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北大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北大桥

图片来自ettoday新闻云

台北大桥,俗称台北桥,是位于台湾北部淡水河之上的桥梁,连结台北市大同区新北市三重区。该桥梁历经多次改建,最近一次改建在1991年(民国八十年)10月动工、1996年(民国八十五年)7月16日通车,长481.6公尺、宽44公尺。

此桥架设于淡水河最狭之处,目前属于省道台1甲线其中一段。

特色

“台北桥机车瀑布”吸引许多外国游客前来朝圣,还多次登上国际版面,现在Instagram的官方IG也分享,不到1天就超过90万人按赞,引起全世界网友讨论。但有网友留言说,“落后国家,一堆机车,丢脸”,引发正反论战。根据交通部最新统计,目前全台有1380万2272辆机车,每100人就有92.5人拥有一辆机车,且北市机车数量只排第六。

台北大桥是连接双北市的重要桥梁,每天上午交通尖峰时间,大量新北市骑士行经三重来到台北市上班,密密麻麻的程度宛如瀑布宣泄而下,因此有“机车瀑布”之称。过去曾有日本节目特地来台拍摄,今年更登上《国家地理杂志》2018年“年度旅行摄影师大赛”的10大精选作品。[1]

历史

1889年至1920年

台北大桥的前身可追溯自清领时期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兴建的台北新竹段铁路,该段铁路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正式动工[2][3],1889年(光绪十五年)8月,跨河木桥完工,连结了三重埔(今三重区)与台北大稻埕埠头[4][5][6][7]。依据日人伊能嘉矩的记载,原本设计为铁桥,碍于经费不足只好改为木桥,桥上铺设铁路轨道,两侧有人行道可通车马,北岸(东岸)特设一孔跨度28公尺铁制旋开桥,可随时旋转便于船只通行,其馀桥身为跨距9.75公尺的木桥46孔,桥长465公尺(另一说为475.8公尺)[4][6][8][9]。 由于木桥桩柱经常受到水浸,所以需要定期维修[8]

1895年日本接收台湾,称该桥为淡水桥,并于1896年(明治廿九年)进行修缮[10]。1897年(明治三十年)8月初,台风侵袭台北导致淡水桥断裂[6][11]台湾总督府决定修改铁路路线改由横跨新店溪大汉溪,经万华板桥树林南下[6]。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旧铁道拆除,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8月25日新铁道与新店溪铁桥兴建完成通车[12],正式结束三重埔的铁路历史[6][13]。淡水桥在当时是大龙峒大稻埕一带的重要转口港,并带动周边欠发达地区的繁荣[14]

1920年至1969年

1920年(大正九年)4月3日举行重建木桥的开通仪式,而修复完成的木桥也仅供人车通行[15],并将淡水桥改名台北桥[16]。1920年9月4日,淡水河暴涨造成桥梁受损[17]。1921年(大正十年)2月,总督府决定放弃再兴建木桥,并著手重建适合现代车辆通行的铁桁架桥[6][18]。竣工后,于台湾时间1925年(大正十四年)6月18日上午十时举行通车典礼[3][6][19],仍保留旧名台北桥[6][20]。台北桥也成为台北八景之一的“铁桥夕照”所在地。[6][21]

1960年(民国四十九年),台北桥锈蚀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决议拆除旧桥,重建一座新桥[22],并于1966年(民国五十五年)7月20日动工[23]

1969年至今

1969年(民国五十八年)11月15日,台北桥改建完毕并通车[3][6],从铁桥改为水泥桥,为四线道路[6][20]。当时要在台北大桥通行需要付过桥费,一直到1977年(民国六十六年)7月1日才停收[24],而桥上的收费亭则到90年代中期进行改建工程时才拆除。

1987年(民国七十六年),因受去年中兴大桥断桥事件影响,以及交通日渐负荷过重,台湾省公路局决议改建[25],计画将主桥原本的四线道改为的六线道[26],并于主桥两侧新建边桥(副桥),将来规画为机车专用道及人行道[27]。自1991年(民国八十年)10月动工,1996年(民国八十五年)6月中旬完工[28]。于台湾时间1996年7月16日上午十时举行通车典礼,当天中午十二时正式通车[29][30],即今日所见的台北大桥。

