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胶体渗透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胶体渗透压
图片来自百度

血浆中含有低分子的晶体物质(如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和葡萄糖等)和髙分子的胶体物质(如蛋白质)。血浆的渗透压是这两类物质产生的渗透压总和。低分子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高分子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 外文名: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 意 义: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起重要作用

产生血浆渗透压

血浆 中高分子胶体物质的质量浓度约为70 g /L,远高于低分子晶体物质的质量浓度(7.5 g/L)。高分子胶体物质的浓度大,但它产生的渗透压很小(约为3.85 kPa),这是因为高分子胶体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单位体积血浆中的质点数目少。而低分子晶体物质含量虽小,但由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小,有的又可以电离成离子,单位体积血浆中的质点数目多,所以血浆渗透压[1] 绝大部分是由低分子晶体物质产生的(约占99. 5%),胶体渗透压只占极小一部分。

维持平

维持毛细血管内外水的相对平衡

毛细血管壁细胞膜不同,它间隔着血浆和细胞间液,允许水分子、离子和低分子物质自由透过,而不允许蛋白质等髙分子物质透过。因此,晶体渗透压对维持血浆与组织间液之间的水盐平衡不起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比组织间液高,可以使毛细血管从组织间液“吸取”水分(水从组织间液向毛细血管渗透),同时,又可以阻止血管内水分过分渗透到组织间液中,从而维持着血管内外水的相对平衡,保持血容量。如果某种原因造成血浆蛋白质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就会过多地通过毛细血管壁进人组织间液,造成血容量降低而组织间液增多,这是形成水肿的原因之一。临床上对大面积烧伤或失血过多造成血容量降低的患者进行补液时,除补以生理盐水外,还需要输人血浆或右旋糖酐等代血浆,以恢复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和增加血容量。可见,胶体渗透压对维持毛细血管内外水的相对平衡起着重要作用。[2]

视频

体液渗透的基本概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