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嶽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岱廟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南麓,俗稱「東嶽廟」,始建於漢代,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岱廟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是漢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築,體現了漢族作為農業民族文化的特點。

歷史沿革

岱廟

岱廟創建於漢代 ,為泰山信仰的祖庭,有「秦即作疇」、「漢亦起宮」之載。 漢武帝時期(前140-前87年),漢廷於博縣境內建泰山廟(又名岱宗廟,後世習稱東嶽廟,即今岱廟的前身)。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四月,武帝巡東萊,過祀泰山。於泰山廟中植柏千株,夾廟之兩階,是為岱廟漢柏之由來。

後趙 建武十三年(347年),後趙永貴侯張余向泰山廟獻金馬一匹,高二尺余,形制甚精,供奉於廟中神器庫。

東魏 興和三年(541年),兗州刺史李仲璇重修岱嶽祠,並「虔修岱像(泰山神像)」。此為岳廟設立泰山神像之始。

隋開皇十五年(595年), 文帝行巡兗州,遂次岱嶽祭天「飾神廟展宮懸於庭」。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二月,文帝下詔保護泰山等神造像,稱:「五嶽四鎮,節宣雲雨,利益兆人,故建廟立祀,以時恭敬。敢有毀壞偷盜岳鎮海瀆神形者,以不道論。」

唐武德七年(624年),唐廷立制:東嶽泰山祭於兗州,年行一祭,以立春舉行。 武周時期(690-705年), 武則天命將岱嶽廟(岱廟)由漢址升元觀前(今岱宗坊西南)移建於今址。 開元十三年(725年)十一月,玄宗封泰山,禪社首山。日本、新羅、大食等數十國皆遣使從封。禮成後詔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命拓修泰山廟。開元二十年(732年),泰山神進封王號後,其信仰較前更盛。 天寶十一年(752年),朝廷遣朝議郎、行掖令孫惠仙諸人修整岱嶽廟告成,立題名碑柱於廟庭。唐時,於岱嶽廟植槐,今岱廟唐槐院古槐,傳為唐植。唐代(618-907年),隨着泰山神影響的增大,各地漸有行祠(於泰山以外地域奉祀泰山神的廟宇)之建, 元和之前,兗州、魚台等縣已有泰山府君祠,其他關內、河東各道亦多建有東嶽廟宇。

宋太祖開寶三年(970年),遣太子右贊善大夫袁仁甫等重修岳瀆祠廟,此為東嶽廟入宋後首次重修。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七月,創建天貺殿。十月,詔封泰山神為「仁聖天齊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六月,真宗詔翰林學士晁迥撰《大宋東嶽天齊仁聖帝碑銘》,記加封泰山神帝號之事,立石於岳廟。 宣和六年(1124年), 宋徽宗嗣位後,屢降詔命,增葺岳廟,至是竣工,稱「凡為殿、寢、堂、閣、門、亭、庫、館、樓、觀、廊、廡,合八百一十有三楹。」詔翰林學士宇文粹中撰《宣和重修泰岳廟碑》。同期,民間報賽活動的頻繁舉行,泰山廟會逐漸形成,尤以三月二十八日之 東嶽廟會為盛。

金 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年),東嶽廟發生火災,惟存門牆,堂室蕩然。次年金廷敕令知泰安軍事徐偉等加以重修。金 宣宗貞祐四年(1216年),岳廟因遭戰火,殿宇盡焚,僅存延禧與誠明堂。

元 世祖中統四年(1263年)元廷以岳瀆諸廟多毀於金末兵火,命掌教宗師誠明真人張志敬分別修復。張志敬委泰山道士張志純提舉東嶽廟事務。 至元三年(1266年)四月,元世祖詔命重修東嶽廟,構建仁安殿,以奉祀泰山神。 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年)九月,惠宗頒旨,宣諭保護東嶽廟產。元末,戰事頻繁,東嶽廟被毀。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明太祖以「岳瀆之靈受命於上帝,非國家封號所可加」,詔去泰山神封號,改稱東嶽泰山之神,立碑岳廟詔告天下。 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年)十二月,下詔修泰安州東嶽廟。 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山東參政呂經改泰安東嶽廟前草參亭為遙參亭。遙參亭原為岱廟之第一門,明代奉祀元君像於其中,遂與岱廟分隔。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二月,岱廟起火,正殿、門廊俱焚,僅存寢宮及炳靈、延禧二殿。古樹、碑刻也多被毀。此後朝議重修,聚材鳩工,歷時十餘年始開工重建。

