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荷拉斯兄弟之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荷拉斯兄弟之誓
圖片來自youhuaaa.com

荷拉斯兄弟之誓》(法語Le Serment des Horaces)是法國畫家雅克-路易·大衛於1784年创作的布面油画作品,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這是新古典主義的作品,亦是大衛的成名之作。[1]

《荷拉斯兄弟之誓》是大衛的成名之作,描述古羅馬一場戰事。原本羅馬 (Roma) 與鄰近城邦 (Alba Longa) 將要全面開戰,但為避免傷及無辜,雙方決定各挑選三名勇士一決死戰,勝的一方即可統領另一方。[2]

创作背景

这原本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1784年给大卫的订件。他接到任务后没有按照统治者的意愿去画,而是加强英雄人物的刚毅决心。由于达维特的政治观点和路易十六的专制权格格不入,这幅画的主题思想和法国王室的要求完全背道而驰。

荷拉斯,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个家族。古罗马共和制时期,罗马人与比邻的伊特鲁里亚的古利茨亚人发生了战争,但双方的人民却有着通婚关系。为了避免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厮杀,双方统领达成协议,各选三名勇士来进行格斗,以胜败来判定罗马城与阿尔贝城的最高统治权属谁。在这场战争中,荷拉斯兄弟被选出来与敌人进行格斗。老荷拉斯将武器分发给三兄弟,三兄弟伸出右手向宝剑宣誓……格斗以罗马的荷拉斯三兄弟战胜而告终。这个题材,早在十七世纪就被法国剧作家高乃依写过,它的主题思想是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3]

作品赏析

画家运用了多侧面揭示主题的手法,使悲壮的戏剧性场面,具有无比的丰富性。男人的刚毅、悲壮与女人的哭泣形成对比,深化了题旨的思想性。画面上的气氛是明确的:为了民族的存亡,为了拯救祖国,只有牺牲家庭和个人的利益。画中主要人物的表情、动作激昂,后景上的古典建筑突出了这种庄重的气氛。当法国人民高唱着“不是获胜利,就是死亡”的革命歌曲奔向前线,和外国侵略军、贵族流亡者决战的时候,这幅画的鼓动作用是很明显的。

图中这幅布面油画是法国新古典主义代表人达维特的作品,正是这幅画使他在1784年一举成名。画的题材取自古罗马传说:古罗马人与比邻的古利茨亚人长期作战,双方都疲惫不堪,后来经长老们议定进行最后决战,但不幸的是双方的人民却有着通婚的关系,而荷拉斯,就是当时古罗马的一个家族。图中的画面构图严谨,技法精湛,作者以荷拉斯三弟兄伸出右手在接受父亲授予武器时向着宝剑庄严宣誓的场面为中心,人物表情刚毅、动作激昂,他们占据画面的大部分空间,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就连后景上的古典建筑也突出了这种庄重的气势。而在画面的右下角落是三勇士的母亲妻儿秭妹。母亲担心这次出征凶多吉少,哀痛得心如刀绞;一个女人搂着自己的孩子泣不成声;而勇士的那个秭妹(最右侧一个)的心情,此时更为复杂,她已经许嫁了古利茨亚人,双方的厮杀将对自己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论何方死伤,都将是自己亲人的不幸。画家在此采用多侧面揭示人物心理状态的手法,使这幕悲壮的戏剧场面具有丰富的可读性。妇女的哭泣与前面三个勇士的激昂气概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主题的思想性。悲壮的气氛很明显,为了祖国与民族的存亡,只有牺牲家庭和个人的利益。作者正是用他手中的笔鼓舞人们去为共和、自由而斗争。[4]

作畫風格

這幅畫有明顯的新古典主義藝術之風格,採用了不少有特色的技術。畫的背景十分,而人物則很明亮,令人物更突出,陰沈的顏色更突顯背後的嚴肅氣氛。畫面構圖有精密的部署,三位兄弟伸直手臂向畫的正中心,表現其堅定立誓的一剎那。主體焦點鮮明,物象清晰,沒矇矓之意,與洛可可藝術有明顯分別。筆觸被隱藏,可見畫家重視作品比重視自己之感受更多。定格之畫面更能表現理性,與著重感性的洛可可藝術相反。只有女性有表情,因為她們可用來表達感受,相反,畫中男性沒有表情,以表達嚴肅的英雄主義。這幅畫表達了複雜的道德及故事,令此畫被分類為新古典主義藝術。

其他事項

西班牙畫家弗朗西斯科·戈雅浪漫主義作品《1808年5月3日》與這幅畫有類似之處。三兄弟就像那幅畫的軍人,父親的動作就像該畫中即將被殺者。

《1808年5月3日》
圖片來自痞客邦

參考文獻

  1. (英文)Jacques-Louis David: The Oath of the Horatii Template:Wayback (檢索日期2009年5月6日)
  2. 大衛《荷拉斯兄弟之誓》,旅知網,2017年6月7日
  3. 荷拉斯兄弟之誓,百度百科
  4. 荷拉斯兄弟之誓,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