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华特·班雅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华特·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1892年7月15日-1940年9月27日)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德国哲学家、文化评论者、折衷主义思想家。

生平

班雅明在柏林,弗赖堡,慕尼黑和伯尔尼学习哲学。他的思想融合了德国唯心主义、浪漫主义、唯物史观以及犹太神秘学等元素,并在美学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等领域有深远的影响。

他与法兰克福学派关系密切,且受哥舒姆·舒勒姆犹太神秘主义理论的影响。

1930年代,受到以间离效果理论闻名的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影响,班雅明的重心转向马克思主义。如今被认为是德国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1]

1920年,定居柏林,担任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当法兰克福大学拒绝了他杰出非常规的博士论文Ursprung des deutschen Trauerspiels(1928年;德国悲剧的起源)时,他对学术事业的半心半意的追求被终止了。

1933年,在纳粹掌权后班杰明离开德国,最终定居巴黎。他继续为文学期刊撰写论文和评论。

1940年,法国沦陷为德国人之后,他向南逃亡,希望能够通过西班牙逃往美国。班雅明在法裔西班牙边境的鲍镇(Port-Bou)的警察局里,得知他将被移交给盖斯塔波(Gestapo)后自杀。

死后声誉

班雅明死后,出版的作品大大提高了他在20世纪后期的声誉。

包含他对文学的哲学思考的论文以密集而集中的风格写作,带有强烈的诗意。

他混社会的批评和语言分析历史怀旧而通信的底层感悲怆和悲观。

他早期的批判思想的形而上学特质被193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倾向所取代。

班雅明明显的智力独立性和独创性在扩展论文中很明显引起追随,最广为人知的“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duererkekeit”(1936年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最广为人知的著作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班雅明最著名的作品“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这篇短片提供了现代艺术变革的一般历史。本杰明在此的见解是,每个人的感官观点都不完全是生物学或自然的。这也是历史。人们对社会变化或“人类整个生存方式”变化的看法。

班雅明以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将艺术的转变视为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艺术正逐渐类似于经济生产,尽管步伐有所延迟。从沉思到分心的运动正在改变人们的感觉和感知方式。从历史上看,艺术品具有“光环”-一种因其独特性而产生的神奇或超自然力量的出现(类似于法力)。光环包括读者与艺术品之间距离的感官体验。

由于艺术可复制,因此光环在现代时代已消失。想一想以平装书便宜地购买古典文学作品或以海报形式购买画作的方式。还请考虑新的艺术形式,例如电视节目和广告。然后将它们与盯著画廊的原始艺术品或参观独特的历史建筑的体验进行比较。这就是班雅明试图捕捉的差异。[2]

乔治·桑德说艺术是一个空洞的句子

乔治·桑德(George Sand)法国浪漫而闻名的乡土小说作家,她在1872年写道,“艺术倒是一个空洞的短语,是一个空洞的句子”。她断言,艺术家有“找到适当的表达方式以将其传达给尽可能多的灵魂的责任”,以确保他们的作品容易被人们欣赏。[3]

艺术的完美

华特·班雅明在其1936年开创性的文章“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讨论了这一口号。他首先提到了传统艺术领域对复制,尤其是摄影方面的创新的反应。他甚至将“艺术创作”的口号称为“ 艺术神学 ”的一部分,以消除社会方面的困扰。在论文的结尾中,讨论了法西斯主义与艺术之间的联系。

他的主要例子是未来主义及其导师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的思想。未来主义者的口号之一是:(“创造艺术,尽管世界灭亡”)。对此,班雅明具有挑衅性的结论是,只要法西斯主义期望战争能够“提供一种对被技术改变的感觉的艺术上的满足,那么这就是“艺术的完美”的实现。

评论哥德的小说《亲和力》

班雅明的最早作品中贯穿著对神学的深刻的兴趣。他的第一篇主要文章是评论哥德的小说《亲和力》,这篇文章的意图是要用他自己的几近清教徒主义的伦理,来对抗20世纪初期文化理论中的非道德的象征主义。

这种思想意图在他的《德国悲剧的起源》这篇博士论文中,进一步发展为对精神生活中的那种不问政治的“禁欲主义”展开全面的批判,然而看起来却是在反对17世纪路德教派的戏剧。

这篇作品是班雅明在33岁的时候写成的,最透彻地阐述了他的理论观点。然而,这篇东西也正如他所说的,“是我的德国文学阶段的终结”。 [4]

“史诗剧院”进行一系列研究

1930年代初,班雅明与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西格弗里德·克拉考尔(Sigfried Kracauer),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诗人、剧作家和戏剧导演贝托特·布雷希特(Bertolt Brecht)( Wizisla 2009,66–98)。本杰明于1929年由拉西斯(Lacis)引入布雷希特(Brecht),并在随后的十年中他们建立了密切的友谊,在政治流亡的艰难条件下,他们的文学和政治亲和力得到了巩固。

班雅明对布雷希特的“史诗剧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根据布雷希特在戏剧教学论上的实验,对他在这段时间内撰写和介绍的广播节目进行了建模(Brodersen 1996,193)。 [5]

著作

1921年,〈暴力的批判〉(Zur Kritik der Gewalt)。

1922年,〈论歌德选择性亲和力〉(Goethes Wahlverwandtschaften)。

1928年,《德国悲剧的起源》(Ursprung des deutschen Trauerspiels)。

1928年,《单行道》(Einbahnstraße)。

1900年,《柏林童年》(Berliner Kindheit um )。

1931年,〈卡尔‧克劳斯〉(Karl Kraus)。

1936年,《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最广为人知的班雅明著作。

1938年,《第二帝国的巴黎》(Das Paris des Second Empire bei Baudelaire)。

1940年,《历史哲学论纲》(Über den Begriff der Geschichte)。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