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茭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茭瓜呈现瓜圆筒形,中部稍细。瓜皮白色,表面微显棱,单瓜重1.5㎏左右,

果肉厚,细嫩,味甜,品质佳,是一种清新爽口的菜肴,新鲜的西葫芦通常呈现为淡绿色。

西葫芦喜湿润,不耐干旱,特别是在结瓜期土壤应保持湿润,才能获得高产。

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病毒病;但高温高湿也易造成白粉病

西葫芦又叫做茭瓜,是一种原产地在北美洲的绿色蔬菜。

它的正常成熟时期在每年的5-6月份。为了满足人们对这种蔬菜的需要,

很多地区采用大棚种植的方式来培育,所以一年四季都能在菜市场见到它的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西葫芦是常吃的蔬菜,

但是高温炒蔬菜会释放致癌物:炒西葫芦排致癌首位,

会产生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

食用

西葫芦果实呈圆筒形,果形较小,果面平滑,以采摘嫩果供菜用。

西葫芦以皮薄、肉厚、汁多、可荤可素、可菜可馅而深受人们喜爱。

若食用时发现西葫芦有苦味则可能含有苦味物质“葫芦素”,请勿食用。

食用指南

适宜人群

宜食:糖尿病、肝病、肾病患者宜食;肺病患者宜吃白糖西葫芦。

忌食:西葫芦不宜生吃。脾胃虚寒者应少吃

注意事项

高温炒蔬菜会释放致癌物:炒西葫芦排致癌首位。

“西葫芦、大蒜、洋葱等蔬菜一经高温煎炒会产生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1]

食谱介绍

西葫芦面筋汤

材料:

西葫芦、苋菜味精老抽香醋麻油胡椒粉

做法:

1、鲜嫩西葫芦去皮,

2、空锅烧水,待水翻滚,面筋、葫芦片与苋菜同时下锅,烧开,加味精、盐、老抽、香醋、麻油、胡椒粉调和。

生长习性

生长期最适宜温度为20-25℃,15℃以下生长缓慢,8℃以下停止生长。

0℃以上生长缓慢并极易发生疾病。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

13℃可以发芽,但很缓慢;30-35℃发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长。

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温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早熟品种耐低温能力更强。

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6℃,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2℃。夜温8-10℃时受精果实可正常发育。

光照强度要求适中,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时易引起徒长。

光周期方面属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条件上有利于茎叶生长,短日照条件下结瓜期较早。

主要价值

营养

新鲜的西葫芦呈淡绿色的,味道跟它的颜色一样清香鲜美。

西葫芦的可爱模样,看着并不苗条,但是它却又瘦身的功效呢,

除此之外,西葫芦含有一种丰富的维生素,对面色暗黄的人群有很好的功效,

能改善皮肤的颜色,补充肌肤的养分,让脸上暗沉得到回复活力。

西葫芦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

西葫芦富含水分,有润泽肌肤的作用。 无论遵循什么减肥法,

减肥的人都通常会感觉到自己面色发黄,皮肤松弛。

富含水分的西葫芦能还你水水的本来面目。

西葫芦含有一种干扰素的诱生剂可以可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提高免疫力,可发挥抗病毒和肿瘤的作用。

西葫芦含有维生素K、可有益于身体健康。

西葫芦还含有较多的纤维素

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这些物质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水解,但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粪便排出。

西葫芦含一般瓜类没有的葫芦巴碱丙醇二酸等,

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等功能,

有“天然健康食品”和“天然减肥美容食品”之称[2]

西葫芦花含水量达95%,热量低,除能提供食量的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C外,其他大部分营养物质含量低。

西葫芦籽的热量较高,蛋白质,铁和磷含量丰富。

属于低嘌呤、低钠食物,对痛风、高血压病人有重要功效,糖尿病患者可以多食、常食。

药用

中医认为西葫芦具有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清热利尿、

消肿散结的功效。对烦渴、水肿腹胀、疮毒以及肾炎、

肝硬化腹水等症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能增强免疫力,

发挥抗病毒和肿瘤的作用;能促进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

可有效地防治糖尿病,预防肝肾病变,有助于增强肝肾细胞的再生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