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西宁号驱逐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宁号驱逐舰(舷号:117,简称:西宁舰),是中国海军隶下的一艘导弹驱逐舰,属052D型驱逐舰。该舰是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新型导弹驱逐舰,集成了多种新型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高,隐身性能好,电磁兼容性强,主要担负编队指挥、区域防空、反潜和对海作战等使命任务。西宁号驱逐舰是中国海军第二艘以“西宁”命名的军舰,由大连造船厂建造,2014年8月26日下水,2017年1月22日服役[1]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国不久,海军基于国家现实经济和科技状况,奉行“空、潜、快”方针,即发展战斗机、潜艇、快艇,缺乏大型驱逐舰护卫舰。由于当时无建造千吨级以上作战舰只能力,因此只能通过购买旧舰。1953年6月4日,中国与苏联签订了六四协定,购买了四艘苏联老式的07型驱逐舰(中国编号:6607型,北约代号:鞍山),结束了中国驱逐舰零的历史,由此拉开了中国驱逐舰发展的序幕。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自行研制的051型驱逐舰(北约代号:旅大级)服役,与同时期世界主流水准驱逐舰比较,051型无论是装备水平、航电系统等各方面作战能力存在明显差距,在该级舰的服役过程中,还进行了大量改装,有的可搭载直升机,有的可发射新型反舰导弹,为新一代驱逐舰的设计建造打下了技术基础,为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累积了宝贵的经验和成果。

20世纪90年代,中国第二代052型驱逐舰(北约代号:旅沪级)和随后第三代051B型驱逐舰(北约代号:旅海级)又陆续服役。052型是中国第一种完全自行设计的现代化驱逐舰,为建造更先进的驱逐舰积累了经验。051B型是中国首艘超过5000吨排水量的水面战舰,并首次配备了国产超音速反舰导弹[2],奠定了新型驱逐舰大型化、远洋化的基础052型与051B型共建造了三艘,虽已经在驱逐舰造舰技术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是按照当时现代化标准衡量还有差距。受当时科技水平以及工业基础的限制,远未达到海军造舰现代化的目标,尤其是不能为舰队提供区域防空能力的问题。另外052型引进了很多西方国家标准的设备,也因禁运受到影响。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通过引进两艘俄罗斯956型驱逐舰(北约代号:现代级)以缓解舰队区域防空能力的问题,并利用引进俄制区域防导弹系统与配套的雷达系统装备自产的052B型驱逐舰(北约代号:旅洋I级),052B型为中国海军新一代防空驱逐舰的舰体作验证准备,舰上的对空侦测、导弹火控、防空导弹系统以及反潜声纳等主要次系统均与现代级相同,又有“中华现代”之称。

21世纪初,中国继续进行新一代驱逐舰的研发工作,中国江南造船厂的船台上四艘在建的军舰中,前两艘为052B型,在2002年中旬下水,而第三、第四艘则是新型驱逐舰,配备中国海军之前未使用过的相控阵系统以及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设计生产的新型封闭防空型导弹驱逐舰,由于沿袭了052B型的基本设计,因此被命名为052C型驱逐舰,并被誉为“中华神盾”舰,北约则称之为“旅洋-II级”(Luyang-II class)。之后中国海军以052C型为基础,继续发展了改良型多用途导弹驱逐舰,雷达、舰载武器配置与052C型有明显不同,即052D型驱逐舰,北约称之为“Luyang III”,即旅洋III级。

建造沿革

2006年后,中国上海江南造船厂搬迁到长兴岛的新厂区开始建造后续的052C型驱逐舰,并于2010年下旬开始陆续下水。第二批052C建造了四艘,随后长兴厂区继续建造的就是052D型。

2012年8月28日,052D型首舰下水。2014年3月21日,正式加入中国南海舰队服役,舰名“昆明”号。

2014年8月26日,052D型第5艘在中国大连造船厂下水。

服役历程

2017年1月22日上午10时,052D型西宁舰入列命名仪式,在北海舰队青岛某驱逐舰支队军港码头举行,标志着该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北海舰队司令员张文旦宣读入列命名命令,并为该舰授旗、颁发命名证书,实习舰长周明辉代表全舰官兵发言。中国海军第一代国产导弹驱逐舰108舰曾以西宁舰命名于2013年光荣退役。

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国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乘坐173长沙号驱逐舰检阅了各型舰艇,其中包括117西宁号驱逐舰。

2019年4月23日12时40分许,习近平来到青岛奥帆中心码头,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仪仗队,随后登上执行检阅任务的西宁舰。

视频

西宁号驱逐舰 相关视频

海上阅兵检阅舰“西宁号”:海军现役最新型的驱逐舰
新型导弹驱逐舰西宁舰入列海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