清 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十七日夜,泰安發生強烈地震,東嶽廟配天門、三靈侯殿、大殿等牆垣坍塌。康熙十二年(1673年)南明延平郡王鄭經在東寧省城(今台灣台南)創建東嶽廟,奉祀泰山神,自此泰山信仰傳入台灣。康熙十六年(1677年)五月,重修泰安東嶽廟竣工。此前東嶽廟建築多因康熙七年地震而毀,山東布政使施天裔委張所存督工營繕,全部工程歷時十年。殿宇門牆皆予重修,並於正陽門前創建岱廟石坊一座。同期,在岱廟施工期間,泰安民間畫工劉志學等人應召在峻極殿(即今岱廟大殿)繪製《泰山神啟蹕迴鑾圖》壁畫。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泰安官府於岱廟建御墨亭,以庋聖祖登岱手書。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月,高宗東巡至泰安,謁岱廟登岱祀 碧霞祠。 高宗前後十次巡幸泰安岱廟,共題泰山詩百七十餘首。

1949年7月,開始修復岱廟。

1953年,整修岱廟 天貺殿、 東御座等主要建築8處。

1957年,翻修岱廟後寢宮、東靈侯殿、太尉殿、配天門等;漢柏院新建假山,並將石碑鑲嵌在該院東牆。

1984年5月1日 泰山岱廟天貺殿東嶽大帝神像重塑完工,塑像高4.4米。原塑像毀於文革。同年,復建岱廟厚載門、正陽門。厚載門建築面積165平方米。厚載門兩側恢復城牆96.5米,並新建仿古建築100平方米。翻修御碑亭,續建廊房15間。

1986年2月1日, 泰安市博物館成立,館址設在岱廟。

1987年,被列入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清單。

2004年,修復岱廟北、東城牆部分,至此岱廟城牆完善工程,基本完成。

2006年,完成歷代石雕、漢畫像石、歷代碑刻、岱廟神軸及配天門臨展廳等五個展室的改造。在鐘樓和西神門之間,復建廊房11間,面積339平方米。西花園進行改造工程。

2007年,建立了岱廟網站,涵蓋了岱廟景區建設和博物館管理的公共和研究信息。進行厚載門生態停車場改造。完成雨花道院建設工程、三靈侯、太尉殿兩個殿的彩畫和塑像。

2008年,完成了委重點項目漢柏亭和東御座過廊的維修,通過了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覆核。

2009年,泰山東嶽廟會在岱廟隆重舉行。舉辦「天貺殿、碧霞祠千年慶典」大型活動。進行東花園涼棚搶救性翻修、東御座垂花門及兩座儀門翻修工程。

建築布局

其建築風格採用帝王宮城的式樣,周圍環繞1500餘米 ,廟內各類古建築有150餘間。總體布局上按照唐宋以來祠祀建築中最高標準修建,採用了以三條縱軸線為主,兩條橫軸線為輔,均衡對稱,向縱橫雙方擴展的組群布局形式。岱廟南起舊泰城南門,北至南天門中軸線上。

岱廟以其內部建築排列布局來展示儒家禮制觀念,整個建築群以一條南北向的縱軸線為中心,均衡的橫向擴展。位於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有:遙參亭大殿、岱廟坊、正陽門、配天門、仁安門、天貺殿、中寢宮、厚載門。仁安門與天貺殿之間有東西環廊聯繫,構成岱廟的中心封閉院落。其主體建築——天貺殿位於高大的雙層品級台上,東環廊的中間為鼓樓,西環廊的中間為鐘樓。天貺殿建在中軸線偏後點,面闊九間,重檐廡殿頂,等級最高;後寢宮面闊五間,單檐歇山頂,低一個等級;配天門、仁安門面闊五間,單檐歇山頂,為門的形式,又低一個等級。[1]

