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蚕豆」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建条目)
 
行 117: 行 117:
  
 
*《[[湖南药物志]]》;健脾,止血,利尿。<ref>[http://zhongyaocai360.com/c/candou.html#27070 《中药大全》《蚕豆》]中医宝典</ref>
 
*《[[湖南药物志]]》;健脾,止血,利尿。<ref>[http://zhongyaocai360.com/c/candou.html#27070 《中药大全》《蚕豆》]中医宝典</ref>
 +
 +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410 醫藥總論]]

於 2019年9月14日 (六) 21:12 的修訂

蠶豆(中藥材)

蠶豆(野豌豆屬),又稱羅漢豆、胡豆、南豆、豎豆、佛豆,豆科、野豌豆屬一年生草本。為糧食、蔬菜和飼料、綠肥兼用作物。原產歐洲地中海沿岸,亞洲西南部至北非,相傳西漢張騫自西域引入中原。蠶豆營養價值豐富,含8種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含量47%~60%,可食用,也可作飼料、綠肥和蜜源植物種植。為糧食、蔬菜和飼料、綠肥兼用作物。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蠶豆

拉丁學名:Vicia faba L.

別稱:南豆、胡豆、豎豆、佛豆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薔薇目

亞目:薔薇亞目

科:豆科

亞科:蝶形花亞科

屬:野豌豆屬

種:蠶豆

族:野豌豆族

分布區域:中國以四川最多,次為雲南、湖南、湖北、江蘇、浙江、青海等省。

英文名:Horsebean,Broadbean

藥理介紹

中華本草》:蠶豆

出處

出自《救荒本草》

拼音名

Cán Dòu

英文名

Broad bean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Vicia faba L.

別名

佛豆、胡豆、南豆、馬齒豆、豎豆、仙豆、寒豆、秬豆、灣豆、羅泛豆、夏豆、羅漢豆、川豆。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蠶豆的種子。

採收和儲藏

夏季果實成熟呈黑褐色時,拔取全株,曬乾,打下種子,揚淨後再曬乾。或鮮嫩時用。

原形態

蠶豆 越年或一年生草本,高30-180cm。莖直立,不分枝,無毛。偶數羽狀複葉;托葉大,半箭頭狀,邊緣白色膜質,具疏鋸齒,無毛,葉軸頂端具退化卷鬚;小葉2-6枚,葉片橢圓形或廣橢圓形至長形,長4-8cm,寬2.5-4cm,先端圓形或鈍,具細尖,基部楔形,全緣。總狀花序腋生或單生,總花梗極短;萼鍾狀,膜質,長約1.3cm,5裂,裂片披針形,上面2裂片稍短;花冠蝶形,白色,具紅紫色斑紋,旗瓣倒卵形,先端鈍,向基部漸狹,翼瓣橢圓形,先端圓,基部作耳狀三角形,一側有爪,龍骨瓣三角狀半圓形,有爪;雄蕊10,二體;子房無柄,無毛,花枝先端背部有一叢白色髯毛。莢果長圓形,肥厚,長5-10cm,寬約2cm。種子2-4顆,橢圓形,略扁平。花期3-4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通常栽培于田中或田岸旁。

資源分布

全國各地廣為栽培。

性狀

性狀鑑別 種子扁矩圓形,長1.2-1.5cm,直徑約1cm,厚7mm。種皮表面淺棕褐色,光滑,做有光澤,兩面凹陷;種臍位於較大端,褐色或黑褐色。質堅硬,內有子葉2枚,肥厚,黃色。氣微,味談,嚼之有豆腥氣。

化學成份

種子含卵磷脂(lecithin),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 inositol),半乳糖基甘油二酯(galactosyl diglyceride)和磷脂(phosphatide)。尚含膽鹼(choline),哌啶-2-酸(pipecolic acid),腐胺(putrescine),精味(spermidine),精胺(spermine),去甲精胺(norspermine),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巢菜鹼甙(cicine)和伴巢菜鹼甙(convicine)。根含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白樺脂醇(betulin),D-甘油酸(D-glyceric acid)和聚β-羥基丁酸(poly-β-hydroxybutyric acid)。

藥理作用

極少數人(男小孩較多)在食入蠶豆或吸入其花粉後,可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名蠶豆黃病 Favism),症狀有血色素尿、休克、乏力、眩暈、胃腸紊亂及尿膽素的排泄增加;更重者有蒼白、黃疸、嘔吐、腰痛、衰弱。一般吃生蠶豆後5-24小時後即發生,但有時食炒熟的也可發生。如系吸入其花粉,則發作更快。發生蠶豆黃病的原因,是少數人有一種先天性的生化缺陷,即其血細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因而其還原型的穀胱甘肽含量也很低,在巢菜鹼甙侵入後,可發生血細胞溶解。將巢菜鹼甙混於食物中(l%)飼餵大鼠或小雞可抑制其自然生長。有人還認為,除巢菜鹼甙外,蠶豆中還有其他因子也能引起類似的溶血作用。根含5羥-尿嘧啶,為一種代謝拮杭劑,並含有2,6-二胺嘌呤(DAP),可抑制乳酸桿菌,此種抑制可被腺甙所翻轉:上述物質可使骨髓耗竭,並傷害犬及大鼠結腸、空腸的上皮細胞,是一種致癌物質。 DAP之作用並非通過戊糖核酸(PNA),而是由於干擾了腺甙、胍的基本代謝功能所致。

性味

味甘;微辛;性平

歸經

脾;胃;心經

功能主治

  • 中華本草》:健脾利水;解毒消腫。主膈食;水腫;瘡毒
  • 全國中草藥匯編》:
  • 花:涼血止血,止帶降壓。主治咯血,吐血,便血,白帶,高血壓病。用量0.5~1兩。
    • 豆:健脾利濕。主治腳氣水腫。用量2~3兩。
      • 豆莢:斂瘡。主治天皰瘡,膿皰瘡,燒燙傷。外用炒炭研末,用麻油調敷患處。
        • 梗:止血止瀉。主治各種內出血,腹瀉。用量1兩,水煎服或乾粉1錢吞服,每日3次。
          • 葉:解毒。主治蛇咬傷。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患處。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或研末;或作食品。外用:適量,搗敷;或燒灰敷。

注意

本經逢原》: 性滯,中氣虛者食之,令人腹脹。

附方

  • 治膈食:蠶豆磨粉,紅糖調食。(《指南方》)
  • 治水脹,利水消腫:蟲胡豆一至八兩。燉黃牛肉服。不可與菠菜同用。(《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 治水腫:蠶豆二兩,冬瓜皮二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 治禿瘡:鮮蠶豆搗如泥,塗瘡上,干即換之。如無鮮者,用干豆以水泡胖,搗敷亦效。(《秘方集驗》)

各家論述

  • 《中藥大全》《蠶豆》中醫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