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脓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脓疡(拉丁语:abscessus; 德语:Abszess; 法语:Abcès; 英语:Abscess)又称作脓疮、脓肿。指的是在身体组织中蓄积的脓。

  • 接近体表的脓疡会有红、肿、热、痛等症状,触诊病灶时感觉其内部充满液体,皮肤发红的范围常比肿起的范围更大。*常见的体表脓疡包括发生在毛囊的痈(影响范围较大)与疖(影响范围较小)等。
    • 脓疡(Abscess)是皮肤化脓时,表面摸起来柔软的肿块,伤口周围的皮肤会呈现粉红色、或深红色。脓疡一般用手触摸即可感觉得到;脓疡的中心点,通常充满脓(Pus)与细菌等残留物。
    • 脓疡摸起来会有疼痛、微热感觉,它会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最常见患病的地方的有腋窝(腋下)、肛门、阴道附近(Bartholin gland,又称前庭大腺),脊椎底部(Pilonida sinus, 又称藏毛窦),牙齿周围(牙脓疡、牙根脓疡),以及鼠蹊部(Groin)。
    • 脓疡源自病原菌的感染,在病灶处常有许多不同种的细菌同时感染。
    • 在美国与世界许多地区里,在脓疡中最常见的菌种是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开发中国家偶尔也可见到由寄生虫引起的脓疡。
    • 通常诊断要从外型以及切开后观察确定,超音波在无法确定诊断时或许有帮助,而更为深处的脓疡则可能需要以磁共振成像或电脑断层才能发现。
  • ===脓疡的原因===
  • 是因为皮脂腺(Sebaceous gland)、或汗腺(Sweat gland)阻塞,毛囊(Hair follicle)发炎,皮肤有细微伤口、穿孔造成。
    • 细菌穿过皮肤后,进入这些腺体,当身体防御功能启动要杀死这些细菌时,便形成发炎。

脓疡的症状

  • 通常在一段时间过后,脓疡会变得愈来愈痛,而且会变成摸起来柔软、微热,可以轻压的肿块。有些征兆可以注意:
  • 1.感染部位会有疼痛感。
  • 2发烧、体温过高。
  • 3.全身感到不舒服。
    • 有些脓疡的症状并没有列举出来,如果您对任何症状感到疑虑,请谘询您的医师。
  • ===下列任何症状,请立即去看医师:===
  • 长度大于1公分(cm),或将近1.25公分的疮、溃疡。
  • 疮、溃疡持续变大,而且愈来愈疼痛。
  • 疮、溃疡位在直肠或鼠蹊部,或在附近。
  • 发烧超过38.5°C,或体温更高。
  • 脓疡的红色条纹消失。[1]

何谓肝浓疡

  • 它是指病原菌在肝脏实质内增殖,造成肝脏结构破坏并形成空腔,而且在空腔中有浓汁形成的一种疾病。
    • 如果以病原菌种类区分,可分为化脓性和阿米巴性两大类。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及公共卫生的蓬勃发展,此种疾病的发生率尤其是阿米巴性是比以前少很多了,但是没有及时和正确的治疗,死亡率仍然是非常地高,不可不重视。目前,在台湾是以化脓性肝脓疡居多。
  • 形成肝脓疡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病人本身的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致使肝脏易受病原菌的攻击;二是病人体内某处有感染,且不断将细菌送出,再透过各种管道到达肝脏实质内增殖。

肝浓疡治疗

  • 治疗目标有二:第一是肝脓疡本身的治疗;第二是消除感染源。
    • 在肝脓疡本身的治疗方面,抗生素的给予及适当的引流是必须的。
    • 当诊断确立后,应先给予广效性的抗生素,如果病况允许,经皮穿肝脓疡引流术也要同时或尽早进行。
    • 临床经验告诉我们,有效地引流可缩短且改善病情,它有两点好处。
      • 第一是可将脓疡内的脓汁立即引流出体外;
      • 第二是可将这些发炎的物质送去作培养,再针对这些培养出的细菌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所以不容忽视它在治疗上的地位。[2]

“金包银”皮肤脓疡

  • 皮肤是我们抵抗外界细菌入侵的屏障,倘若皮肤太干、常捉痒、或被宠物捉了几下、咬了一口而受了个小伤,有个(甚至肉眼没注意到的)缺口,细菌就有机会趁虚而入。
  • 身体在对抗细菌的过程中,筑起了一道围墙,里面就是身体与细菌打架的战场,就形成了一包脓疡里包含了细菌、白血球、和皮肤死去的细胞残骸。
  • 原本的汗腺、皮脂腺、毛囊若被阻塞,或是原本就长了皮肤囊肿,细菌在里头孳生后,也会发生脓疡。
  • 这种皮肤脓疡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各处,最常见于腋下、腹股沟、会阴处及肛门附近。
  • 像是糖尿病患者且血糖控制不佳时,长期洗肾的病患,或有其他疾病正长期使用类固醇的病人,都比较常出现皮肤脓疡问题。
  • 不要自己用没消毒过的尖锐物戳开脓疡,很容易失手伤到血管及其他组织,或带入更多细菌让感染变严重。[3]

参考来源

  1. Chuck Huang. 脓疡. HELLO医师. 2019-12-23 [2020-03-31] (中文). 
  2. 王森稔. 认识肝脓疡. 高医医讯月刊. 1990-1-1 [2020-03-31] (中文). 
  3. 白映俞医师. 认识肝脓疡. 照护线上. 2018-5-10 [2020-03-3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