主要景點

遙參亭

遙參亭位於泰安市區的中部,座落在岱廟正陽門外,是岱廟的前庭。遙參亭為過亭式院落,東西寬52米,南北長66.2米,總面積3442.4平方米。正殿五間,建在院中心長方形台基上面,寬10.8米,進深7.75米,通高7.9米,為四柱五梁、九脊單檐歇山式,黃瓦蓋頂。清代曾祀碧霞元君。兩側為東西配殿各中間。

古代帝王每逢來泰山舉行祭典時,先要在這裡舉行簡單的參拜儀式,以表示對泰山神的虔誠。因此,古時又稱「草參亭」。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山東參政呂經升任副都御史,臨行前改為「遙參亭」,一直延用至今。遙參亭門外的遙參坊是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創建,至今完好無損。另有旗杆高豎,左右鐵獅蹲列。坊南的「雙龍池」,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開建,方石壘砌,引王母池之水,環繞岱廟注入池中。因池內西北、東南角各有一個進出水的石雕龍頭而得名。遙參亭在唐代曾叫「遙參門」,民間曾有「參拜泰山神,先拜遙參門」之說。

岱廟坊

岱廟之間是岱廟坊,又名玲瓏坊,是山東布政使 施天裔建於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通高12米,寬9.8米,深3米,總體略呈方形造型端正,為四柱三間三樓式牌坊,高低錯落,通體浮雕,造型雄偉,精工細琢,為清代石雕建築的珍品。

坊頂是歇山式仿木結構, 螭吻凌空, 斗拱層疊,檐角飛翹,脊獸慾馳。正脊之中豎立着寶瓶,兩側有四大金剛拽引加固。中柱小額枋上透雕着二龍戲珠,龍門枋上浮雕着丹鳳朝陽。坊下奠立方形石座,座上均豎立雙柱,柱下側是滾墩石,石上前後有立雕蹲獅兩對。坊的梁、柱、額板及滾墩石上分別雕有鋪首銜環、丹鳳朝陽、二龍戲珠、麒麟送寶等30多幅栩栩如生的祥獸瑞禽圖。坊柱南北兩面都刻有楹聯,南面為 施天裔所題「竣極於天,贊化體亢生萬物;帝出乎震,赫聲濯靈鎮東方」。北面是清山東巡撫、兵部侍郎 趙祥星題的「為眾岳之統宗,萬國是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摻群靈之總攝,九州待命蕩蕩乎功孰於京?」

正陽門

正陽門位於 岱廟坊後,正陽門始建於宋,毀於二十世紀中葉。正陽門高8.6米,上面的五鳳樓高11米,共5間,為九脊 單檐歇山頂,覆黃色琉璃瓦,24根四方明柱,檐下 斗拱出三翹四,墨線大點金彩繪,額枋金龍飛舞,遠遠望去翹檐翼然,翩翩欲飛。正陽門有兩扇朱紅大門,門上鑲有81個鐵製饅釘,有鋪首,象徵着岱廟的尊嚴,古時候只有帝王才能從此門進入。廟牆四角有角樓,按八卦各隨其方而名:東北為艮,東南為巽,西北為乾,西南為坤。門樓、角樓均於民國年間毀壞。1985年重建 正陽門和五鳳樓,黃瓦蓋頂,點金彩繪,高聳巍峨。1988年至1989年重建巽、坤二樓,五彩 斗拱,飛檐 凌雲。

正陽門內迎面是配天門,穿堂式,築於石砌高台上。門上懸當代書法家舒同書額。門內原祀青龍、 白虎、 朱雀、 玄武神像,1928年毀,今為 大汶口文化展室。兩側原有配殿:東為三靈侯殿,祀周朝諫官 唐宸、葛雍、 周武 西為太尉殿,祀唐武宗時 中書郎杜。兩配殿神像毀於1928年。門兩側有 碑碣21塊。東側有《宣和重修泰岳廟碑》、《大元太師泰安武穆王神道之碑銘》等;西側有《 大宋封東嶽天齊仁聖帝碑》等。

