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解放碑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解放碑街道

中文名: 解放碑街道

行政区类别: 街道

所属地区: 重庆市渝中区

地理位置: 渝中区东部

面 积: 1.1 km²

下辖地区: 9个社区

政府驻地: 新华路220号

电话区号: 023

邮政区码: 40001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解放碑

车牌代码: 渝A

人 口: 6.40万人(2011年末户籍总人口)

解放碑街道,隶属于重庆市渝中区,地处渝中区东部,东连朝天门街道,南接望龙门、南纪门街道,西邻七星岗、大溪沟街道,北滨嘉陵江,距渝中区政府1.2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千米,总面积1.1平方千米。

周成王十六年(前1027年),解放碑街道一带属江州;1962年7月,由解放碑公社改为解放碑街道

2011年,解放碑街道户籍总人口6.40万人。

截至2020年6月,解放碑街道下辖9个社区

街道办事处驻新华路220号。

2011年,解放碑街道财政总收入2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4.52亿元;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118.3亿元。[1]

建置沿革

周成王十六年(前1027年),属江州地。

战国后期,属江州县地。

南朝齐永明五年(487年),属垫江县地。

北朝北周保定元年(561年),撤销垫江县置巴县,境域属之。

民国十八年(1929年),重庆建市,境域属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重庆市第一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重庆市第二区。

1950年6月,属重庆市第一区。

1955年11月23日,第一区更名为市中区,境域属之,同年建立蹇家桥街道。

1958年2月,蹇家桥街道更名解放碑街道

1958年9月,临江门、大阳沟街道(全部)和桂花街、官井巷街道部分地区并入解放碑街道。

1960年3月,解放碑街道改为解放碑公社。

1962年7月,解放碑公社复为解放碑街道。

1963年,小什字街道和千厮门街道部分地区并入解放碑街道。

1986年8月,大阳沟街道并入解放碑街道。

1987年6月,临江门街道并入解放碑街道。

1995年,属渝中区。

2006年6月,较场口街道并入解放碑街道。

1996年,解放碑街道下辖莲花洞、罗家巷、临江门正街、兴隆台、柴湾、沧白路、九尺坎、铁板巷、民族巷、民族路、江家巷、临江路、戴家巷、夫子池、五四路、来龙巷、庆德里、新生市场、民权路、下小较场、依仁巷、白龙池、五一路、正阳街、公园路、上小较场、道冠井、自力巷、八一路、邹容路30个社区。

2006年,解放碑街道管辖原解放碑街道的奎星楼、临江门、邹容路、自力巷、公园路、正阳街、代家巷、沧白路8个社区和原较场口街道的中华路、新华路、和平路、鲁祖庙、莲花池、若瑟堂、大井巷7个社区,共15个社区。

2010年,解放碑街道下辖临江门、沧白路、邹容路、自力巷、公园路、较场口、民生路、莲花池、大井巷9个社区。

2011年,解放碑街道下辖临江门、沧白路、自力巷、公园路、较场口、莲花池、民生路、大井巷、邹容路9个社区;下设98个居民小组。

2015年初,解放碑街道管辖10个社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解放碑街道下辖9个社区

街道办事处驻新华路220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解放碑街道地处渝中区东部,东连朝天门街道,南接望龙门、南纪门街道,西邻七星岗、大溪沟街道,北滨嘉陵江,距渝中区政府1.2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千米,总面积1.1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解放碑街道户籍总人口6.40万人;另有流动人口10万人;户籍总人口中,男性3.12万人,占48.76%;女性3.28万人,占51.24%。2011年,解放碑街道人口出生率4.79‰,人口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长率0.0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8万人。

2011年,解放碑街道财政总收入24.6亿元,比2010年增长33.2%。

商贸

2008年,解放碑商贸中心区销售总额达330.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8.4亿元。

2011年末,解放碑街道有商业网点5000余个。解放碑中心商贸区集商贸、金融、购物、休闲、旅游、商务、餐饮、娱乐等综合功能于一体,有20多家营业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10余家;还有邮电通讯、娱乐、咨询、信息、技术服务等300多个行业经营网点。2011年,解放碑街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4.52亿元,比2010年增长21.83%。

金融

2011年,解放碑街道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118.3亿元,比2010年增长11.2%;年末存款余额为2006.9亿元,比2010年增长27.3%;各项贷款余额1712.3亿元,比2010年增长16.9%。

2011年末,解放碑街道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954人,专任教师61人;小学3所,在校生1835人,专任教师17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高中1所,在校生5085人,专任教师32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解放碑街道还有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重庆市聋哑学校等特殊学校。

文体事业

2011年末,解放碑街道街道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社区公共图书室9个,建筑面积360平方米,藏书2.7万册;还有网吧等娱乐设施;有重庆书城、重庆经典概念书城等大型书店。2011年末,解放碑街道有学校体育场3个,看台设座椅300张,每个社区都安装了健身器材。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解放碑街道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2个,其中有重医附属二院、重庆骨科医院、重庆中医院、牙科医院4所医院;有区级卫生院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4所。

社会保障

2011年,解放碑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204户,人数1759人,支出651万元,比2010年增长12.4%,月人均307元,比2010年增长4%;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38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8.36万元,比2010年增长32.53%;有社区服务设施9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个,社区服务站7个;“慈善爱心超市”接收社会捐赠资金4.86万元、物资折价0.484万元,比2010年增长27%。

交通

解放碑街道有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6号线交汇于境内;主干道有北区路、中华路、五一路、五四路等。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解放碑街道因人民解放纪念碑位于辖区内而得名。

文物古迹

解放碑街道主要古迹有东周巴蔓子墓遗址、人民解放纪念碑、红岩革命纪念馆、《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还有陪都时期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街道办事处、国民参政会旧址和“六五”隧道惨案遗址。

参考来源

专访解放碑街道党工委书记卫强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