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獨樂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獨樂寺,又稱大佛寺,位於中國天津市薊州區,是中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國現存著名的古代建築之一。獨樂寺雖為千年名剎,而寺史則殊渺茫,其緣始無可考,寺廟歷史最早可追至貞觀十年(公元636年)。獨樂寺占地總面積1.6萬平方米,寺內現存最古老的兩座建築物山門和觀音閣,皆遼聖宗統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民國十九年(1930年),獨樂寺因相繼被日本學者關野貞以及中國學者梁思成調查並公布而聞名海內外。獨樂寺為國家AAAA景區、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的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

中文名 獨樂寺

地理位置 天津市薊州區

開放時間 08:00~17:30

景點級別 AAAA級

門票價格 40元(2015年7月)

占地面積 16000 m²

著名景點 觀音閣、乾隆行宮

最早可追歷史 公元636年

級別批次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84 分類號 37

朝 代 遼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天津市

建議遊玩時長 1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春季和秋季最佳

建築布局

獨樂寺山門和觀音閣為遼代建築,其它都是明、清所建。全寺建築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部、西部分別為僧房和行宮,中部是寺廟的主要建築物,白山門、觀音閣、東西配殿等組成,山門與大殿之間,用迥廊相連結。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斗拱相當於立柱的二分之一,粗壯有力,為典型唐代風格,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廡殿頂山門。 山門內有兩尊高大的天王塑像守衛兩旁,俗稱「哼」「哈」二將,是遼代彩塑珍品。獨樂寺山門正脊的鴟尾,長長的尾巴翹轉向內,猶如雉鳥飛翔,是中國現存古建築中年代最早的鴟尾實物。

建築風格

梁思成在發現獨樂寺之初即強調建築物所具有的突出的唐代風格,並且推測獨樂寺創建於唐朝初年[1] 。鑑於最早提及獨樂寺名稱的遼代碑文就稱統和二年(公元984年)的工程為「再建」(建築物)以及「重塑」(觀音像),因此建築和雕塑應是公元984年以前創建。而除了梁思成提到的觀音閣的建築整體風格以及觀音閣兩尊脅侍的風格唐風濃郁之外,天津大學建築學院遼代建築研究課題組進而發現了另外幾方面的證據,從而把獨樂寺觀音閣的始建年代更為明確的推至唐代前期的武則天朝7世紀末)。而從觀音閣使用的移用木構件的碳十四測年(樹輪校正)結果看,似乎在唐代兩個重要時期即「安史之亂」和「會昌滅佛」前後,觀音閣也分別有一次維修。 [1] 梁思成分析,在唐代地屬中國,其文化自直接受中原影響,五代以後,地屬夷狄,中國原有文化,固自保守,然在中原若有新文化之產生,則所受影響,必因當時政治界限而隔阻,梁思成據此判斷在觀音閣再建之時,中原建築若已有新變動之發生,在薊北未必受其影響,而保存唐代特徵亦比較多。梁思成曾稱獨樂寺為「上承唐代遺風,下啟宋式營造,實研究中國建築蛻變之重要資料,罕有之寶物也。

寺名來源

關於獨樂寺寺名的由來有三種說法。其一,因觀音塑像內部支架是一棵參天而立的大杜梨樹,以「杜梨」的諧音而取名;其二,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獨以普度眾生為樂,故名獨樂寺;其三,獨樂寺為安祿山起兵叛唐誓師之地。獨樂之名,亦安祿山所命,蓋安祿山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故而命名。而最後一種說法流傳最為廣泛。

民間流傳

古時候,有戶人家為了給重病的兒子沖災,娶了個媳婦。這媳婦很是賢慧勤勞,但過門不久,丈夫就死了。婆婆非常刁橫,對媳婦百般挑剔,非打即罵,媳婦忍氣吞聲,每天要到老遠的地方去挑水,一天,媳婦挑水回來,婆婆嫌她去的時間長了,就劈頭蓋臉打了她一頓,還口口聲聲地嚷着,要把她賣掉。媳婦心中委屈,一邊走一邊哭。忽見前邊站定一位白須白眉的老者,問她為什麼哭,她就把自己的遭遇說了。老者嘆了口氣,從袖中取出一支鞭子說:「這支鞭子通着海眼,你回家去,把鞭子放進缸里,正轉三圈,倒轉三圈,水缸就滿了。」媳婦一聽,對老者感激不盡,剛要跪下謝恩,老者倏地不見了。媳婦回到家中一試,果然靈驗。不料,這時婆婆領着個人凶神惡煞地走了進來,原來婆婆真的把她賣了。婆婆一見媳婦手中的神鞭,就劈手搶了過去,可是缸里的水還是向外涌。媳婦心中一慌,也忘了怎麼停水了。眼看着黑水咕嘟咕嘟往外冒,大街小巷全有水了,整個縣城就要淹沒了。媳婦急忙撥下鐵鍋扣在缸上,自己又坐了上去。這時,水漲,缸也長,好不容易水才住了,再一看媳婦,她也變成石頭人了。薊縣人為了紀念這個心地善良,拯救鄉親的好媳婦,就為她修建了這座白塔,取名「金爐寶鼎塔」。

文物保護

  • 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寺廟遭到破壞。梁思成冒險抵達薊縣,提出要為觀音閣「裝避雷針、安門窗,為防止鳥類落在觀音頭像上,要為觀音頭像上罩鐵絲網」,促成國家文化部當年撥款9000元,由河北省古建隊施工安裝完畢,使獨樂寺受到了妥善保護。
  • 1972年,觀音閣進行修整時發現了壁畫。經過考證,這些壁畫是清代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的一次大修獨樂寺時,被覆蓋上一層約1厘米厚的灰而被掩蓋的。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導致獨樂寺院牆倒塌,觀音閣牆皮部分脫落,但梁架未見歪閃。從此,獨樂寺歷經千年經受多次地震而不倒塌的獨特抗震性能開始成為建築領域的研究課題。1990年3月,國家文物局批准獨樂寺維修工程立項,並列為國家重點古建築保護修繕工程。
  • 1993年,國家文物局將獨樂寺列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項目。
  • 1998年,觀音閣曾進行過一次維修,維修時從觀音閣上取下的木料進行了碳十四年代測定等相關研究,還在觀音閣頂上發現了唐代的蓮花勾頭。
  • 2004年以來,獨樂寺先後恢復了乾隆行宮御碑迴廊,修復了獨樂寺西圍牆。

視頻

天津1400年前的獨樂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