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肩颈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肩颈痛肩颈是身体十分重要的部位,它连接我们的身体和头部,是人体的主要支柱;在这里,身体气血通往头部,有丰富的血管、神经丛,是气血供应头部的主要通道,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健康。'几乎成为 “现代社会通病”,尤其办公室白领谁没个颈椎疼、肩膀痛,好像都不正常了,长时间坐在空调房里,久坐不动,单一的固定姿势,引发局部的肌肉、关节受损,出现颈痛、肩痛手麻、头痛等一系列症状。肩颈痛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颈肩部酸胀、活动受限,有时可能出现放射性疼痛。导致此类症状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或者是低头重体力劳动,导致颈肩背部肌肉劳损、筋膜发炎,进而出现疼痛。疼痛主要表现为酸痛、胀痛,有时会向上肢放射性疼痛。对于这种情况,应该注意休息,去除病因,避免长时间低头或者伏案工作,局部采用推拿、按摩或者热敷治疗,也可以进行颈椎牵引治疗。疼痛剧烈时,可以配合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肌松药、脱水消肿药等对症处理。[1] 或者受力不均衡、疲劳,姿势不正有关系的。这个发展的时间长了之后,会引起颈椎病,因为如果一旦引起了颈椎病,它就会有颈椎病的,特殊的一些症状,比如说头晕、头痛、恶心,甚至手麻、肩颈部的不舒服。那么如果出现,压迫脊髓的情况,它甚至会引起双下肢的麻木无力,这些情况,那么如果这个病变比较轻,我们本身是可以控制的,那么在这时候,我们要通过规律的锻炼,和局部的热敷、肩颈导致富贵包、圆肩驼背这些体态问题,人马妞就不细说,之前都有详细的文章介绍,传送门:还会导致我们皮肤变差、内分泌失调、头部供血不足等不良事宜,甚至导致精神上的一些问题。头部会因为肩颈堵塞而气血不足,导致头痛头晕,睡眠质量差、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颈肩痛主要痛点在肩关节周围,故称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凝肩、漏肩风或冻结肩。起病多因肩关节周围组织,如肌膛滑囊等受冷冻、外伤、感染所致。不少患者是由风湿病引起的。其主要症状为颈肩持续疼痛,患侧上肢抬高、旋转、前后摆动受限,遇风遇冷感觉有沉重隐痛。如不及时治疗,拖延日久可使关节粘连,患侧上肢变细,无力甚至形成废用性萎缩。该病多见于50 岁左右的中年人,青年与老年人也有发生。疼痛特点是胳膊一动就痛,不动不痛或稍痛,梳头、穿衣、提物、举高都有困难。发作严重时可疼痛难忍,彻夜不眠。肩颈痛出现肩颈疼痛以后,所造成的原因:一是见于外伤,特别是肩颈部外伤以后引起了肌肉、筋膜、韧带、骨质损伤以后,就会引发明显的肩颈疼痛的情况。二是见于劳损,特别是肩颈部位过度受力活动,引起了肌肉、筋膜、韧带劳损、痉挛、水肿以后,也会造成肩颈疼痛的症状。三是见于退变,特别是肩颈部位骨质退变增生以后,也会引发肩颈部位有明显的疼痛,特别是在受力活动以后,疼痛的症状格外明显。四是见于颈型颈椎病,在出现颈型颈椎病以后,也会导致颈肩背部有疼痛的症状。[2] 据统计,90%以上的白领人群或轻或重的肩颈不适,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久坐不动。工作中长时间的、单一的固定姿势是形成的。这是根本原因。颈椎有七块骨头,正常的生理弯曲是向前弯,这七块关节之间都依赖于肌肉的保护。如果你长时间久坐,并且保持一种姿势,颈部肌肉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时间久了,肌肉劳损,丧失了保护骨骼、关节的能力。这样一来,人常常会感觉肩颈疼痛,这是肌肉劳损的“警告”。

肩颈痛也是我们大部分人经常困扰的问题,引起它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但无外乎有生活方式、劳损。平时我们本身体虚导致颈部疼痛而引起的肩部疼痛,总称为颈肩痛。它实际上主要是由炎症导致的神经、肌肉出现刺激性反应而出现的症状。后期生活方式要注意。具体需要调整工作、生活以及饮食。目前来说比较常见的出现颈肩痛的情况有长期伏案工作以及现代生活导致的经常看手机,睡觉看电视这些生活方式。长期劳损也会导致颈肩痛的发生,肩颈痛治疗的中医疗法。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手机,电脑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了颈椎病。临床上,肩颈痛的病人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年轻化。肩颈痛治疗的中医疗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针灸,推拿,拔罐,穴位注射,正骨,中药治疗,也有小针刀治疗等等。 如果症状不是很重,病程比较短,年纪也比较轻,一般针灸,推拿,拔罐穴位注射正骨中药治疗几次就可以了,有些治疗一次就能明显缓解疼痛的症状。如果症状比较重,伴有肢体的麻木,病程也比较长,年纪比较大,反反复复的发作,那么需要一个系统的治疗,按照疗程来,一般针灸,推拿十次一个疗程,拔罐可以和针灸,推拿结合在一起,一般是针灸后或者推拿后在进行拔罐治疗。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单纯的拔罐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穴位注射一般一周1-2次,中药一般7次为一个疗程,症状比较重的患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配合医生的治疗。[3]