唐槐院

唐槐院位於岱廟西,與東側的 漢柏院相對。原有延禧殿,舊稱延禧殿院,清末時殿廢,因院內有唐槐而名唐槐院。原樹高大茂盛,蔽蔭畝許,民國年間枯死。1952年在枯槐內植新槐,今已扶疏郁茂,俗稱「唐槐抱子」。樹下有明 萬曆年間甘一驥書「唐槐」大字碑,又有清康熙年間 張鵬翮題《唐槐詩》碑。西樹立有清 乾隆帝親筆題刻:「兔目當年李氏槐,枒槎老乾倚春階、何當綠葉生齊日、高枕羲皇夢亦佳。」院內遍植槐樹,春夏之際,滿院飄香。百碑牆、古槐蔭山、槐香池,再加上點綴其間的盆景,別有一番情境。

漢柏院

漢柏院位於廟東南隅,院內原有炳靈殿,又有 漢柏,故舊稱炳靈宮或東宮,今稱漢柏院。門內巨匾高懸,李鐸書「炳靈門」。周圍有古柏5株,傳為 漢武帝東封時所植。如今扭結上聳,蒼勁蔥鬱若虬龍蟠曲。雖已膚剝心枯,卻新枝繼生。古人譽為「漢柏凌寒」,為 泰安八景之一。樹下有清康熙年間 河道總督張鵬翮題《漢柏詩碣》。院內存歷代碑碣90塊,僅乾隆皇帝登岱傳作就有26塊,詩30首。亭台及東牆內嵌70餘塊。有 張衡《四思篇》、 曹植《飛龍篇》、 陸機《 泰山吟》、 米芾《第一山》、乾隆帝《登岱詩》。

東御座

東御座位於 漢柏院北,原為清代皇帝駐蹕之所。其 垂花門與東華門相直,大門與 漢柏亭相對。院內殿宇毗連,步 廊環圍,1985年闢為 泰山珍貴文物陳列室。正殿內按清宮設置作復原陳列,有龍墩、龍椅、立櫃、方桌等紫檀古木家具及各種大理石花飾掛屏。配殿內陳列泰山祭器。殿前松柏下,東有宋真宗御製《青帝廣生帝君之贊碑》,西有馳名中外的《泰山秦刻石》殘字碑。

天貺殿

天貺(音況,賞賜意)殿是岱廟的主體建築, 位於岱廟仁安門北側,元稱仁安殿,明稱峻極殿,民國始稱今名。相傳北宋大中 祥符元年(1008年)六月初六有「天書」降於泰山, 宋真宗即於次年在泰山興建天貺殿,以謝上天。 天貺殿長48.7米,寬19.73米,高22.3米,面積近970平方米,大殿建於長方形 石台之上,三面雕欄圍護,殿面闊九間,進深四間,重檐八角,斗拱飛翹,上覆黃琉璃瓦,檐間懸掛「 宋天貺殿」的巨匾,檐下八根大紅明柱,柱上有普柏枋和斗拱,外槽均單翹重昂三跳拱,內槽 殿頂為四個復斗式 藻井,余為方形 平棋天花板。殿內供奉 泰山神即 東嶽大帝。民間傳說此神即黃飛虎 《 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奉太上元始天尊敕命,封屢樹戰功的武將 黃飛虎為「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命他總管天地人間的吉凶禍福。

大殿東次間有明代銅鑄「照妖鏡」一架,原在 遙參亭,1936年移此。殿內東、西、北牆壁上繪有巨幅壁畫,名《 泰山神啟蹕迴鑾圖》,長62米,高3.3米,描繪泰山之神出巡的盛況。東半部是出巡,西半部是迴鑾。整個畫面計675人,加以祥獸坐騎、山石林木、宮殿橋涵,疏密相間,繁而不雜,是 中國道教壁畫傑作之一。大殿重台寬廣,雕欄環抱。中置明代鐵鑄大香爐和宋代兩大鐵桶;兩側有 御碑亭,內立乾隆皇帝謁岱廟詩碑。

