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苏丹红食安事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苏丹红食安事件

图片来源

苏丹红食安事件

由于苏丹红具有潜在致癌性,加上长期食用恐对肝肾造成毒性伤害,包括台湾在内,多数国家都禁止将苏丹红当作食品添加物。作为一种便宜易取得、稳定又不易褪色的红色染料,苏丹红经常在食安事件中出现。[1]

除了蓄意添加的事件外,因苏丹红是工业用染料,若不当使用接触材料也可能造成间接污染,香港食安中心于曾在2017年12月发生散装白菜干样本中检出微量苏丹红色素事件(0.06 ppm),该中心怀疑,白菜干样本中的微量染料可能来自捆绑于白菜上的红色尼龙绳。

国际间因为过去发生各种苏丹红的违例事件,政府也都努力监控以防范这类工业色素进入食品链中,为消费者的健康把关。食品业者也可以更积极地管理产品各项原料及食品添加物的卫生安全,以降低对消费者健康造成的风险。[2]

食药署表示,苏丹色素若添加于食品中,违反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第15条第1项第10款规定,依同法49条可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并科新台币8000万元以下罚金。[3]

有毒物质

毒物专家招名威在facebook表示,苏丹红有几种,都是有毒物质,它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分类中列为第三类致癌物,主要基于体外和动物试验的研究结果,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确定对人类会致癌。所以,“硬说苏丹红会致癌的专家,这是错的!”。但食用过多苏丹红还是会让肝肾功能受损、引起皮肤过敏反应。[4]

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1918年,以前曾经被美国批准用作食品添加剂,但是随后美国取消了这个许可,苏丹一号在但是在一些品牌的伍斯特沙司辣酱油、咖喱粉、辣椒粉和辣椒酱中依然使用它来增色。

2003年5月9日,法国报告发现进口的辣椒粉中含有苏丹一号成分,随后欧盟向成员国发出警告,要求各成员国自2003年6月17日起禁止进口含有苏丹一号的辣椒产品。

财团法人台湾商品检测验证中心表示,苏丹红1号、2号、3号及4号都有偶氮苯结构,当进入人体通过肠胃道微生物之还原酶、肝等组织代谢后会产生苯胺,而其中苏丹红3号和苏丹4号的部份代谢物则列为“第二类物质”,其定义是对人类可能致癌物质,不可添加于食品中。[5]

违规案例

2004年6月12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同时发出了两个警告,称Laziza International和Epicure Chilli Beans的辣椒酱产品中发现含有苏丹一号和苏丹四号染料。

2005年,欧盟在食品中发现了苏丹红成分;后在中国的许多食品中,包括著名快餐企业肯德基的 5 种食物中发现了苏丹红成分,因此引发了中国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讨论。

相关食品安全事件

英国

2005年2月2日,英国第一食品公司(Premier Foods)向英国环境卫生部门报告,该公司2002年从印度进口的5吨辣椒粉中含有苏丹一号染料,并且已经生产为辣椒酱等调料销往众多下游食品商。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确认了这个污染,并追查了使用Premier Foods公司供应的原料的食品商,分四批列举了575种含有苏丹一号的食品,并警告消费者不要冒险食用以减少可能导致癌症的机率,同时要求这些食品必须在2月24日12时之前在监督下从货架上全部撤除,对已销售的清单上的产品需要提供无条件退货。英国食品标准署称这是英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食品召回事件。据预计,英国食品行业因此遭受的损失可能超过1500万英镑。[6]

中国

2005年2月23日,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对含有苏丹红(一号)食品检验监管的紧急通知》,要求清查在国内销售的食品(特别是进口食品),防止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被销售及食用。

3月29日,中国紧急制定了食品中苏丹红染料检测方法的国家标准,开始正式实施。

中国在许多食品中发现了苏丹红成分,包括肯德基的“纽奥良烤鸡翅”、“香辣鸡腿堡”、“劲爆鸡米花”等五种食品,亨氏食品的“桂林辣椒酱”、“坛坛香”辣椒制品等。

台湾

2024年,台湾云林济生股份有限公司斗六厂,出品辣椒粉检出苏丹红色素3号,产品共计 1737 公斤,高雄卫生局稽查发现辣椒粉,已于 2024年1月至2月初制成“虾味先香辣口味”(规格分别有 60克、80克、115克、300克,批号有效期限 2024.9.8 至 2024.10.2 )产品,共 3 万 1208.65 公斤。

老牌零食“虾味先”中标!

高雄市卫生局于19日下午接获云林县卫生局公文通知所辖济生股份有限公司斗六厂出品辣椒粉检出苏丹红色素3号,此批产品共计1,737公斤,分别流入台北市372公斤、新北市914.4公斤、桃园市275.1公斤、台中市30公斤、台南市40.5公斤、云林县12公斤、宜兰县12公斤、屏东县72公斤及高雄市8公斤(占总数量0.46%),其中流入高雄市的8公斤流向裕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7]

台北市卫生局表示,第一时间已要求同批产品下游商大润发及美廉社下架,并通知各大卖场预防性下架相同品项产品,并立即派员至销售端稽查,现场未见违规品于架上贩售。食品药物管理署今表示,中国输台辣椒粉不合格之21家出口商及制造厂,自即日起暂停受理输入查验3个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