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胡国兴」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3 次修訂)
行 3: 行 3:
 
| 图像    =  
 
| 图像    =  
 
  [[File:胡国兴.jpg|缩略图
 
  [[File:胡国兴.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d1057444fd6bfd3c.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9101800-9861309.html 来自360图片]]]  
+
  |cente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9101800&sid=9861309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9101800-9861309.html 来自360图片]]]  
|
+
| 图像说明 = 原任甘肃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 出生日期 = 1946年
 
| 出生日期 = 1946年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 出生地  = 甘肃
 
| 出生地  = 甘肃
| 职业    = 书法家
+
| 职业    = 书法家    
 
| 毕业院校 =
 
| 毕业院校 =
  主要成就 =
 
 
}}
 
}}
'''胡国兴''', 男,1946年生,[[甘肃天水]]人,是一名[[书法家]],文史学者,民族宗教学者,民俗[[学者]]。原任[[ 甘肃省文史研究馆]] 副馆长。 胡国兴的书法以行草见长,重结体、笔法,风格瘦劲、苍古、自然,追求每幅书作,从整体到每一个字、每一笔都要好看,无败笔浮笔。画为水墨画,梅兰竹菊,简练、清雅。印除传统篆刻,多治草书,别有趣味。
+
'''胡国兴''', 男,1946年生,[[甘肃]][[ 天水]]人,是一名[[书法家]]<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49/tgogkpg4d7.html   胡国兴 ],名人简历网</ref> ,文史学者,民族宗教学者,民俗[[学者]]<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023P2M70545DIC9.html   我省著名书法家、文史学者胡国兴先生追思会在兰州举办 ],网易, 2021-01-11</ref> 。原任甘肃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胡国兴的书法以行草见长,重结体、笔法,风格瘦劲、苍古、自然,追求每幅书作,从整体到每一个字、每一笔都要好看,无败笔浮笔。画为水墨画,梅兰竹菊,简练、清雅。印除传统篆刻,多治草书,别有趣味。
  
 
== 作品风格 ==
 
== 作品风格 ==
行 20: 行 17:
  
 
== 书法感悟 ==
 
== 书法感悟 ==
 胡国兴认为,中国书法是一门中华民族特有的以汉字为书写对象的艺术,它有着几千年来形成的,由结体、点画、运笔、章法、气韵、意境等构成的一整套书法规范和法度。中国书法同其他艺术一样,最基本的要求是美观耐看。它的美观耐看,体现在它的书写规范和法度上。中国书法如果脱离了它的规范和法度,就失去了美的基本要求,也就不成其为中国书法了。而书之妙道,妙在其人,好书家不但都有好的秉赋和悟性,还都有丰厚学养、深厚功力、高尚人品。长期以来,他信守这种书法理念,着意于对中国书法规则和法度的揣摸、感悟和理解,注重功力、学养、书德的锤炼与修养,不随时俗,不附流弊,临池不辍,渐入佳境。其作品多次展出,被国内多家文史研究馆、艺术馆和海外人士收藏。
+
 胡国兴认为,中国书法是一门[[ 中华民族]] 特有的以汉字为书写对象的艺术,它有着几千年来形成的,由结体、点画、运笔、章法、气韵、意境等构成的一整套书法规范和法度。中国书法同其他艺术一样,最基本的要求是美观耐看。它的美观耐看,体现在它的书写规范和法度上。中国书法如果脱离了它的规范和法度,就失去了美的基本要求,也就不成其为中国书法了。而书之妙道,妙在其人,好书家不但都有好的秉赋和悟性,还都有丰厚学养、深厚功力、高尚人品。长期以来,他信守这种书法理念,着意于对中国书法规则和法度的揣摸、感悟和理解,注重功力、学养、书德的锤炼与修养,不随时俗,不附流弊,临池不辍,渐入佳境。其作品多次展出,被国内多家文史研究馆、艺术馆和海外人士收藏<ref>[http://www.shuhua66.com/space-103-do-blog-id-10595.html   胡国兴书法展在甘肃省老干部活动中心举行 ],书画家园, 2013-08-09</ref>
  
