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解洪元
圖片來自石塘网

解洪元[1],江苏镇江人,1915年生于上海,曾任上海市沪剧改进协会主任委员和上海市影剧工会沪剧分会主席、人民沪剧团副团长。1990年12月17日因病逝世。

解洪元
演员
国籍 波兰
出生 1915年
江苏镇江
逝世 1990年12月17日
职业 曲艺演员、上海市影剧工会沪剧分会主席、人民沪剧团副团长
代表作品 太子哭坟、雷雨

代表作品《罗汉钱》、《雷雨》、《蝴蝶夫人》、《巧遇记》、《芦荡火种》等。

目录

解洪元介绍

江苏镇江人,1915年生于上海,14岁在苏州拜京剧演员杨奎官为师,后到上海师从侯国廷学唱申曲。曾深受申曲名角夏福麟熏陶,三十年代初在杭嘉湖一带跑码头演出。1937年回沪上演根据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改编的《银宫惨史》,其设计的新腔《太子哭坟》风靡一时。此后相继受聘于文滨剧团、上海沪剧社。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上演改编自美国同名电影的《魂断蓝桥》,解洪元扮演男主角;之后又排演了《上海屋檐下》。1944年先后组建“洪元”、“中艺”、“上艺”等剧团,自编自演了《皆曰可杀》、《镀金少爷》等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新剧目,产生一定影响。1949年1月被《沪剧周刊》评为“沪剧皇帝”。1950年他与丁是娥组建“新上艺”,首先进行改制,成为民营公助的沪剧团体。

解放后,他曾先后在《罗汉钱》、《雷雨》、《蝴蝶夫人》、《巧遇记》、《芦荡火种》、《金沙江畔》和《星星之火》中扮演主要或重要角色。他戏路宽广,不论老少正反角色演得皆得心应手,他根据自己嗓音条件创造的解派唱腔宽洪醇厚、豪放壮美,深受观众喜爱。 他1953年加入民盟,于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上海解放,当选为上海沪剧界临时工作委员会常委会委员。次年,任戏曲改进学会沪剧分会主任委员。1952年,任上海沪剧团团长。饰演《罗汉钱》中的张木匠、《白毛女》中的杨白劳。1953年后历任上海人民沪剧团副团长、上海剧协理事。1990年因病逝世。

代表作

解洪元依据自身嗓音条件,创造了富有可塑性的宽洪醇厚的“解派”唱腔;再加以说白抑扬顿挫,动作节奏鲜明,从而形成了豪放壮美的表演风格。他所设计的人物主要唱段独具风格,如《董小宛》中的“金殿赞美”、《芦荡火种》中的“开方”、《巧遇记》中的“教育张启”等均脍炙人口。他的戏路极宽,不论老少、正反角色演来得心应手。他在《罗汉钱》、《雷雨》、《金沙江畔》、《星星之火》、《借黄糠》、《江姐》中的张木匠、周朴园、老班长、川村、李俊明、甫志高等人物,个个栩栩如生。

由于解洪元1974年后去人民沪剧团学馆当老师,1978年又因患声带癌而被切除了声带,所以文革后他只能遗憾的告别舞台。但是他悉心地指导青年演员,常以小纸条给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关心沪剧事业的发展。 上海电视台曾为他拍摄了《艺术生命“长春”》的资料片。

1990年12月17日,解洪元逝世[2],按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撒入了黄浦江

人物相册

沪剧《 借黄糠 》解洪元(左)
 
圖片來自新浪娱乐

 
圖片來自石塘网


视频

盘点沪剧皇帝解洪元老师精彩唱段


名家名段:沪剧解洪元与解派艺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