肩颈痛病引的起病因

肩颈部肌肉更加薄弱:全身的骨头实际上对人体只是起一个支撑作用,人体所有的牵拉都是靠肌肉。肌肉是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收缩骨头就会相对移动,这样产生运动。人的颈椎,肌肉大多都在后部,我们做抬头、低头动作时,实际上脖子上这些肌肉在起作用。女性肌肉比较薄弱,而大家头部是差不多重的,每一个肌纤维的承重就会较多,肌肉就更容易累,也就更容易劳损。反之,男性先天肌肉强壮一点,每条肌肉承重更少,这样肌肉就不容易疲劳。

低头玩手机时,保持一个姿势较久:低头时颈部肌肉是一直被拉长的,很容易劳损,肩颈更容易受寒,肌肉受寒就容易收缩制造热量,它在收缩的时候又产生了不必要的负担,本来它应该休息的,又把他拉起来工作。其实颈肩不适与姿势不对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不能简单地说是姿势不对导致了疼痛。比如玩手机、用电脑久了,导致肌肉不平衡,你会不自觉地保持一些对肌肉舒适的姿势(即可能是不正确的姿势),如此又会加重颈肩状况的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早期仅表现为颈项部肌肉的僵硬、酸痛等不适感,具体如下

(1)脖子僵硬、酸痛,同时整个肩背疼痛发僵,做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受限,呈斜颈姿势。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会出现头晕的症状。(2)肩胛骨部位的肌肉酸痛。由于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随着疾病的进展,多数还会出现全身的症状,比如一些人有畏寒头痛失眠心悸胸闷便秘眩晕等。生活中很多人说“颈椎病”并不是严格外科意义上的颈椎病,主要是指颈椎部位的不适,并非狭义上的颈椎病。这些其实还是属于“未病”,但是如果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下去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可能就会演化成为真正的颈椎病了。此外,肝脏功能下降也是重要原因,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血液解毒器官,一旦肝脏功能代谢出现问题,液里的乳酸和毒素无法分解,肩颈就会堵塞,同时,寒气侵袭也会影响肩颈,工作繁忙,经常夜间洗头,这样很容易让肩颈受寒,出现问题。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起于胸骨柄和锁骨内上缘,斜向上止于脸侧下颌的乳突。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则使头后伸。斜方肌上束斜方肌上束位于颈后,起于项韧带、颈椎棘突,止于锁骨、肩峰内缘及肩胛冈下缘。

治疗上有两种方法,一种主动康复,一种被动治疗

主动康复:就是锻炼和拉伸。这方面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永远记住肌肉就是两块骨头拉伸的东西,肌肉一定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头,肌肉带动骨头产生运动,这是主动康复的根本原理所在。拉伸:首先找到最痛的肌肉,找到肌肉两头附着的骨头,增加两块骨头的距离,让肌肉被拉伸,改善痉挛的状态,因为一痉挛就缺血就容易痛。锻炼:与拉伸相反,拉伸是被动的,把两块骨头间的距离变大,肌肉就被拉长了;锻炼是让你的肌肉主动收缩把两块骨头拉近,肌肉就得到了锻炼。经常这样锻炼,肌肉会感觉自己力量不够,就会募集新的力量过来刺激它生长,增强肌容量,越来越强壮。反之如果你不锻炼了,肌肉会觉得没有必要再生长了,肌肉缩回去了。

1.对抗疗法此病主要是肩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的病变,常致关节发生粘连。为此,功能锻炼和局部推拿、按摩、被动与主动]]肩关节]]运动等,是防止肩关节粘连、肌肉萎缩和恢复健康的根本办法。对抗疗法要持之以恒,以自我锻炼为主,其做法:每天晨起后自觉做3 种锻炼。第一,自动按摩运动,即用健侧手揉按病肩部肌肉,由上至下、由前至后反复作按摩运动30 次;第二,肩关节运动,即将病侧上肢向前高举、向对肩高举、向后旋至对肩的肩胛部、将手在胸前做圈形旋转活动,每个动作各30 次;第三,肩肢上举运动,即预先在墙或树干上作好标度,然后用最大气力忍住疼痛将手臂由低到高地上举,使手指触到自定的标度,连续做30 次。3 项共做肩部活动180 次。如能忍痛坚持,缓慢渐进,锻炼1 个月,病痛可不治自愈。此法最有益于防止病残和尽快恢复功能。

