义在社会上大发达,一切为着资本主义的利益!资本

主义这样的利用自由主义,诚然得了很大的便宜,击破封建势力,建设“财产自由”。可惜的是,法兰西革命的人道主义色彩完全遮盖了。

不过,沙龙、课堂与著作,也还不是不生产的田园,于是纯正自由主义也还有在理论上发达的趋势。不特激进的自由主义者演化出各种不同

的社会主义,即纯正的自由主义者,如边沁、穆勒父子等,也认明机会均等在自由主义中之重要。所以忽略经济方面之自由主义者,我们可

以说,不是真有见解的自由主义者,不是人道传统的自由主义者。

自从“第四阶级”出头,资本阶级及其挟带的变态自由主义,成了目下受击之对象,于是很有转而结合旧势力恶势力者。又自上次世界大战

以后,不公正的和平及其经济影响,引起欧洲的各种反动力量对于亚洲之不变的殖民地概念,培养了日本的实力,于是两大战之间成了民主

政治自由主义之没落期,其结果便是这次的世界大战。在此次世界大战之前夕,许多人怀疑自由主义之实用性,加以一切的攻击——“无能”、“虚伪”、“作恶”、“坏事”等等。【注】:以上为原文部分内容。

出处收录

此文出自于《傅斯年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作者简介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1913—1919年在北京大学预科、本科学习。北大毕业后,赴英、德留学七载。1926年底回

国,1927年任中山大学文科主任及历史、中文两系主任。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后,创办历史语言研究所,任该所所长达二十三年之久。

1930年代在北大兼任教授。抗战时期,先后担任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中研院总干事、西南联大校务委员等职,并同时出任第一至四届国民

参政会参政员;炮轰孔祥熙、宋子文,震撼朝野,有“傅大炮”之誉。抗战胜利后,出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主持繁重的北大复员工作。

1948年底被任命为台湾大学校长,最终“归骨于田横之岛”。编者简介欧阳哲生,1962年5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

授、博士生导师。曾赴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等处访学。主

要著作有:《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之现代阐释》、《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严复评传》、《科学与政治——丁文江研究》、《探寻

胡适的精神世界》、《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傅斯年一生志业研究》等。编有《胡适文集》(12册)等多种文集。

参考资料: 1. 罗斯福与新自由主义 | 思想家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引用日期2021-01-11] 2. 傅斯年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 思想家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引用日期2021-01-11]

视频

真实影像:1943年开罗会议,蒋介石夫妇与罗斯福、丘吉尔会面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