殿兩側原有環廊百間,與仁安門兩側的東西神門連接,內繪十殿閻羅、七十二司。東廊中間有 鼓樓,西廊中間有鐘樓,均毀於清末。1982年後,陸續重建環廊與鐘樓。今東廊內陳列歷代碑刻,自北而南有《仿秦刻石二十九字碑》、《漢 衡方碑》、《 漢張遷碑》、《晉孫夫人碑》、《魏齊隋唐造像記刻石》、《大唐齊州神寶寺之碣》、《唐鴛鴦碑》、《唐經幢》、《宋升元觀敕牒碑》、《金濼莊創佛堂之記》、《金重修天封寺碑》、《 五嶽真形圖碑》、《登岱八首》、《太極圖》、《谷山寺敕牒碑》、《頌岱詩》、《乾隆御製詩》、《望岳詩》、《築橋碑記》等名碑19塊。西廊內陳列漢畫像石48塊。殿前院, 古柏蔽蔭,碑碣林立:東有《宋封祀壇頌碑》、《金重修東嶽廟碑》、清乾隆皇帝御製《重修岱廟碑記》;西有《大宋 天貺殿碑銘》、明太祖御製《封東嶽 泰山之神碑》;中立《 大觀聖作之碑》、清康熙年間《重修岱廟記》等。

銅亭鐵塔

岱廟後院的東西兩側,東為 銅亭,西為 鐵塔。銅亭又名「金闕」,為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鑄。亭為銅質,施以鎏金,亭長4.4米,寬3.4米,內祀元君銅像。璀璨耀目,端莊渾重,該亭以仿木結構形式裝配而成,為重檐 歇山式,顯示了中國古代精湛的冶鑄工藝。20世紀70年代遷入岱廟。泰山人文景觀之二絕——秦刻石, 也稱李斯碑。此刻石是秦二世胡亥所下詔書,由丞相李斯以 小篆字體書刻製成的。小篆字體筆畫簡易而形體整齊秀美,較繁贅的大篆更為人們所喜愛。《 泰山秦刻石》原在岱頂,後漸磨損。至清代移存山下岱廟,曾被盜而又追回。尚存完整者7個字「臣去疾臣請矣臣」,半殘者三字「斯昧死」。《泰山秦刻 石》已成為稀世瑰寶。西側的鐵塔為明 嘉靖年間鑄,造型質樸雄偉,原有13級,立於 泰城天書觀,抗日戰爭中被日軍飛機炸毀,現僅存3級,高約4米,1973年移此。

岱廟碑林

岱廟因歷史久遠,藏碑頗為豐富。現存歷代碑刻300餘通,林立而群,形制各異。有中國現存最早的刻石——秦李斯小篆碑;有充分體現漢代隸書風格的「張遷 碑」、「衡方碑」;有晉代三大豐碑之一「孫夫人」碑;有形制特異的唐「雙束碑」,以及宋至清歷代重修岱廟的御製碑等。以時代而論,自秦泰山刻石、漢衡方碑、張遷碑等,至現代名人題刻,時間跨度達二千餘年。就碑之來源,一是岱廟原有的,二是由廟外遷入的。從碑的內容看,有封禪告祭、廟宇創建重修、文人題詩吟岱等,形成了一座天然的中國歷代書法博物館,故有岱廟碑林之稱。

宋《大宋東嶽天齊仁聖帝碑》又名《祥符碑》,立於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六月。碑高8.2米,寬2.15米,碑陽刻文34行,滿行61字,共2319字。由翰林學士晁迥撰文,翰林待詔、朝散大夫尹熙古篆書碑額並書寫碑文。該碑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將泰山神由「王」晉封為「帝」之後所立。碑文敘述了自唐玄宗至宋真宗不斷為泰山神追加封號的經過,以及真宗封泰山、謝天書後的重大變化。

《宣和重修泰岳廟記》又稱《宣和碑》,立於宋宣和六年(1124年)三月。碑高9.25米,寬2.1米,龜趺螭首。龜座高1.85米,寬3米,長5米,重4萬餘斤,為岱廟諸碑之冠。碑陽刻文26行,滿行74字。額陰刻「宣和重修泰岳廟記」2行8字。翰林學士宇文粹中撰文,張漴書並篆額。宣和六年(1124年)北宋王朝危在旦夕,為保江山,宋徽宗不惜耗費巨資,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借神的力量庇佑自己。碑文主要敘述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登基至宣和四年(1122)二十一年問陸續重修岱廟的情況。

秦《泰山刻石》也稱《李斯篆碑》,此碑立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據《史記》載,秦《泰山刻石》全文共36句,3句為韻,12韻,144個字。[2]

