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蜂蜜凉粽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蜂蜜凉粽子

中文学名:蜂蜜凉粽子

蜂蜜凉粽子,是一种用箬叶(或竹叶、苇叶)将糯米包成三角锥体或其它形状的食品。或包有栗子、枣及其它佐味品。

粽子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南北朝时,粽子既可以在端午这天吃,也可以在夏至这天吃。

简介

蜂蜜凉粽子,是一种用箬叶(或竹叶、苇叶)将糯米包成三角锥体或其它形状的食品。或包有栗子、枣及其它佐味品。

粽子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南北朝时,粽子既可以在端午这天吃,也可以在夏至这天吃。西晋周处《风土记》

谓之:“角黍”,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中称粽子为“粘黍”。宗懔《荆楚岁时记》则说:“夏至日食粽”,根本未提端午。而“夏至”往往在五月中旬,

不一定在五日。南朝起,盛行包粽子以纪念卓越的诗人屈原。到了唐代,粽子瓤有多种果仁,其味比单纯黍米要好。

宋代有一种“艾香粽子”。陆放翁有句:“盘米共解青菰粽,衰甚将簪艾一枝”。指的就是这种粽子。元末明初,

出现了箬叶裹的粽子。到明弘治年间,已用芦苇叶作粽皮,且在瓤馅中加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大枣、核桃等。

这样,粽子就发展到有荤有素,有甜有咸了。至清乾隆年间,出现了箬叶裹粽,中放

火腿一大块的“火腿粽子”是西安、关中和陕南一带特有的流行夏令食品。始于唐代,是由唐代“烧

尾宴”上的“赐绯含香粽”演化而来的。蜂蜜凉粽子是在凉粽子上淋上蜂蜜而成,是一种理想的夏令食品。西安的蜂蜜凉粽子,

是历史最悠久的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具有凉甜芳香、沁人肺腑的特点。它全用糯米制成,无馅,煮熟后晾凉,形似菱角,

白莹如玉,清凉解暑。吃时用丝线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浆。吃起来筋软凉甜,芳香可口,沁人肺腑,别有风味。

风味食品

蜂蜜凉粽子,是西安、关中和陕南一带流行的夏令风味小吃。它与别的粽子不同,既不包馅,也不包粽叶,全用糯米制成,形似菱角,

白莹如玉,清凉解暑。吃时用丝线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浆。吃起来筋软凉甜,芳香可口。

粽子起源很早,相传与纪念屈原有关。蜂蜜凉粽子始于唐代,是由唐代“烧尾宴”上的“赐绯含香粽”演化而来的。是在凉粽子上淋上蜂蜜而成,是一种理想的夏令食品。具有凉甜芳香、沁人肺腑的特点。

陕西盛产蜂蜜,产量居全国第二,陕南和关中部分地方盛产糯米,制作蜂蜜凉粽子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蜂蜜和糯米,

营养丰富,还有许多食疗作用。因此,蜂蜜凉粽子在西安、关中和陕南,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夏令风味食品。

做法是将糯米先制作成粽子,无馅,煮熟后晾凉,待凉透后撒上蜂蜜、桂花酱即可食用。以其凉爽甘甜、沁人肺腑的风味特点而闻名三秦,是理想的夏令食品。

历史追溯

粽子,是一种用箬叶(或竹叶、苇叶)将糯米包成三角锥体或其它形状的食品。或包有栗子、枣及其它佐味品。

粽子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春秋时期粽子已然出现,裹成牛角状替牛来祭天,等到楚大夫投江的时候,粽子是有竹筒的外包装了,不过还是以菰叶、苇叶裹黍米的多。

南北朝时,粽子既可以在端午这天吃,也可以在夏至这天吃。西晋周处《风土记》谓之:“角黍”,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

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称粽子为“粘黍”。

宗懔《荆楚岁时记》则说:“夏至日食粽”,根本未提端午。而“夏至”往往在五月中旬,不一定在五日。

南朝起,盛行包粽子以纪念卓越的诗人屈原。到了唐代,粽子瓤有多种果仁,其味比单纯黍米要好。宋代有一种“艾香粽子”。

陆放翁有句:“盘米共解青菰粽,衰甚将簪艾一枝”。指的就是这种粽子。元末明初,出现了箬叶裹的粽子。到明弘治年间,

已用芦苇叶作粽皮,且在瓤馅中加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大枣、核桃等。这样,粽子就发展到有荤有素,

有甜有咸了。至清乾隆年间,出现了箬叶裹粽,中放火腿一大块的“火腿粽子”。

西安蜂蜜凉粽子,历史悠久。史籍中多有记述。在长安长大的唐代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中记载:“庚家粽子,白莹如玉”。

早在唐中宗年间,它就是当时盛行一时的“烧尾宴”上的一道佳肴。那时叫“赐绯含香粽子”(蜜淋)。

后来,长安城里也逐渐出现了专门经营这种粽子的店铺,而且制做这种粽子的技艺已相当高超了。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曾作诗赞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立团”。又据《岁时杂记》称:“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

有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又名九子粽)”。由此可见,远在盛唐时期,长安蜂蜜凉粽子已是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的著名食品了。

制作工艺

原料:糯米、粽叶、蜂蜜 准备工作:

1、糯米淘洗干净,用水浸泡24小时,在浸泡过程当中要换水4、5次;

2、粽叶和粽绳放水中泡8小时左右后,放入锅中煮一下(可起到杀菌的作用);

包粽子

取1张苇叶(有的叶子小,可以一次用2张或3张),对叠弯成漏斗状,底部的尖一定要收紧,不能有空隙;

加入糯米,铺满;然后将苇叶折起,包裹严实,依照两边粽叶的方向包成三角或四角粽子,用绳扎好。

煮粽子

锅中加足量的水(要完全没过粽子),大火煮开,放入粽子,水再次沸腾后转中小火煮一个半小时;

煮好后,捞出粽子,一个个摆放开,收干表面的水份;

煮熟后晾凉,待凉透后撒上蜂蜜、桂花酱即可食用。

操作提示

粽子要捆紧,以免在煮的时候松散开;

煮粽子一定要水开后再下锅,煮粽子的水要全部没过粽子,不然没有浸到水的部分会煮不熟。

食品特点

蜂蜜凉粽子的特点就在于:只用糯米包成,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其色洁白,其形娇美,其味甘甜。

凉粽子淋上蜂蜜即成,是理想的夏令食品。具有凉甜芳香、泌人肺腑的特点。

食品风味

蜂蜜凉粽是少见的冰凉甜粽子,炎热的天气吃到嘴里会觉得非常得舒爽哦。粽子的原料与平时吃的一样,只是没有枣子和其他果脯等馅料,全是上等香糯制成的实心粽子。

煮熟,凉透,卖家会为你利落地剥开外皮,用细绳拉锯成片状,叠在碗里,淋上枣花蜂蜜,或沾上玫瑰露,甜而不腻,入口回味悠悠。淡淡的米香混合玫瑰的清香,美味。

营养价值

粽子的原料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有益气健脾、主治下痢的功用。所以香甜嫩滑、油润不腻的粽子不仅吊人胃口,也是很好的食疗食补的最佳品。

健康提示

蜂蜜凉粽子主料为糯米,糯米难于消化,不宜一次食用过多。食用过多会增加肠胃负担,产生胃酸过多、腹胀等不适感。特别是老人和儿童,以及心血管病、胃肠道病、糖尿病患者更要少吃。

吃粽子最好搭配蔬菜和水果,以增加纤维质的摄取,使营养达到均衡。[1]

参考文献

  1. 蜂蜜凉粽子,搜狗, 2007-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