2.伸缩疗法病人直身跪坐于软垫物上,将两肩头尽量耸起,头颈尽量缩进(似乎感到两肩头要碰上耳朵),然后将两肩尽量用力下落,这样反复伸肩、缩颈各30 下(见图3-17),对肩颈痛(所谓“蹩筋”)有很好的疗效。3.推拿疗法此法主要由术者做4 个拿摩动作:(1)病人端坐,术者站在病人背后,一手置于病人的病肩上,另一手的手掌置于病人的同侧肘下;当患者手臂外展向上时,置于病肩上的手用力下压,以阻止胸廓肩胛骨的运动,置于时下的手用力向上推,使病人的手臂尽量往上伸展,如此反复进行20 次。(2)术者面对端坐的病人,一手手掌置于病人病侧肘下,另一手握住病人病侧手腕,将其上肢向外作环形转动,如此反复转动20 次。(3)病人背靠墙站立,并将两手放于自己的头后,术者面对病人握住其正常一侧的肘部,使之靠墙(主要防止病人扭转身子),另一只手握住病人的病侧肘部顺势向墙壁用力下压,如此反复动作20 次。令病人保持第三个手法的位置,将健侧手臂伸直过头靠墙,由术者用手抓住病人患肢的肘关节部,顺势用力朝墙壁推压,如此反复动作20 次。以上4 个推拿动作共80 次。如病人可忍,应循序渐进,每个动作逐渐增至每次做30 下甚至40 下,每天1 次,14 次为一疗程,一般可痊愈。此法对肩周炎、肩下峰滑囊炎、颈肩综合征等疗效显著,比如推拿、按摩、拔火罐、针灸、艾灸、热疗等可以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减少炎症、水肿,减轻粘连,从而改善症状,比如按摩,也能够缓解急性的症状,如果能让这里自己产热那就不怕了。所以,我们在疼痛的时候,可以选择被动康复,但是等到不是很疼了以后,一定要去主动康复,这样才能够避免以后再出问题。

验方疗法对肩臂痛、别(蹩)筋痛、肩周炎等风湿性痛,可用下方治之

(1)片姜黄6 克,研末水煎服。(2)嫩桑枝30 克,切碎,用3 碗水煎至2 碗水连服。(3)威灵仙5 克,防己6 克,甘草3 克、研末水煎服。(4)秦艽6 克,羌活3 克,红花5 克,丝瓜络10 厘米,水煎服。(5)老生姜500 克,葱子250 克,醪(即酒酿、江米酒)200 克,捣烂后,炒热敷痛处,冷后加热再敷,对肩、臂痛有效。(6)老年气血虚衰者,治以补气养血、舒筋活络之方,可用八珍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党参、云苓、白术、甘草)加地龙、宽筋藤、桑寄生、丹参、羌活等药煎服,可连服10 日;羌活9 克,防风、黄柏、姜黄、秦艽、细辛、生地各12 克,苍术、白芷、川芎、甘草各9 克,灵仙24 克,桑枝30 克,共煎,分头二汤服(每日1 付服2 次),可连服7~10 天,有调理气血、祛风除湿、散寒通络之功效,对颈肩痛即肩周炎有卓效。5.针刺疗法可根据病情选中渚、肩、昆仑、后溪、肩贞、肩外俞、手三里、曲池、肩等穴。每日1 次,用中、强手法,至病愈止。6.拔火罐疗法可在痛点(阿是穴)、肩、肩、肩贞、肩外俞等穴位拔罐治疗,每日1 次,12 日为一疗程,或治愈为止。7.西药疗法有条件时可服水杨酸钠0.6~l 克,每日3 次饭后服,治风湿性肩关节痛;阿斯匹林0.5~1 克,每日3 次饭后服,对风湿性颈肩关节痛有去风湿止痛消炎效果;抗炎松片25 毫克1 次,1 日3~4 次口服;保泰松(布他酮)每片0.1 克,每次口服0.1~0.2 克,日服3 次,1 日不得超过0.1 克,1 周后减量1/3,1 月后减半。[4]

预防与调整姿势调整

日常生活要注意什么:姿势调整。只要记住一点,不要让肌肉长期保持一个姿态。比如你拖地,可以过一会起身换一个方向换一个姿势;包括办公室白领坐一会要适当动一下,也是同样的道理。注意保暖,但这也是相对的:当肌肉薄弱时,容易劳损怕冷,但当你的肌肉强壮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容易劳损,也就不需要刻意地保暖了。[5] 站姿调整站姿状态,不要弓背塌腰探头,要保持抬头挺胸,下颏微收,双目平视前方,双肩放松向后展并向下压。

坐姿调整上班时,我们想要看清屏幕,下意识就会把头向伸前,这样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让颈椎回到中正位,手臂自然垂于桌手扶头向下弯曲,用下巴去找脖子,坚持30S面。睡姿调整:睡觉的时候选择适当的枕头,让颈椎处于正常状态,不要让其靠前或者靠后。动作调整提到的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束,动作调整就来针对这两块肌肉来进行拉伸,来舒缓肩颈酸痛。双手交叉,翻转手掌向上举高,坚持30S,脖子后仰,感受脊柱的延展,脖子两侧的拉伸,坚持30S,手在后背上下交扣,坚持30s,换边双手在后背交叉,身体向下弯曲时翻转手臂向上向下,坚持30S。


参考文献

390 人类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