文物保護

民國十九年(1930年),因「中原大戰」岱廟成為兵營。是役岱廟壁畫被「炮毀數處」。此後,在岱廟唐槐院駐軍、飼馬,唐槐被摧殘迨枯。民國二十年(1931年10月),泰安縣縣長周百鍠和趙正印報請山東省政府批准,維修、保護天貺殿壁畫,並在壁畫之下設鐵質護欄。

1949年7月,開始修復岱廟。自清末至1948處泰安解放前夕,岱廟建築、文物遭到嚴重破壞,到處斷垣殘壁,破敗不堪。至50年代初,人民政府先後多次撥款對岱廟進行修葺,先後換頂、勾抹、翻修天貺殿、配天門、仁安門、三靈侯殿及太尉殿、東西二神門等;對李斯小篆碑、唐槐、漢柏等增設護欄;將歷代珍貴碑刻移至一處排列存放,加以保護。

1955年,泰山整修委員會成立,對岱廟等泰山古建築整修,次年4月竣工。

1983年,整修岱廟遙參亭,翻修大門、配房等12間。在岱廟重立「禁止捨身碑」、「五三慘案紀念碑」。投資15萬元彩畫裝點東西碑廊並安裝門窗,將漢「張遷碑」、「衡方碑」等19通著名碑碣放置東廊房。漢畫像石40餘塊置於西廊房。對院內部分古樹名木增設石護欄,並補植部分松柏銀杏。11月8日開始在西院建民族風格的四合院式的兩層樓房(建築面積1500餘平方米)作為文物庫房,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共投資30萬元,此工程為國家計委批准建設。同年,在岱廟景點新添部分石匾聯。

1988年1月,岱廟被列入第三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對岱廟坊實施結構加固復原及表面化學保護工程。

2004年,修復岱廟北、東城牆部分,至此岱廟城牆完善工程,基本完成。

2006年,完成歷代石雕、漢畫像石、歷代碑刻、岱廟神軸及配天門臨展廳等五個展室的改造。在鐘樓和西神門之間,復建廊房11間,面積339平方米。西花園進行改造工程。

文物遺存

岱廟保存了歷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藝品。更為珍貴的是有184塊歷代碑刻和48塊漢畫像石,成為我國繼西安、曲阜之後的第三座碑林。

漢柏院內碑碣林立,約計90餘塊。其中有後人隸書的東漢張衡的《四愁詩》、曹植的《飛友篇》,有後人篆書 陸機的《泰山吟》、 謝靈運的《泰山吟》以及宋朝大書法家米芾《第一山》、明崇禎年間陳昌言、左佩鉉題篆的《漢柏圖贊》、乾隆皇帝御製的《漢柏圖》和當代眾多名人留下的墨跡。

殿堂台基下立一石碑,用玻璃護罩,這就是馳名中外的「名山刻石之祖」秦刻石。《泰山秦刻石》鐫刻 秦始皇功德銘和秦二世詔書,為丞相 李斯書寫。他以簡練秀雅的小篆代替了當時筆畫繁贅的大篆,字跡剛勁挺拔,一掃眾家肥呆之氣,碑文共222字,後漸泯滅,明嘉靖年間還尚存29字,原立在岱頂玉女池旁,後經滄桑沉淪,幾次失而復得,今唯剩10個殘字,完整者七。堪稱稀世之寶,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主要活動

開皇十五年(595年),文帝行巡兗州,遂次岱嶽祭天「飾神廟展宮懸於庭」。

開元十三年(725年)十一月,玄宗封泰山,禪社首山。日本、新羅、大食等數十國皆遣使從封。禮成後詔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命拓修泰山廟。