 他认为,结体与笔法,为书法的两大基本要素。草书为书法的高深境界。结体指字的结构形态,要规范、到位、挺秀、[[ 舒畅]] 。笔法指点划的写法,要起落扎实,气韵贯通,自然流畅,干净利落。要心能转腕,手能[[ 转笔]] ,四面走势,八面出锋。要有刚柔、虚实、涩流、枯润、方圆、曲直、顿挫、收放、连属、呼应、环转之变化,富有韵味,富有节奏感,没有浮笔、败笔。笔法就是书法。笔法才是书法。不讲笔法,就不成其为书法,只能叫写字。
+
 他认为,结体与笔法,为书法的两大基本要素。草书为书法的高深境界。结体指字的结构形态,要规范、到位、挺秀、舒畅。笔法指点划的写法,要起落扎实,气韵贯通,自然流畅,干净利落。要心能转腕,手能转笔,四面走势,八面出锋。要有刚柔、虚实、涩流、枯润、方圆、曲直、顿挫、收放、连属、呼应、环转之变化,富有韵味,富有节奏感,没有浮笔、败笔。笔法就是书法。笔法才是书法。不讲笔法,就不成其为书法,只能叫写字。
  
 
 他对行草书法的结体、笔法及章法还概括总结为"行草百诀"即:
 
 他对行草书法的结体、笔法及章法还概括总结为"行草百诀"即:
行 60: 行 57:
 
 横不平滑 ;直忌狐禅 悬针垂露 ;万年古藤
 
 横不平滑 ;直忌狐禅 悬针垂露 ;万年古藤
  
 将浓遂枯 ;犹如壁拆 使转曲直 [[ 如折钗股]]
+
 将浓遂枯 ;犹如壁拆 使转曲直 如折钗股
  
 如[[ 金错刀]] ;如锥画沙 发左应右 起上伏下
+
 如金错刀];如锥画沙 发左应右 起上伏下
  
 
 偏旁狭长 ;向背揖让 大小错综 长短参差
 
 偏旁狭长 ;向背揖让 大小错综 长短参差
行 76: 行 73:
 
 多读多练 ;厚积薄发 心领神悟 乃入佳境
 
 多读多练 ;厚积薄发 心领神悟 乃入佳境
  
 草书的形、气、神、韵
+
 草书的形、气、神、韵 形、气、神、韵,是中国书法的四大内涵。中国书法各种书体的书写与鉴赏,都离不开这四大内涵。草书的创作与鉴赏,更是如此。
 
 
形、气、神、韵,是中国书法的四大内涵。中国书法各种书体的书写与鉴赏,都离不开这四大内涵。草书的创作与鉴赏,更是如此。
 
  
 
 草书的形,指它的结构形态。草书字的结构形态,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已形成固定写法,今人不可能随意改变。草书形的基本要求是结体规范,笔画到位。每幅书作,不但要整体好看,还要每个字、每一笔都好看,每个字都经得起推敲。
 
 草书的形,指它的结构形态。草书字的结构形态,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已形成固定写法,今人不可能随意改变。草书形的基本要求是结体规范,笔画到位。每幅书作,不但要整体好看,还要每个字、每一笔都好看,每个字都经得起推敲。
行 84: 行 79:
 
 草书的气,指从每个字到整幅字,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要有启下承上的呼应连属关系,笔势贯通,一气呵成。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无呼应连属,笔势不贯通,或者不顺势自然而刻意勉强连带,都是大忌。
 
 草书的气,指从每个字到整幅字,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要有启下承上的呼应连属关系,笔势贯通,一气呵成。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无呼应连属,笔势不贯通,或者不顺势自然而刻意勉强连带,都是大忌。
  
 草书的神,[[ 指书]] 品的神采,体现在笔画的瘦劲、飞扬、奔放、跌宕中。书者须有心能转腕、手能转笔、四面走势、八面出锋的功力和气质。当然,草书的神采,不是远离法度的野俗狂放。
+
 草书的神,指书品的神采,体现在笔画的瘦劲、飞扬、奔放、跌宕中。书者须有心能转腕、手能转笔、四面走势、八面出锋的功力和气质。当然,草书的神采,不是远离法度的野俗狂放。
  
 
 草书的韵,指书品耐人寻味,富有味道。主要体现在笔画的涩流、枯润中。涩则险劲,流则浮滑,浮滑则俗。俗气未尽者,不足以言韵。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犹如壁拆,如金错刀,如万年古藤,才有味道。草书作品,形、气、神、韵兼备而富有韵味者,才是上乘之作。
 
 草书的韵,指书品耐人寻味,富有味道。主要体现在笔画的涩流、枯润中。涩则险劲,流则浮滑,浮滑则俗。俗气未尽者,不足以言韵。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犹如壁拆,如金错刀,如万年古藤,才有味道。草书作品,形、气、神、韵兼备而富有韵味者,才是上乘之作。
行 96: 行 91:
 
