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莒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莒南县,隶属山东省临沂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鲁苏交界处,总面积1388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莒南县辖12个镇街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39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85.47万,县人民政府驻十字路街道。

莒南县在秦、隋时随莒国划入琅琊郡莒县,唐时属河南道密州莒县,明代属青州府莒州,清代属沂州府莒州。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因析莒县南部置县而得名。

境内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低山丘陵区,西部为平原区,平均海拔200米,境内最高点为北部的马鬐山,海拔662.2米。

莒南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地形地貌

莒南县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有517座山头,主要分布在涝坡、文疃、朱芦等东北部,最高峰为马鬐山,主峰海拔662米。

地势总特点是东高西低,东部是北高南低,并向东南和西南呈脊背状倾斜。全县平均海拔高度200米,最高点是县境北部的马山,海拔高度662.2米;最低点在壮岗镇陈家河村前,海拔高度19.9米。

县境地貌以大店、十字路至相沟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低山丘陵区,西部平原区。大致分为低山丘陵区、剥蚀丘陵区、岭下平地和洪积--冲积平原区四种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其它类型地貌分布面积较小。

低山丘陵区县境十字路至厉家寨以北,大店至十字路以东的县境北部和东北部地区,部分分布于南部和东南部,朱芦、厉家寨、文疃、柳沟、涝坡、陡山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区,大店、十字路、筵宾、坊前、相邸、相沟及洙边等乡(镇)的部分地区,属于低山丘陵区。海拔高度在100米以上、坡度大于8°的低山丘陵区约为526—7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0%—40%。其特点为北部山峻坡陡,沟深谷狭,岩石裸露,土层较薄;东及东南部山低岭缓,土层较厚。

剥蚀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和东南部,局部分布于西北部,相邸、坊前、坪上、团林、壮岗、演马、洙边、相沟、官坊、王家沟等乡(镇)的部分地区,属于剥蚀丘陵区。境内海拔高度低于100米,坡度低于3°至5°的剥蚀丘陵区约526—61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0—35%。该区特点为丘低坡缓,阜岗浑圆,沟宽谷阔,起伏如波,十字路至坪上间的“九岭十八坡”即为这种地貌的典型特征。

该类地貌基岩的风化剥蚀程度严重。基岩类型主要以胶南群变质岩系为主,其次为泰山群变质岩,部分地段为燕山期花岗岩类和白垩系陆相碎屑岩、红色砂砾岩。基岩之上形成厚风化壳。地表多被残坡土覆盖,土层较厚,以白浆化棕壤为主,县内多垦为耕地。

岭下平地县境东部的山前平地、岭间平地及沿河谷地,为岭下平地区,多与低山丘陵和剥蚀丘陵相间分布。特点为谷宽而平,地块大,阶差小。成土母质为洪积物、冲积物及残坡物。土壤类型为潮棕壤、河潮土、水稻土,局部为白浆化棕壤,是县内粮油耕作区。

境内山脉系崂山—五莲山脉余脉,由莒县长城岭岭脉和万松山脉延伸而来。分为六条山脉,按大小排列,依次为柱山山脉、黄山山脉、望海楼山脉、五龙山脉、甲子山脉、石杭山脉,共有大小山头517座。

气候

莒南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大陆度61.1%。气候总特征是: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湿热,雨量充沛;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常年最热月为7月和8月,平均气温为25.5℃,年际变动在28.2-23.3℃之间,极端最高气温为38.9℃(1988年7月8日);常年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1.9℃,年际变动在-4.6-0.3℃之间。极端最低气温为-19.2℃(1969年2月5日)。

当地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谚。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历年降水量分布中间少,东西多,由东西部向中间递减。各月平均日照时数以5、6月份最多,分别为244.1小时和222.0小时。最少是2月和7月,分别为173.7小时和181.4小时。

水文

莒南县有两大水系:沭河水系居县境西、北部,流域面积90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1.4%,主要支流有浔河、鸡龙河、武阳河、鲁沟河、汀水河。

滨海水系位于县境东、南部,主要河流有龙王河、洙溪河绣针河。三河均系单独入海水系。流域面积85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8.6%。 [1]

自然资源水资源

莒南县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199座。

矿产

莒南县共发现矿产30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都有产出,其中探明储量的有9种,包括金属矿产:金、铁、钛3种;非金属矿产:花岗岩、白云石大理岩、重晶石、明矾石、沸石5种;水气矿产:地下水1种。已发现但无探明储量或仅有简测资料的矿产有21种。

地方特产

莒南驴肉

莒南驴肉是用独特工艺炮制的驴肉,配以色泽澄黄汁汤,辅之浓香咸辣的佐料,色、香、味、形俱佳。与临沂八宝豆豉,蒙阴光棍鸡并列为沂蒙三大名吃。

桃花林羊肉

桃花林羊肉:县内坊前镇桃花林村的羊肉汤以肉纯、干净、味美、熟的透、够斤两为主要特点。

相邸煎饼

相邸煎饼采用当地优质小麦、玉米、小米、芝蔴、穇子米等当地杂粮,拌四季野菜、蔬菜精工制作。

莒南地瓜菜

莒南地瓜菜采用当地产红瓤大地瓜,削皮切条,佐以花生面,清水煮之,开锅加盐即可食用,是传统的民间小吃。

大店凉粉

大店凉粉的制作始于清朝中期,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大店凉粉最初以豌豆为原料,将其用石磨碾磨成浆糊,再逐步过滤出淀粉,经加热烧开,然后盛放在陶盆中冷却而成为凉粉。这种用豌豆淀粉做成的凉粉色泽微绿,吃到口里滑腻筋道,透着一种甜香。

后来人们对其制作原料和工艺进行改进,逐步发展到用地瓜(红薯)制作。为了适应食者的不同口味,如今多以豌豆或绿豆等精细原料磨制淀粉做凉粉,其中以豌豆又分大、小豌豆粉,小豌豆粉比大豌豆粉做成的凉粉色泽显白。

以豌豆或绿豆做成的凉粉,色黄味酸,又称黄粉。无论是哪一种凉粉,在制作的过程中,都要用老浆勾兑,使凉粉保持其特有的名吃风味。

风景名胜

马鬐山风景区

位于莒南县城北10公里,海拔662.2米,景区面积25平方公里。距莒南县城北10公里,涝坡镇驻地北5公里。距日照海滨50公里,向西北行15公里通过日东高速公路与京沪高速公路相接,往南行18公里到兖石铁路与京沪路相连。

马鬐山景点众多,有点将台、观星台、杨光峡、棋盘阵、甘露寺旧址、金蟾泉、金鳌献瑞、天池碧波、演武石、女娲石等。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位于莒南县大店镇。总面积4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解放后,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一直被保留。

1996年,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天佛风景名胜区

天佛景区位于县城北,真山、真水、真大佛是其主要特色。

厉家寨旅游区

厉家寨旅游区以厉家寨红色旅游区为中心,形成了园林式石雕石刻城——孙镗纪念馆、铁牛庙石铁陨石——厉家寨展览馆——万亩樱桃园红色观光旅游一条线。

沂蒙乡村风情园

沂蒙乡村风情园是全国著名的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景区在县城南五公里处,面积18平方公里,有“小江南”之称。 [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