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铁柴联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铁柴联车

图片来自随意窝

基本资料

地理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
      

车款全名  动力分散式柴联车

主要用户  台湾铁路管理局

台铁旗下  五种型式

简称    DMU

台铁柴联车,简称DMU(即:Diesel Multiple Unit),全名为动力分散式柴联车。是台湾铁路管理局辖内,以2~3辆编成固定组合(台铁现役柴联车均为固定3辆1组),并以柴油为动力之车组。[1]

车款简介

  • 目前多用于台铁东部干线南回线、少部份用于西部干线北回线自强号列车,在2015年10月15日至2019年12月19日之间,曾有屏东线往返潮州枋寮间的区间车及往返新左营-枋寮站间的区间快车班次。
  • 台湾铁路管理局的柴联车皆为日系车辆,车组形式均为“动力驾驶车电源拖车动力驾驶车”,电源拖车亦装有柴油引擎,负责发电供给全组列车的冷气照明设备。本型列车于台铁旗下目前共有五种型式,部分型式可互相联挂后进行总控运转。
  • 1982年,西部干线最高等级的自强号列车营运后,为使当时尚未电气化的东部干线亦能行驶自强号列车,台铁首度引进DR2800型柴联车,为台铁初代自强号柴联车,最高时速为110公里,并开启后续自强号柴联车的引进。不过随著铁路电气化区间不断扩大,台铁从DR3100型加入营运后即未再引进自强号柴联车,仅规划购买4辆1组共15组60辆的支线用柴联车(原预定购买2辆1组共30组60辆的油电混合车,因招标逾2年仍未能顺利决标,故改为购买柴联车)。

新柴联车(推测可能为DMU3200型)

  • 台铁原订于支线引进2辆1组共60辆的油电混合车,惟自2018年起已逾2年无法顺利招标,故变更为购买4辆1组的柴联车,总辆数仍为60辆,组数改为15组。
  • 规划融入各支线特色,作为支线景观列车使用。
  • 引进日期未定,视招标结果而定。

意外事故

  • 1997年3月27日:由树林车站开往苏澳车站自强号1083次(DR3045-DR3093-DR3046=DR3039-DR3090-DR3040)于外澳车站事故中前两辆(DR3045和DR3093)撞毁报废。
  • 2002年8月9日:由彰化车站开往丰原车站的自强回送车2051A次(DR3017-DR3079-DR3018=DR3005-DR3073-DR3006=DR3011-DR3076-DR3012,未载客)于台中车站事故中前四节撞毁,仅DR3017一辆报废。
  • 2010年4月5日:由台东车站开往丰原车站的自强号2056次于西势车站麟洛车站间,其中一节车DR3071发生车体引擎脱落事件。
  • 2012年6月15日:由新左营车站开往花莲车站的自强号305次于大武车站泷溪车站间因台湾地区多日豪雨导致土石流,DR3108于此处发生列车出轨。
  • 2013年8月31日:由台东车站开往新左营车站的自强号302次(DR3051-DR3096-DR3052=DR3003-DR3072-DR3004)于枋野车站加禄车站间遭受土石流冲击。导致列车车厢脱轨分离10公尺。其中受损较严重的DR3051-DR3096-DR3052编组,因为整体修复经费庞大且东部干线年底即将完成电气化工程等营运考量,目前台铁局暂决定不予修复,并作为零件器官车供同型车维修之用。2015年7月6日,台铁公告45DR3051-40DR3096-45DR3052编组报废标售。
  • 2015年5月1日:由台中开往台东的自强号371次停在斗六车站,第5节车厢(DR3155) 车轴卡死起火冒出大量浓烟,幸扑灭火势,无人员伤亡
  • 2016年6月22日:由新左营开往花莲的自强号307次,其中的7-9节车厢(DR3048-DR3094-DR3047)于瑞穗-富源间发生出轨意外,车上当时有2位大陆的自由行旅客受伤,后续已送往医院就医,并加派公路游览车输送旅客。车厢的转向架则皆有脱落的情形。台铁局先将未出轨的1-6节车厢与7-9车厢编组解联后由1-6节车厢继续单独行驶至终点站花莲。并于隔日10:37分抢通。

相关视频

2021.4.19台铁204次柴联自强号 清水隧道东正线通行

参考文献

  1. 台铁柴联车,台铁柴联车— Google 艺术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