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菜单成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菜单成本是中国专有名词。

汉字是用于记录汉语,进行书面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书写符号系统[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书法艺术[2]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内涵。

名词解释

菜单成本是指企业为改变销售商品的价格,需要给销售人员和客户提供新的价目表所花费的成本,它用来衡量高通货膨胀使得企业频繁变动物价的成本。

菜单成本的含义解读

高通货膨胀,哪怕是被完全预期到了,要求企业频繁的改变价格,因此,预期到的高通货膨胀导致与改变价格相联系的成本,这被称为菜单成本。菜单成本不只是印制新菜单的成本,还包括向客户宣传新价格、在产品上更换价格标签和告知销售人员的成本。

它是新凯恩斯主义为反击新古典主义的批判,并证明其所主张的价格黏性的重要理由。关于菜单成本能否引起价格的短期黏性,经济学家们的观点是不一致的。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菜单成本通常非常小,不可能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另一部分经济学家却认为,菜单成本虽然很小,但由于总需求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名义价格出现黏性,从而对整个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引起周期性波动。

菜单成本论

菜单成本论又叫成本的价格调整论,是在价格黏性和经济周期的基础上提出的经济概念,该理论认为,菜单是有成本的,并且成本的存在会阻碍厂商调整价格,尽管厂商是价格的决定者,但是,由于价格成本的存在,厂商不能随意调整价格。菜单的成本包括∶研究和确定新价格的成本、重新编印价目表的成本、通知销售点更换价格标签的成本,以及一些机会成本等。

实质上,一些商品的价格产生变动之后,除了会带来上述看得见的成本之外,还会带来一些无形的成本。比如,频繁变更价格使消费者觉得麻烦和不快,感到无所适从,严重的还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管理状况产生怀疑,在人类避害趋利心理的引导下,往往选择对频繁变价的商品避之大吉。相反的,产品价格保持稳定水平,可以给消费者传递产品质量稳定的信息,减少相应麻烦。肯德基的一种套餐两种定价就是出于对菜单成本的考虑而做出的定价策略。细心的消费者或许了解过,有些肯德基菜单正反面的食品组合基本是相同的,但是相同的食品价格却不相同。如一家肯德基的香汁鸡扒饭正面标注的价格是20元,背面标注的价格却是16.5元。他们的目的很明确,背面的标价就是为了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或者人少的时候吸引消费者过来就餐而采取的定价策略,两种价格印在同一张菜单上,就会降低菜单成本,不用为了特殊节日再重新制定一套菜单,他们的菜单成本只要消费者翻个面即可。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商品的价格是有黏性的,当菜单的成本大于调价之后为商家带来的利润变动时,厂商是不会轻易调整价格的,只有当调价之后的利润变动量大于菜单的成本,厂商才会有调价的动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