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聊斋志异·鹰虎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聊斋志异·鹰虎神出自《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异,有记录奇异事件的意思。 [1]

原文

郡城东岳庙[1],在南郭[2]。大门左右神高丈余,俗名“鹰虎神”,狰狞可畏。庙中道士任姓,每鸡鸣,辄起焚诵[3]。有偷儿预匿廊间,伺道士起,潜入寝室,搜括财物。奈室无长物[4],惟于荐底得钱三百[5],纳腰中,拔关而出。将登千佛山[6]。南窜许时,方至山下。见一巨丈夫,自山上来,左臂苍鹰[7],适与相遇。近视之,面铜青色,依稀似庙门中所习见者。大恐,蹲伏而战。神诧曰:“盗钱安往!”偷儿益惧,叩不已。神揪令还入庙,使倾所盗钱,跪守之。道士课毕[8],回顾骇愕。盗历历自述。道士收其钱而遣之。

译文

郡城东岳庙,在南郊。庙的大门两边有神像,身高一丈多,面目狰狞可怕。人们称他鹰虎神。

这个庙里住着一个道士,姓任。他每天鸡叫时就起来烧香念经。这天,有一个小偷一早就藏在走廊里,等道士起来去烧香后,他就进入道士的寝室,到处搜找财物。怎奈这道士很穷,屋里没有什么好东西可偷。小偷找了一遍,只在草垫子底下找到三百钱,就掖在腰里,拨开门闩逃出来,准备爬上千佛山。向南跑了多时,才到了千佛山下。

正走间,遇到一个巨人正从山上走下来,左胳膊上站着个苍鹰,正好与小偷走了个对面。小偷走近前一看,这巨人面如青铜色,模模糊糊好像庙门里常见过的神像一样。小偷大为害怕,蹲在地上直打颤。大神责备他说:“你偷了钱要往哪里去?”小偷更加害怕,不住地叩头。大神伸手揪住他叫他回庙,让他倒出所偷的钱,并叫他跪在那里守着。道士念完经,回头一看,大吃一惊!小偷自己清清楚楚说了是怎么回事。道士收起钱来,打发小偷走了。

注释

[1]郡城,府治所在地。作者故乡淄川清代隶济南府,府治在历城(今济 南市)。东岳庙,道教奉祀泰山神“东岳天齐仁圣大帝”(省称东岳天齐大 帝或东岳大帝)的神庙。传说东岳大帝掌管人间生死。旧时各地多有其庙, 又名天齐庙,每年旧历三月二十人日为祭祀日。 [2]在南郭:据《历城县志》,东岳庙在“府城南门外”。 [3]焚诵;焚香诵经。 [4]长(chang二声)物:原指多馀物品,此指可偷的值钱东西。长,馀。 [5]荐底;草席下面。荐,稿荐,草席。 [6]千佛山:又名历山,在济南城南五里。隋开皇间因山石镌成众多佛像, 因名千佛山。 [7]左臂苍鹰,左臂上架着苍鹰。臂,以臂承物。 [8]课:功课,指寺庙早晚烧香念经的例行宗教活动,即上文所说的“焚 诵”。

赏析

《鹰虎神》显然又是一则志怪小品,颂扬了神灵的神通无边,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 清代评论家何守奇先生对《聊斋志异?颇有研究,点评很多、很到位。但在我看来,何先生本人很有一点点唯物思想,动辄就把故事与现实联系起来,经常把一篇妙趣横生的志怪小品考证通透,实际上,一经点破就变得索然无味。比如此篇,何先生就有点一针见血地指出:“此事若道士令偷儿诈为之,便可得财,须察。“ 何先生的意思很明显:现实中,很可能是道士与小偷自编自导自演了这出戏,迷惑众人,以示东岳庙神灵神通广大,以达到香火旺盛之目的。 既是志怪,还是让我们保留一点点神秘感吧![2]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父蒲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 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2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后家贫,应邀到李希梅家读书。31~32岁时,应同邑进士新任宝应知县、好友孙蕙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体验。还结交了一些南方下层歌女。北归后,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

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今人搜集编定为《蒲松龄集》。[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