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苟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苟安

苟安,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是李严手下都尉,被派遣解送粮草到祁山大寨。因为好酒,解送粮草延误十天,诸葛亮十分愤怒,欲斩之;杨仪求情,乃杖八十,苟安怀恨在心,投魏国司马懿;后司马懿派他去成都散布谣言,刘禅听信谣言,下诏召回了孔明,导致第四次北伐失败。

角色经历

解送粮草

永安城李严遣都尉苟安解送粮米,至军中交割。苟安好酒,于路怠慢,违限十日。

受杖八十

孔明大怒曰:“吾军中专以粮为大事,误了三日,便该处斩!汝今误了十日,有何理说?”喝令推出斩之。长史杨仪曰:“苟安乃李严用人,又兼钱粮多出于西川,若杀此人,后无人敢送粮也。”孔明乃叱武士去其缚,杖八十放之。

投降魏国

苟安被责,心中怀恨,连夜引亲随五六骑,径奔魏寨投降。懿唤入,苟安拜告前事。

回蜀散谣

懿曰:“虽然如此,孔明多谋,汝言难信。汝能为我干一件大功,吾那时奏准天子,保汝为上将。”安曰:“但有甚事,即当效力。”懿曰:“汝可回成都布散流言,说孔明有怨上之意,早晚欲称为帝,使汝主召回孔明:即是汝之功矣。”苟安允诺,径回成都,见了宦官,布散流言,说孔明自倚大功,早晚必将篡国。宦官闻知大惊,即入内奏帝,细言前事。后主惊讶曰:“似此如之奈何?宦官曰:“可诏还成都,削其兵权,免生叛逆。”后主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蒋琬出班奏曰:“丞相自出师以来,累建大功,何故宣回?”后主曰:“朕有机密事,必须与丞相面议。”即遣使赍诏星夜宣孔明回。[1]

人物结局

后主曰:“朕因过听宦官之言,一时召回丞相。今日茅塞方开,悔之不及矣!”孔明遂唤众宦官究问,方知是苟安流言;急令人捕之,已投魏国去了。孔明将妄奏的宦官诛戮,余皆废出宫外;又深责蒋琬、费祎等不能觉察奸邪,规谏天子。二人唯唯服罪。

点评

苟安虽然是书中一个龙套角色,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书中可以看出:

1、苟安是李严的人,诸葛亮本欲斩之,听杨仪说后改成杖责。

2、布散流言,导致北伐失败。此次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形势一片大好,却因此而功亏一篑,至此之后,诸葛亮再也没有这么好的优势。

3、从刘禅听信谣言可以看出,蜀汉内部不是没有矛盾。

相关作品

三国演义 《第一百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第一百一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郃中计》

影视形象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沈聪饰演苟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