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西番莲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番莲科

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是堇菜目下的一个科。

有16属500 余种,中国有2属,包括栽培和逸生的约23种,产于西南和南部。生于海拔120-2500(-3000)米的路边,草坡或丛林中。

该科植物多为多年或一年生攀援草质或木质藤本,卷须腋生,少有直立和不具卷须。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西番莲科

门; 被子植物门

界; 植物界

目; 堇菜目

科; 西番莲科

拉丁学名; Passifloraceae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录

1分类地位

2种属分布

3形态特征

4应用

5亲缘关系

分类地位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分在堇菜目下,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列在新设立的金虎尾目下,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可以选择性地与王冠草科和时钟花科合并。

种属分布

该科植物有16属500 余种,如:西番莲属(Passiflora Linn. )、蒴莲属(Adenia Forsk. )等属,约3/4的种类产于美洲热带。中国有2属22种(包括引种栽培7种),产中南、华南、西南地区,以云南种类为最多,有2属,野生有12种,栽培和逸生4种计有16种。生于海拔100~2500(3000)米的路边、草坡或灌丛中。

形态特征

草质或木质藤本,稀为灌木或小乔木。腋生卷须卷曲。单叶、稀为复叶,互生或近对生,全缘或分裂,具柄,常有腺体,通常具托叶。聚伞花序腋生,有时退化仅存1-2花;通常有苞片1-3枚。花辐射对称,两性、单性、罕有杂性;萼片5枚,偶有3-8枚;花瓣5枚,稀3-8枚,罕有不存在;外副花冠与内副花冠型式多样,有时不存在;雄蕊4-5枚,偶有4-8枚或不定数;花药2室,纵裂;心皮3-5枚,子房上位,通常着生于雌雄蕊柄上,1室,侧膜胎座,具少数或多数倒生胚珠,花柱与心皮同数,柱头头状或肾形。果为浆果或蒴果,不开裂或室背开裂;种子数颗,种皮具网状小窝点;胚乳肉质,胚大,劲直。

应用

西番莲科的一些植物,其根、叶、果实均可入药,如三开瓢、杯叶西番莲等具有祛风清热、消炎止痛、活血散瘀、兴奋强壮的功效。西番莲和鸡蛋果原产南美洲及西印度群岛,中国引种作观赏植物,其花特大,直径达10厘米,俗称大丽花,花冠奇特,色彩鲜艳。鸡蛋果和一些大果种类常作水果或饮料。

亲缘关系

对西番莲科与其他科的亲缘关系,主要有两种见解:

①依据卷须、叶、花、种子以及具有大而宿存的珠心和明显的二层珠被等特征,与葫芦科有许多相似之处,据此推断,西番莲科可能通过钟花科(Achariaceae)与葫芦科有近缘关系。 [1]

②依据木材解剖学、孢粉学、形态学的特征以及植物化学的相似性,认为西番莲科通过Paropsieae这一过渡类群与大风子科有着比其他科更为紧密的亲缘关系。

参考文献

  1. 西番莲科(xī fān lián kē), 医学百科 ,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