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袁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袁真(?-370年),字贵诚。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江南“王谢袁萧”四大高门中的陈郡袁氏,东晋将领。

  • 建元元年,以寻阳太守跟随荆州刺史庾翼北伐中原[1],迁庐江太守、龙骧将军,官至假节、西中郎将、豫州刺史[2]
  • 太和四年,随大司马桓温北伐慕容𬀩,挫败于枋头。桓温归罪于袁真,袁真据寿阳反叛,交通慕容𬀩。慕容𬀩册封袁真为扬州刺史,封宣城公[3]
  • 太和五年,袁真卒于寿阳,其子袁瑾嗣位。[3]

基本信息

晋书
姓名    袁真 
字号    字贵诚
官职    扬州刺史     
爵位    宣城公     
出生地   陈郡阳夏
 出生日期  不详
逝世日期  370年
所处时代  东晋
主要成就  庐江太守 西中郎将 豫州刺史

人物生平

晋康帝建元元年,为寻阳太守,从荆州刺史庾翼北伐。翼卒未几,部将干瓒戴羲等作乱,杀将军曹据。翼长史江虨、司马朱焘、将军袁真等共诛之。[1]

晋穆帝永和六年,以庐江太守,攻打合肥,克之,执南蛮校尉桑坦,迁其百姓而还[4] 。十二年十一月,晋穆帝遣兼司空、散骑常侍车灌,龙骧将军袁真等持节如洛阳,修葺五陵。[2]

晋哀帝隆和元年二月辛未,以前锋监军、龙骧将军袁真为西中郎将、监护豫司并冀四州诸军事、豫州刺史,镇汝南,并假节。八月,西中郎将袁真进次汝南,运米五万斛以馈洛阳。十二月,庾希自下邳退镇山阳,袁真自汝南退镇寿阳。[2]

兴宁元年五月,加征西大将军桓温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假黄钺,复以西中郎将袁真都督司、冀、并三州诸军事。二年夏四月甲申,慕容𬀩遣其将李洪侵许昌,王师败绩于悬瓠,朱斌奔于淮南,朱辅退保彭城。桓温遣西中郎将袁真、江夏相刘岵等凿阳仪道以通运,桓温帅舟师次于合肥,慕容尘复屯许昌。[2]

晋废帝[2]太和四年夏四月庚戌,大司马桓温帅众伐慕容𬀩。秋七月辛卯,𬀩将慕容垂帅众距桓温,桓温击败之。九月戊寅,桓温裨将邓遐、朱序遇𬀩将傅末波于林渚,又大破之。戊子,桓温至枋头。先使袁真伐谯梁,开石门以通运。袁真讨谯梁皆平之,而不能开石门,军粮竭尽。丙申,以粮运不继,焚舟而归。辛丑,慕容垂追败桓温后军于襄邑。冬十月,大星西流,有声如雷。己巳,桓温收拾散卒,屯于山阳,损兵三万。桓温甚耻之,归罪于袁真,表废为庶人。豫州刺史袁真怨桓温诬己,据寿阳以自固,潜通慕容𬀩。 [5]

慕容𬀩遣其大鸿胪温统署袁真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淮南诸军事、征南大将军、领护南蛮校尉、扬州刺史,封宣城公,未至而袁真卒。[3]

太和五年,遣使免袁真为庶人[6]。春正月己亥,袁真子双之、爱之害梁国内史朱宪、汝南内史朱斌。二月癸酉,袁真死。陈郡太守朱辅立袁真之子袁瑾嗣事,为建威将军、豫州刺史,以固寿阳 ,求救于慕容𬀩。夏四月辛未,桓温部将竺瑶破袁瑾于武丘。秋七月癸酉朔,日有蚀之。八月癸丑,桓温击袁瑾于寿阳,败之。

六年春正月,苻坚遣将王鉴来援袁瑾,将军桓伊逆击,大破之。丁亥,桓温攻克寿阳,斩杀袁瑾。[2]

人物轶事

  • 陈郡袁真在豫州,送妓女阿薛,阿郭、阿马三人与桓宣武(桓温)。至经时,三人共出庭前观望,见一流星,直堕盆水中;薛郭二人更以瓢取,皆不得;阿马最后取星,正入瓢中;使饮之,即觉有妊,遂生桓玄。 [7]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