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北运务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北运务段

图片来自nidbox亲子盒子

台北运务段其主要业务为办理辖属各场站、车班组,有关客货营运、行车运转之管理与督导考核事项,为台湾铁路管理局依据《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所属分支机构组织通则》第二条而成立的分支机构。[1]

组织编制

段本部

  • 段长、副段长、视察各1人
  • 运务股、业务股、总务股、政风室、劳安室、人事室各置主任1人

车班组

  • 基隆车班组
  • 台北车班组
  • 新竹车班组

车站

  • 特等站:台北
  • 一等站:基隆、七堵、南港、松山、万华、板桥、树林、桃园、中坜、新竹
  • 二等站:八堵、汐止、莺歌、竹东
  • 三等站:山佳、内坜、埔心、杨梅、富冈、湖口、新丰、竹北
  • 简易站(括弧内为其管理站):三坑(基隆)、百福(七堵)、五堵(汐止)、汐科(汐止)、浮洲(板桥)、南树林 ( 树林 )、北新竹(新竹)、千甲(新竹)、新庄(新竹)
    • 甲种:北湖(湖口)、竹中(竹东)、香山(新竹)
    • 乙种:九赞头、内湾、六家(以上均由竹东管理)
    • 丙种:无
  • 招呼站:上员、荣华、横山、合兴、富贵(以上均由竹东管理)

大事纪

  • 1945年10月原日本政府设立之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中华民国政府改组整编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交通处铁路管理委员会”。
  • 1947年6月1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交通处铁路管理委员会成立车务处第二车务段。
  • 1948年3月5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交通处铁路管理委员会改制为台湾铁路管理局,隶属于台湾省政府交通处。同年10月18日车务处改组整编为运务处,第二车务段更名为台北运务段。
  • 1965年3月5日中和线通车。
  • 1965年3月25日新店线停驶。
  • 1968年1月1日林口线通车。
  • 1982年2月16日基隆、新竹运务段并入本段。
  • 1986年华山站撤站。
  • 1988年7月15日淡水线停驶。
  • 1990年9月19日中和线停驶。
  • 2000年5月8日本段由原址台北市中正区北平西路3号,搬迁至台北市万华区康定路319号(万华站)。
  • 2002年6月1日五堵站由三等站降为简易站(改由汐止站管理)。
  • 2003年5月9日三坑站启用。
  • 2003年10月10日起奉令将原“南河站”改名为“富贵站”。
  • 2004年11月1日本段由原址台北市万华区康定路319号(万华站),搬迁至新北市板桥区县民大道2段7号1A楼(板桥站)。
  • 2005年8月3日七堵调车场启用。
  • 2005年10月28日“林口线”开行客运列车。
  • 2006年5月9日“南港专案”新五堵站汐止站高架化切换启用。
  • 2006年5月29日为办理“台铁捷运化”工程案,中坜站第2月台(岛式)施工完竣。
  • 2007年1月2日八堵站由一等站调整为二等站。
  • 2007年3月1日“内湾线”部份停驶(新竹至竹东站)。
  • 2007年4月16日九赞头站降为乙种简易站。
  • 2007年5月8日百福站启用。
  • 2007年9月1日旅客列车附挂小汽车业务开办。
  • 2007年12月30日汐科站启用。
  • 2008年4月1日埔心站新站房启用。
  • 2008年9月21日“南港专案”汐止─南港站间地下化切换
  • 2009年12月31日:悠游卡搭乘台铁列车试办合约到期,但悠游卡公司承诺继续提供台铁基隆至中坜间各站乘车旅客悠游卡服务。
  • 2010年3月26日:西部干线基隆新竹、东部干线八堵瑞芳间(暖暖除外)启用台湾通电子票证乘车。
  • 2010年11月23日:台铁多卡通自动验票闸门南港车站松山车站台北车站正式启用。
  • 2010年12月16日:台铁多卡通自动验票闸门于基隆中坜间各站启用。
  • 2011年11月11日:六家线完工营运,同时内湾线新竹—竹东段改建完成恢复通车。
  • 2012年9月28日:北湖车站正式启用。
  • 2013年1月1日:林口线停驶,客运和运煤列车不会再进入林口线。
  • 2015年12月23日:南树林站启用。

相关条目

外部连结

参考文献

  1. 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台北运务段办事细则,全国法规资料库,民国 95 年 05 月 0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