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蓟县白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蓟县白塔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蓟县白塔

塔 高;30.6米

旧 称;渔阳郡塔

始 建;辽代青宁四年

始建于辽代清宁四年。塔高30.6米,平面为八角形,基石用花岗条石青砖垒砌,由斗栱栏杆蓬花组成。仿木结构制作,与独乐寺相近似。[1]

简介

白塔在天津市蓟州区西南隅,独乐寺正南300米。

历史背景

旧称渔阳郡塔,明嘉靖十二年(1533)在塔前修建观音寺,塔身白色,亦称观音寺白塔。辽清宁四年(1058)建,明嘉靖隆庆万历清乾隆年间重修。

基本信息

平面八角形,通高30.6米。塔基下部砌花岗石条,上部筑仿木砖雕须弥座,其壶门内浮雕舞乐伎,刻工精细,栩栩如生,是研究辽代音乐舞蹈的重要例证塔。

此塔下部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钵式,是中国辽塔造型奇特之一例。 1976年大地震,塔身震损,通体酥裂,1983年大修加固。

所在省市: 天津

景点简介: 在天津市蓟州区西南隅,独乐寺正南300米。塔身南面设门,内置佛龛;东、西、北三面设砖雕假门;四个侧面凸雕碑形,上书佛教偈语。八个转角处作重层小塔。塔身上出三层砖檐,檐角系铜铎。檐上置塔座承覆钵形圆肚、十三天和铜刹。素有"金峰平挂西天月,玉柱直擎北塞云"之誉。

独乐寺

所在省市: 天津

景点简介: 独乐寺坐落于天津市蓟州区西关口北面,始建于唐代,重建于辽代,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据说安禄 山叛唐,就是在此处誓师,他喜独乐,故以“独乐”二字名寺。 山门的门楣上,悬挂着一块醒目的的牌匾,上书“独乐寺”,这三个大字颇有来历----出自明朝严嵩之手。 观音阁高23米, 木质,集我国木结构建筑之大成,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 观音阁看似只有两层,实际是一座3层式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物----在上下层之间还夹着一个用腰檐和平坐栏杆围绕着建成的暗层。阁内有一座高达16.27米的观音菩萨像,是辽代泥塑艺术珍品,又是国内最大的观音塑像。形体高大的观音像,矗立在阁内中央的须弥座上,向上穿过二、三层平台,直入顶层覆斗形的八角藻井之中。观音像慈目低垂,面露微笑,亲近如在人间。为显示观音法力高强,塑造者在观音头顶上又塑出10个小观音,所以又有“十一面观音”之称。 独乐寺自创建以来一直是宗教活动中心。1961年独乐寺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独乐寺已和白塔寺、鲁班庙、鼓楼一起成为蓟县古城内的著名旅游景点。

大悲院

所在省市: 天津

景点简介: 大悲院位于天津河北区天纬路,是天津市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八方佛寺院。由西院和东院两部分组成,西院又叫旧庙,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扩建,由文物殿和方丈院等组成,东院又叫新庙,建于1940年,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地藏殿配殿耳房回廊组成,是寺院的主体。殿内藏有铜制释迦牟尼佛像,还塑有大悲菩萨、倒坐观音弥勒佛天王像、罗汉像等。 位于院中央的大雄宝殿内曾珍藏着魏晋南北朝至明清各代铜、木、石刻造像数百尊,工艺和艺术水平很高。殿内还曾供奉过唐僧玄奘法师的灵骨,1956年转赠印度那兰陀寺。院内朱门绿瓦,佛坛高筑,松柏参天,庄严静穆,是全国重点佛教寺庙之一。 大悲院是因为供奉大悲观音(又叫千手观音)而得名,庙内原有柏木雕千手观音像,毁于"十年动乱"之中。大悲院后殿里一尊高3.6米,宽4 米的千手观音金身像,神态庄严、姿容动人,是天津美术学院王家斌和其助手用了两年的时间,于1984年精心设计、雕塑而成的。 新的塑像融传统佛教艺术与现代造型艺术于一体。在设计和雕塑过程中,吸取了河北省正定县兴隆寺山西平遥县双林寺观音像的特点,表现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形象,注重了面部表情的慈样、亲切、庄严、温柔、美而不媚等特点。在手的塑造上,改变了清代塑像从背后展出手臂的做法,采取了从肩和腋下伸展手臂的方法,而使其符合现代美学的透视法,从身体上塑出那么多的手,每只手都有不同的姿势,拿着各种不同的法器,既要有组织,又不能呆板;既要美观,又不能杂乱无章。佛像左右两边手臂排成扇状,每组成一双手,其动态都有变化,都有联系,仿佛是一个慢镜头,有动态美,又富有音乐。

相关视频

航拍蓟县白塔寺

参考来源

  1. 蓟县白塔,道客巴巴 , 201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