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血水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血水草 (学名:Eomecon chionantha Hance)[1]多年生草本花卉,根状茎横生,是罂粟科血水草属植物,折断后有鲜黄色汁液。叶全为基生叶;叶柄长约4厘米,肥脆多汁;叶片大,落纸质,阔心形,长7.5-15厘米,边缘有波状齿,背面微有白霜。春季开花;花茎直立,上部分枝,肥嫩,有黄色汁液;花白色。葫果长圆形。
分布中国安徽、浙江西南部、江西、福建北部和西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西南部、四川东部和东南部、贵州、云南(东北及东南部)。生长于海拔1400-1800米的林下、灌丛下或溪边、路旁。
全草入药,有毒。治劳伤咳嗽、跌打损伤、毒蛇咬伤、便血、痢疾等症。

简介

  • 中文名:血水草
  • 学名:Eomecon chionantha Hance
  • 别称:水黄连、广扁线、捆仙绳、鸡爪连、黄水芋、金腰带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罂粟目
  • 亚目:罂粟亚目
  • 科:罂粟科
  • 亚科:罂粟亚科
  • 族:白屈菜族
  • 属:血水草属
  • 种:血水草
  • 命名者及年代:Hance,1884

形态特征

叶全部基生,叶片心形或心状肾形,稀心状箭形,长5-26厘米,宽5-20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耳垂,边缘呈波状,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掌状脉5-7条,网脉细,明显;叶柄条形或狭条形,长10-30厘米,带蓝灰色,基部略扩大成狭鞘。多年生无毛草本,具红黄色液汁。根橙黄色,根茎匍匐。

花梗直立,花葶灰绿色略带紫红色,高20-40厘米,有3-5花,排列成聚伞状伞房花序;苞片和小苞片卵状披针形,长2-10毫米,先端渐尖,边缘薄膜质;长0.5-5厘米。花芽卵珠形,长约1厘米,先端渐尖;萼片长0.5-1厘米,无毛;花瓣倒卵形,长1-2.5厘米,宽0.7-1.8厘米,白色;花丝长5-7毫米,花药黄色, 长约3毫米;子房卵形或狭卵形,长0.5-1厘米,无毛,花柱长3-5毫米,柱头2裂,下延于花柱上。蒴果狭椭圆形,长约2厘米,宽约0.5厘米,花柱延长达1厘米(果未成熟)。花期3-6月,果期6-10月。

产地生境

分布中国安徽浙江西南部、江西福建北部和西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西南部、四川东部和东南部、贵州云南(东北及东南部)。生长于海拔1400-1800米的林下、灌丛下或溪边、路旁。喜较冷凉阴湿,低暖地区生长较少。土壤以疏松、肥沃而深厚的腐殖质土或夹沙土较好,可选较阴湿的林地生长。

繁殖方法

结合收获挖采根茎,选没有损伤和比较嫩的,分成单枝,贮放阴湿处备用。血水草用根茎繁殖。9-10月栽种。把林地里的小灌木砍去,翻土深16-20厘米,拣去树根,草根,软细整平,开133厘米宽的厢,厢上开横沟,沟心距约33厘米,深10-13厘米,每沟顺放根茎4-5根,盖土压紧,再盖细土与厢面乎。然后浇水,并在厢上盖枯枝落叶一层,保持湿润,以利出苗。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生长期中,每年出苗后,要及时扯草。冬季倒苗后,在厢面盖腐熟的枯枝落叶一层作追肥,也可以用堆肥或腐殖质土。收获后,未拣尽的根茎,又会出苗生长,加以适当管理,可以连续收获。

收获加工: 血水草栽后第二年起,在9月未倒苗时,割取地上部分。三至四年后,挖取根茎,除选留部分作种外,其余的洗去泥土,连同地上部分拣回,剔除杂质,晒干即成。血水草打捆或用篾包包装贮运,放干燥处,防受潮发霉。

主要价值

全草入药,有毒。治劳伤咳嗽、跌打损伤、毒蛇咬伤、便血、痢疾等症。

1、抗癌[2] 血水草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它能抵抗艾氏腹水癌,可以大大降低癌症的发病几率。

2、抗菌 血水草能起到抗菌的效果,它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发生,对人们身体的健康状态很有利。

3、清热解毒 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若是不小心被毒蛇咬伤,可以使用它来清除体内的蛇毒,效果十分显著。

4、其他功效 血水草还可以增强心肌运动,能促进分泌唾液,还能起到利尿的效果,有效缓解小便不通畅的病症。

参考文献

  1. 血水草. 百度百科. 2008-06-09. 
  2. https://www.huabaike.com/hyjk/18598.html. 花百科. 2018-08-13.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