後晉高祖天福二年(937年)八月,晉高祖詔差官祭告泰山等五嶽,令州官對各岳廟「量事修崇」,近廟山林,禁止樵採、放牧。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五月,真宗詔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帝」;十一月,封「東嶽夫人」為「淑明後」。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二月,世祖詔封泰山神為「天齊大生仁聖帝」,並遣官致祭。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明太祖以「岳瀆之靈受命於上帝,非國家封號所可加」,詔去泰山神封號,改稱東嶽泰山之神,立碑岳廟詔告天下。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高宗奉母孝憲太后東巡,駐蹕泰安,祭岱廟。乾隆十六年(1751年)四月,高宗奉母南巡迴鑾,幸泰安,祀岱廟。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高宗南巡迴鑾至泰安,謁岱廟。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四月,高宗南巡迴鑾至泰安,謁岱廟。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月,高宗奉母南巡,迴鑾幸泰安,祀岱廟。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二月,高宗奉母東巡,至泰安,謁岱廟。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二月,高宗奉母東巡,至泰安,謁岱廟,登岱祀碧霞元君。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高宗南巡至泰安,謁岱廟。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二月,高宗南巡至泰安,詣岱廟行禮。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月,高宗東巡至泰安,謁岱廟登岱祀碧霞祠。高宗前後十次巡幸泰安岱廟,共題泰山詩百七十餘首。

文化傳說

大帝稱號

泰山古有「神州」之稱,「濟南府人全,泰安州神全」。在現存岱廟的《五嶽真形圖》碑上,刻劃有五嶽的象形符號,並給五嶽山神的職司進行了分工。分給泰山神的職權最大:「主於世界人民官職及定生死之期,兼注貴賤之分,長短之事也。」「東嶽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血食廟祀宗伯也。」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改革封禪制,由帝王封禪轉而為遣官致祭。公元1370年,在岱廟立碑正名,去掉了泰山神的一切封號。封號雖然去掉了,但東嶽大帝的稱呼仍歷代沿用。

地域特性

學者 王克煜認為,東嶽廟主要有三大地域特性,一是東嶽廟在地域上的傳播首先起源於今山東,唐代《元和郡縣圖志》所載之魚台(今屬山東)泰山府君祠,為最早見於官修地誌的東嶽廟。此後廟祀漸及北方各州縣,唐代的河南、河北、河東等道——即今山東、河南、山西、河北等地都較早建置東嶽廟的地區。這一地域,也是泰山信仰的傳統地區。早在漢代「泰山主死」信仰便盛行於此。

中國的南方地區幾乎與北方興建東嶽廟同時,南方一些都會開始建起此類行祠,如蜀地灌口的泰山府君祠,至遲晚唐王經出現,此外江南、閩中的部分東嶽廟,也於唐五代時肇建。但東嶽廟在南方的普遍興盛,則托始於兩宋時期。特別是宋室南渡,將東嶽崇祀大力在江南地區推廣,更使南方一躍成為泰山信仰的重鎮。

中國的邊疆地區,宋元以後,隨着歷代王朝對邊疆的開發,東嶽廟祀也開始向邊境各地傳播。元代東嶽廟首先構建於漢南蒙古,明立國後,雲南、貴州、廣西、寧夏等地先後納入其版圖,包含有東嶽廟的官方祭祀體系在上述地區推行。明清之際,南明鄭成功部收復台灣,建東嶽廟於台南,將廟祀遠播至台灣。清廷入關,滿漢文化日益融合,東嶽廟遂大興於東北,此後清朝平定新疆等地,政令行於邊陲,促使東嶽廟祀又推廣到這些地域。

建築價值

1984年,正陽門的考古發掘較為完整的反映了岱廟路面的歷史延續性。通過打探溝,根據其土質土色不同,將現有正陽門地面以下從上到下劃定為五個大地層,第一層為現代水泥路面,厚10厘米;第二層厚28厘米左右,土色灰黃,表面有3厘米左右厚的紅燒土,下面含大量紅燒土塊、石灰及明清時期的黃、綠琉璃瓦等建築垃圾;第三層厚8厘米左右,黃色土,表面也有一層薄薄的紅燒土;第四層,厚35厘米左右,為黃色夯土,夯築十分堅硬,每夯層厚10厘米左右,夯窩直徑5厘米左右。夯土內夾雜極少的宋元時期的黑、白、青色瓷片;第五層,距地表75厘米,總厚度為135厘米,系一層青石板路面,石板厚16—24厘米,石板下位一層夯土、一層碎磚的地基,夯土與碎磚各鋪五層,其下為生土層。根據地層的疊壓關係來看,總共發現四層門道地面,最下層的青石板路面則是宋代初建的正陽門路面,其上各層是金大定十八年、明嘉靖二十六年、清康熙六年被火災、地震所毀後的重修路面,與岱廟古代維修史相吻合。