 书法的传承与创新,功力是基础。书法功力,既受书者天赋、学养的影响,而主要是书者从长期的书法临摹和练习中得来。书法史上的所有名家、大家,无一不是在长期临摹、学习前人书法的过程中脱颖出来。后人临摹、学习前人,循序渐进,长期积累,到了具有深厚功力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这既是传承过程,又是创新过程。这是中国书法几千年来传承与创新的历史和规律。这个规律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
 
 书法的传承与创新,功力是基础。书法功力,既受书者天赋、学养的影响,而主要是书者从长期的书法临摹和练习中得来。书法史上的所有名家、大家,无一不是在长期临摹、学习前人书法的过程中脱颖出来。后人临摹、学习前人,循序渐进,长期积累,到了具有深厚功力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这既是传承过程,又是创新过程。这是中国书法几千年来传承与创新的历史和规律。这个规律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
  
 书法传承,不是重复古人。临摹、学习古人,不可能重复古人,照搬古人。书法是书者天赋、学识、功力等的综合体现,人的天赋、学养各不相同,许多人在一起,同临一本帖,由同一位老师指导,各人临写出来的东西是各不相同的。流传极广的兰亭序帖,就是当年的书法大家[[ 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 等人照着同一本帖临摹出来的,虽然同临一本帖,却各是各的味道。二王书法,父子传承,面目各异。[[ 孙过庭]] 宪章二王,写成书谱,但王书是王书,书谱是书谱。欧、诸、颜、柳,苏、黄、米、蔡,元代[[ 赵孟頫]] ,都由二王来,都各成各体,绝无雷同。何者?道理很简单,书法是各人的个体活动,各人在临摹前人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各人意志、性格、气质、学养、悟性、功力的影响,不可能像现代复印机一样复印前人的东西。临摹前人书法,只能从中学习、掌握前人书法的结体、笔法,体会前人书法的神韵,启迪自己的书法悟性和创作灵感
+
 书法传承,不是重复古人。临摹、学习古人,不可能重复古人,照搬古人。书法是书者天赋、学识、功力等的综合体现,人的天赋、学养各不相同,许多人在一起,同临一本帖,由同一位老师指导,各人临写出来的东西是各不相同的。流传极广的兰亭序帖,就是当年的书法大家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照着同一本帖临摹出来的,虽然同临一本帖,却各是各的味道。二王书法,父子传承,面目各异。孙过庭宪章二王,写成书谱,但王书是王书,书谱是书谱。欧、诸、颜、柳,苏、黄、米、蔡,元代赵孟頫,都由二王来,都各成各体,绝无雷同。何者?道理很简单,书法是各人的个体活动,各人在临摹前人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各人意志、性格、气质、学养、悟性、功力的影响,不可能像现代复印机一样复印前人的东西。临摹前人书法,只能从中学习、掌握前人书法的结体、笔法,体会前人书法的神韵,启迪自己的书法悟性和创作灵感。
 
 
[[西学东渐]]以来,中国书法失去了往时的辉煌,一个重要原因是毛笔从学子、士人日常的书写工具中淡出,而且愈来愈甚。古人从孩提学写字时起,把毛笔作为唯一的书写工具,从写大楷、小楷、行书、草书,到成名成家,数十年不曾间断,对传统书法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达到了极致。在毛笔使用上,今人远不如古人。就是被当今书坛称为名家、大家的人士,其使用毛笔的本事,也不可与古人同日而语。许多人甚至连最基础的书法结体、笔法都不掌握,只能胡涂乱抹,却以"名家"、"大家"自居和标榜,热心提倡所谓"创新",这不能不是当今书坛的一大悲哀。当今书坛,缺少的不是那种似是而非的所谓"创新",而是老老实实临摹、学习传统的风尚。倡导弘扬中国书法传统,倡导弘扬中[[国传统书法]]从儿童抓起,是中国书法的生命所在
 
  
 +
西学东渐以来,中国书法失去了往时的辉煌,一个重要原因是毛笔从学子、士人日常的书写工具中淡出,而且愈来愈甚。古人从孩提学写字时起,把毛笔作为唯一的书写工具,从写大楷、小楷、行书、草书,到成名成家,数十年不曾间断,对传统书法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达到了极致。在毛笔使用上,今人远不如古人。就是被当今书坛称为名家、大家的人士,其使用毛笔的本事,也不可与古人同日而语。许多人甚至连最基础的书法结体、笔法都不掌握,只能胡涂乱抹,却以"名家"、"大家"自居和标榜,热心提倡所谓"创新",这不能不是当今书坛的一大悲哀。当今书坛,缺少的不是那种似是而非的所谓"创新",而是老老实实临摹、学习传统的风尚。倡导弘扬中国书法传统,倡导弘扬中国传统书法从儿童抓起,是中国书法的生命所在。
 +
[[File:书法.jpg|缩略图]]
 