出入口列表

  • 新北往台北方向:
    • 西端入口:三重区重新路与福德南北路交叉口(2线汽车道+2线机车道)
    • 三重环河南路匝道入口:三重区环河南路与福德南路交叉口(1线汽车道+1线机车道)
    • 东端出口:
      • 民权西路与重庆北路交叉口(1线汽车道)、民权西路与大龙街交叉口(1线公车专用道+1线汽车道)
      • 民权西路与延平北路交叉口(2线机车道)
  • 台北往新北方向:
    • 东端入口:
      • 民权西路与重庆北路交叉口(1线汽车道)、民权西路与大龙街交叉口(1线公车专用道+1线汽车道)
      • 民权西路与延平北路交叉口(2线机车道)[31]
    • 西端出口:
      • 三重区重新路与福德南北路交叉口(2线快车道+2线机车道)
      • 三重环河北路匝道出口:三重区环河北路与长元街交叉口(1线快车道+1线机车道)

周边交通

目前台北捷运中和新芦线以与台北大桥平行的方式从河床底下穿越淡水河。以下是大桥邻近的两个橘线车站:

相邻道路

淡水河主要桥梁
西行道路 淡水河 东行道路
重新路
三重区
台北大桥

新北市    台北市
民权西路
大同区

影片

外媒也惊叹!台北桥机车瀑布跃国际版面


参考文献

  1. 台北桥机车瀑布登IG官方获90万赞 遭酸“落后国家丢脸”!网战翻,ETtoday新闻云,2018年09月12日
  2. 淡水桥の追忆 淡水河唯一の架桥. 台湾日日新报. 1918-05-03: 第4版. 
  3. 3.0 3.1 3.2 庄永明教授. ‘台北大桥历史’.
  4. 4.0 4.1 吴小虹 2006, pp. 102-107.
  5. 黄智伟,〈清代台铁坎坷路〉. 《铁道情报》182期,中华民国铁道文化协会. 2008年3~4月号: 页40. 
  6.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郑懿瀛 (编). 三重市志续编 下册. 三重市公所. 2005: 338-345、453-461. 
  7. 曾迺硕 (编). 台北市志卷六经济志交通篇. 台北市文献委员会. 1990: 21-22. 
  8. 8.0 8.1 Tales of Sanchong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3-16. at Sanchong City Government website
  9. 黄智伟,〈以土木工程的角度看清代台铁〉. 《铁道情报》183期,中华民国铁道文化协会. 2008年5~6月号: 页59. 
  10. 淡水桥の修缮. 台湾日日新报. 1896-08-24: 第3版. 
  11. 风水害详报 淡水桥流失. 台湾日日新报. 1897-08-10: 第2版. 
  12. 《台湾铁道史》中卷(未定稿). 台北: 台湾总督府铁道部. 1911年3月25日,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位典藏: 页141 [2020年5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6日) (日语). 
  13. 本年度の着手铁道工事. 台湾日日新报. 1899-03-12: 第2版. 
  14. Yanping N. Rd. Sec. 3 Night Market at Taipei City Market Administration Office website
  15. 台北桥开通式. 台湾日日新报. 1920-04-03: 第5版. 
  16. 仪式に头脑を绞る台北桥と命名. 台湾日日新报. 1920-04-01: 第7版. 
  17. 台北桥交通杜绝. 台湾日日新报. 1920-09-05: 第6版. 
  18. 台北桥再架 永久的大铁桥. 台湾日日新报. 1921-02-08: 第7版. 
  19. 台北桥の渡初式は. 台湾日日新报. 1925-06-18: 第3版. 
  20. 20.0 20.1 "From Paddy Fields to Modern High-Rises: 120 Years of Taipei City."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7-17. at Vision Tourism website. 1 July 2004.
  21. 《自由电子报》1925年…铁桥夕照 台北八景之一
  22. 台北桥人行道 今日起开放. 联合报. 1960-12-20: 第2版. 
  23. 刘朗. 台北大桥的故事. 经济日报. 1969-10-30: 第8版. 
  24. 中兴华江台北西螺桥 今起停收过桥费. 联合报. 1977-07-01: 第3版. 
  25. 华江、台北大桥决予改建. 民生报. 1987-03-21: 第6版. 
  26. 沈长禄. 斥资五十亿元 八十三年完成 省市将改建台北与华江大桥. 联合报. 1991-10-08: 第14版. 
  27. 台北大桥今通车 汽车禁驶边桥. 联合报. 1996-07-16: 第13版. 
  28. 董智森. 台北桥引道通车延后 市长要办人. 联合报. 1996-06-27: 第13版. 
  29. 卢礼宾. 省市县合力完成 台北大桥通车. 联合报. 1996-07-17: 第13版. 
  30. 林家群. 台北大桥今日正午启用. 中国时报. 1996-07-16: 第14版. 
  31. 常有汽车误闯台北桥机车道. [2014-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