岱廟漢代菱形紋子母扣磚。是1985年在仁安門安裝避雷設施開挖地下槽溝時,距地表1.5米處發現的,磚長33厘米,寬11.5厘米,厚5厘米,磚面略有弧背弓出,磚面飾繩紋,其背素麵,磚一側周飾方欄,欄內飾菱形紋,磚兩端中心部位施一凸一凹子母扣。

岱廟宋代「官」字銘文磚。2002年4月,在清理岱廟西城牆遺址時,於西華門北側城牆背里磚中,發現帶有「官」字款的銘文磚16塊,其中完整者7塊。磚長40—41厘米,寬19—19.5厘米,厚6—6.5厘米。銘文分陰文和陽文兩種,均為模印,時代為北宋。

岱廟明代鋪地磚。發現兩處:一是在東神門前距地表60厘米處發現,磚長34厘米,寬17厘米,一是在建造雨花道院碑廊時,距地表55厘米處發現,磚長36厘米,寬18厘米。

岱廟清代鋪地磚。在鋪設天貺殿西側南北向路面時,距地表9厘米處發現舊路面,中間為青磚,兩側為鵝卵石,磚長為31厘米,寬為14厘米,厚為6.5厘米。

壁畫軼事

宋真宗封禪 泰山以後,龍顏大悅,為了感謝「天書」,下旨要在泰山下修一座 天貺殿,並在殿內牆上畫一幅巨幅

壁畫,表現泰山神出巡的宏大場面。

泰安縣令接旨後,精心組織施工,大殿很快就建好了。可是,殿中的壁畫卻讓他費盡了心機。當時,縣令把附近有名的畫師都找來了,讓他們設計出草稿請皇上審定,結果反反覆覆送了五六次,真宗仍是不滿意,並下旨道:十天之內不設計出好的畫樣,就拿縣令問罪。

縣令本想借建造大殿的機會立上一功,以便升遷做大官,不想這下卻惹怒了皇帝,眼看升遷的事就要泡湯,他十分氣惱,於是把氣出在畫師身上,下令五天之內,如果畫不出皇上滿意的畫稿,將重打八十大板,打入死牢。

縣令在公堂上大發雷霆以後,回到家中,夫人見他一臉的哭喪樣,便知又遇上了麻煩事,問清緣委後,對縣令說:「老爺真是糊塗。如果把那些畫師都打入死牢,你還想不想活命?」

「此話怎講?」縣令神情緊張地問道。

「你想,如果把這些畫師都打入死牢,老爺再去請誰來設計畫稿呢?以妾愚見,作畫是需要靈氣的,你這 樣粗暴地對待他們,他們還有什麼作畫的心情?不如對他們以禮相待,給他們好吃好喝,讓他們安心畫畫,或許能幫老爺度過這一關。」

縣令聞聽此言,也覺得有理,便又下令對畫師酒肉相待,精心侍候。

卻說那些畫師只想畫畫,如果畫不好,皇帝 老子怪罪下來就要丟了性命,早就嚇得七魂六魄都沒了,誰還能安心下來畫畫。就在他們走投無路的時候,縣令的夫人傳出話來說:「皇帝不是嫌你們畫得不夠氣派威風嗎?皇上來封禪的時候你們都見過了,照着那場面畫下來,皇上准滿意。」一句話提醒了眾畫師,他們連夜趕製,第二天便把畫稿送到了縣令手中。縣令呈給宋真宗,果然贏得了皇上的歡心。於是,岱廟就有了這樣氣勢宏偉的壁畫。

旅遊貼士

門票

門票價格:30元/人。

岱廟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周二下午對泰安市中小學團隊免費開放。

交通

乘坐公交到達線路: 3路、4路、6路、15路、24路、33路、36路、39路、45路至岱廟站下車即可。

廟會

岱廟每年大年初一至初三會舉行廟會活動。

開放時間

03月01日至04月30日 7:50-17:30;

05月01日至08月30日 7:50-18:00;

09月01日至10月31日 7:50-17:30;

11月01日至02月28日 7:50-17:00。

相關視頻

泰山岱廟東嶽廟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