== 作品 ==
 
== 作品 ==
  
 
 书法
 
 书法
[[File:书法.jpg|缩略图]]
+
 
 
 滚滚长江
 
 滚滚长江
  
行 122: 行 117:
 
 诗
 
 诗
  
词条标签: 艺术 人物
+
==参考来源==
 +
[[Category:书法 ]][[Category:学者]]

於 2021年10月29日 (五) 14:05 的最新修訂

胡國興
原任甘肅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
出生 1946年
甘肅
國籍 中國
職業 書法家

胡國興, 男,1946年生,甘肅天水人,是一名書法家[1],文史學者,民族宗教學者,民俗學者[2]。原任甘肅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 胡國興的書法以行草見長,重結體、筆法,風格瘦勁、蒼古、自然,追求每幅書作,從整體到每一個字、每一筆都要好看,無敗筆浮筆。畫為水墨畫,梅蘭竹菊,簡練、清雅。印除傳統篆刻,多治草書,別有趣味。

作品風格

詩書畫印兼擅。詩重格律,多諷喻、記事、題畫絕句,意味恬淡、幽長。

書法感悟

胡國興認為,中國書法是一門中華民族特有的以漢字為書寫對象的藝術,它有着幾千年來形成的,由結體、點畫、運筆、章法、氣韻、意境等構成的一整套書法規範和法度。中國書法同其他藝術一樣,最基本的要求是美觀耐看。它的美觀耐看,體現在它的書寫規範和法度上。中國書法如果脫離了它的規範和法度,就失去了美的基本要求,也就不成其為中國書法了。而書之妙道,妙在其人,好書家不但都有好的秉賦和悟性,還都有豐厚學養、深厚功力、高尚人品。長期以來,他信守這種書法理念,着意於對中國書法規則和法度的揣摸、感悟和理解,注重功力、學養、書德的錘鍊與修養,不隨時俗,不附流弊,臨池不輟,漸入佳境。其作品多次展出,被國內多家文史研究館、藝術館和海外人士收藏[3]

他認為,結體與筆法,為書法的兩大基本要素。草書為書法的高深境界。結體指字的結構形態,要規範、到位、挺秀、舒暢。筆法指點劃的寫法,要起落紮實,氣韻貫通,自然流暢,乾淨利落。要心能轉腕,手能轉筆,四面走勢,八面出鋒。要有剛柔、虛實、澀流、枯潤、方圓、曲直、頓挫、收放、連屬、呼應、環轉之變化,富有韻味,富有節奏感,沒有浮筆、敗筆。筆法就是書法。筆法才是書法。不講筆法,就不成其為書法,只能叫寫字。

他對行草書法的結體、筆法及章法還概括總結為"行草百訣"即:

書道之妙 ;妙在其人 天資功者 缺一不可

書貴神采 形質次之 ;神形兼備 ;書品自高

真貴飄揚 ;草貴嚴重 ;大字結密 ;小字寬綽

行間字里 ;須有布白 ;章法生動 ;氣韻貫通

結體規範 ;挺秀舒暢 ;點畫紮實 ;乾淨利落

點不布棋 ;畫不布算 ;方不為斗 ;圓不為環

豐筋者上 ;豐肉者下 ;多拙者上 ;多巧者下

師法自然 ;切忌雕飾 ;厭衄頓挫 ;方圓深厚

平和簡靜 ;剛柔兼濟 ;筋生於腕 ;腕懸有勢

骨生於指 ;指實有骨 ;血生於水 ;水須新汲

肉生於墨 ;墨須新研 ;強紙弱筆 ;弱紙強筆

墨淡傷神 ;純濃滯毫 ;題署宜肥 ;余皆宜瘦

肥須有骨 ;瘦須有肉 ;肉勻骨勁 ;肥瘦適可

帶燥方潤 ;燥溫調勻 ;點不隱鋒 ;波必三折

無垂不縮 ;無往不收 ;欲擒即縱 ;欲放即收

橫直不顯 ;圭角不露 ;不為積薪 ;不為蛇蚓

橫不平滑 ;直忌狐禪 懸針垂露 ;萬年古藤

將濃遂枯 ;猶如壁拆 使轉曲直 如折釵股

如金錯刀];如錐畫沙 發左應右 起上伏下

偏旁狹長 ;向背揖讓 大小錯綜 長短參差

俯仰屈折 ;偏枯是忌 筋派相連 連而不犯

能連則連 ;不要強連 疏密停勻 澀流得當

疏而不散 ;密而不窒 澀則險勁 流則浮滑

遲以取妍 ;速以取勁 專遲無神 專速失勢

多讀多練 ;厚積薄發 心領神悟 乃入佳境

草書的形、氣、神、韻、形、氣、神、韻,是中國書法的四大內涵。中國書法各種書體的書寫與鑑賞,都離不開這四大內涵。草書的創作與鑑賞,更是如此。

草書的形,指它的結構形態。草書字的結構形態,經過千百年來的傳承,已形成固定寫法,今人不可能隨意改變。草書形的基本要求是結體規範,筆畫到位。每幅書作,不但要整體好看,還要每個字、每一筆都好看,每個字都經得起推敲。

草書的氣,指從每個字到整幅字,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要有啟下承上的呼應連屬關係,筆勢貫通,一氣呵成。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無呼應連屬,筆勢不貫通,或者不順勢自然而刻意勉強連帶,都是大忌。

草書的神,指書品的神采,體現在筆畫的瘦勁、飛揚、奔放、跌宕中。書者須有心能轉腕、手能轉筆、四面走勢、八面出鋒的功力和氣質。當然,草書的神采,不是遠離法度的野俗狂放。

草書的韻,指書品耐人尋味,富有味道。主要體現在筆畫的澀流、枯潤中。澀則險勁,流則浮滑,浮滑則俗。俗氣未盡者,不足以言韻。帶燥方潤,將濃遂枯,猶如壁拆,如金錯刀,如萬年古藤,才有味道。草書作品,形、氣、神、韻兼備而富有韻味者,才是上乘之作。

書法的傳承與創新

傳承與創新,是中國書法的老話題,也是近些年來書界討論的焦點。

中國書法的傳承與創新,不是矛盾的對立體,而是因果相續的同一體。創新源自傳承,傳承孕育創新,循環往復,無有終止。

書法的傳承與創新,功力是基礎。書法功力,既受書者天賦、學養的影響,而主要是書者從長期的書法臨摹和練習中得來。書法史上的所有名家、大家,無一不是在長期臨摹、學習前人書法的過程中脫穎出來。後人臨摹、學習前人,循序漸進,長期積累,到了具有深厚功力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出自己的特點和風格。這既是傳承過程,又是創新過程。這是中國書法幾千年來傳承與創新的歷史和規律。這個規律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

書法傳承,不是重複古人。臨摹、學習古人,不可能重複古人,照搬古人。書法是書者天賦、學識、功力等的綜合體現,人的天賦、學養各不相同,許多人在一起,同臨一本帖,由同一位老師指導,各人臨寫出來的東西是各不相同的。流傳極廣的蘭亭序帖,就是當年的書法大家馮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照着同一本帖臨摹出來的,雖然同臨一本帖,卻各是各的味道。二王書法,父子傳承,面目各異。孫過庭憲章二王,寫成書譜,但王書是王書,書譜是書譜。歐、諸、顏、柳,蘇、黃、米、蔡,元代趙孟頫,都由二王來,都各成各體,絕無雷同。何者?道理很簡單,書法是各人的個體活動,各人在臨摹前人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各人意志、性格、氣質、學養、悟性、功力的影響,不可能像現代複印機一樣複印前人的東西。臨摹前人書法,只能從中學習、掌握前人書法的結體、筆法,體會前人書法的神韻,啟迪自己的書法悟性和創作靈感。

西學東漸以來,中國書法失去了往時的輝煌,一個重要原因是毛筆從學子、士人日常的書寫工具中淡出,而且愈來愈甚。古人從孩提學寫字時起,把毛筆作為唯一的書寫工具,從寫大楷、小楷、行書、草書,到成名成家,數十年不曾間斷,對傳統書法的學習、理解和掌握,達到了極致。在毛筆使用上,今人遠不如古人。就是被當今書壇稱為名家、大家的人士,其使用毛筆的本事,也不可與古人同日而語。許多人甚至連最基礎的書法結體、筆法都不掌握,只能胡塗亂抹,卻以"名家"、"大家"自居和標榜,熱心提倡所謂"創新",這不能不是當今書壇的一大悲哀。當今書壇,缺少的不是那種似是而非的所謂"創新",而是老老實實臨摹、學習傳統的風尚。倡導弘揚中國書法傳統,倡導弘揚中國傳統書法從兒童抓起,是中國書法的生命所在。

書法.jpg

作品

書法

滾滾長江

書畫印章

心經

竹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