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许云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许云基

图片来自edu

许云基(1924年7月16日),台湾台中人,为原子核物理学家。在从台中一中毕业后,许云基曾赴日本内地的京都帝国大学工学部就读,并于战后转回国立台湾大学电机系并自该系毕业。

1947年,许云基成为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的助教,与戴运轨太田赖常等人一同于台大重建荒胜文策团队当年在台大制作、曾完成世界第二次人工撞击原子核实验的考克饶夫-瓦尔顿加速器,并成功于1948年完成了中华民国暨战后全亚洲首次人工撞击原子核实验。尔后,许云基接手了太田赖常主持的原子核物理实验室,并领导台籍技师们屡次改良该实验室之设备,使其成为1960年代亚洲最先进的原子核实验室。尔后,许云基由助教渐次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进而在1962年成为台大物理系的系主任。1985年,许云基从台大物理系退休,于1989年成为该系的名誉教授,并在2005年起率领重建原子核实验室成为台大物理文物厅

生平

早年

许云基于1924年生于日治台湾台中州大甲郡外埔庄,中学时期就读于台中一中。在从台中一中毕业后,许云基赴日本内地的京都帝国大学工学部就读,并在就读该校时期听过荒胜文策开设的课程,同时得知该校原子核实验室的木村毅一等人正从事的原子核实验。二战结束后,许云基从京都帝国大学电气系转至台大电机系就读,并于1947年夏天从该系毕业。在毕业前夕,许云基受到化学系助教张苕旭推荐前往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的原子核击破实验小组,该系副教授太田赖常并希望许云基能在毕业后第二天就来报到。但是许云基在毕业后却先回大甲家中休息了一段期间,并于该年9月底才返回台北,10月正式开始于台大物理系任职。为此,许云基受到了狠狠的一番责备。根据许仲平的说法,当时的许云基为人温和且谦虚,讲话时常无意地用一只手遮住口,直到晚年仍是如此。

任职台大物理系

许云基在1947年10月向太田赖常报到并成为该系助教后,太田赖常便安排许云基住到气象馆后面的红砖屋,先将该系之盖革计数器修好后,从抽真空学起尔后,许云基跟随戴运轨和太田赖常,与河田末吉协同台籍技师许玉钏、周木村、林松云等人重组荒胜文策等人当年在台大制作、曾完成世界第二次人工撞击原子核实验的考克饶夫-瓦尔顿加速器。为了得到充足的实验材料,他们除了向当时资源较丰富的化学系借取之外,也向中国广播电台台湾电力公司等单位要到了报废的真空管与大弹壳等物品作为其实验材料。

之后,他们的重组加速器计画在1946年10月开始进行,并于1948年5月13日下午8时35分以高速质子撞击,使其分裂成两个α粒子,完成了中华民国暨战后全亚洲首次人工撞击原子核实验。同年6月20日,他们重复进行实验,证明其结果具有再现性。为了保持进度,许云基在那段期间将新婚妻子寄托在大甲老家,并时常与太田赖常和许玉钏、林松云一同睡在实验室内过夜,醒过来后便继续工作[1][2]

该加速器目前被国立台湾大学校方展示于台大物理文物厅,即原物理学讲座原子核实验室。对于当年制作加速器的这段往事,许云基回忆道:“嘿!当时我们怎么有这么多力气?”而被问到当时会不会怕加速器漏电与辐射问题时,他则回答:怕死了,可是好像也没死。第一次实验打锂原子成功时,我们就用眼睛看。射线出来时,兴奋得不得了,什么也没挡。可是大家都活到七八十,好像也没事

1949年,由于太田赖常受到二二八事件的波及而被国民政府遣返日本,许云基接手了太田赖常主持的实验室。接著,许云基领导台籍技师们屡次改良原子核物理实验室。首先,他的团队制作威尔逊云雾室以观测α粒子轨迹,改良了太田赖常时期只能观察而无法记录其轨迹的缺点。接著,他们改造加速器以产生高能的中子,并提高原子核反应的层级,并利用氦-4反应产生14.1MeV的高能中子来研究其所引起的子核反应。许云基团队也将该加速器之离子源改装为无线电频段天线离子源,并为了进行离子溅射实验而将加速器彻底改装为重离子加速器。另外,他们的研究团队也使用以派热克斯玻璃烧杯和中广报废的高功率真空管电极改造而成的水银整流管制造重水。经过约一年的努力,他们成功制作出98%的重水。

1954年3月1日,美国在比基尼岛试爆氢弹,并造成该岛周围海域严重辐射污染,而在该处海域污染的鱼类也被运回台湾。为此,当时的台湾省渔会将那些鱼运至台大二号馆大厅,利用许云基团队自制之盖革计数器检测其放射性。另外在1960年代,许云基率领的团队开始自制碳-14侦测器,主要目的是了解二战后大气层核试验对台湾稻米辐射量的影响,结果他们发现台湾树木里的放射性碳含量比欧洲还高。在当时,该团队运用放射性碳定年法协助当时的考古人类学系作文物鉴定以及地质系作化石地层相关研究[3],为台湾当年唯一具备该技术之团队。而台湾长滨文化遗迹年代的测定,就是在这段期间由许云基带领的团队所完成的。他们并希望能运用该技术测量宇宙射线的变化。许云基团队的这些研究让台大物理系的原子核实验室成为1960年代亚洲最先进的原子核实验室,并发表了近三十篇论文。1961年,时任副教授的许云基获得国际原子能委员会的补助,前往日本东海村日本原子能研究所进行为期二年的专题研究。

在台大物理系任职期间,许云基经由一篇篇论文的累积,由助教渐次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进而在1962年10月起担任台大物理系的系主任[4]。1965年,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成立物理研究中心,许云基则和沃尔夫冈·克洛尔一同成为台大物理系于该中心的讲座教授。

晚年

1985年,许云基从台大物理系退休,并在1989年与沃尔夫冈·克洛尔一同成为台大物理系的名誉教授。在他退休后,由于原子核实验室空间不足,导致其加速器被迫拆解,但林松云和许玉钏二位技师因为不舍而将其零件四处分藏各处近二十年。

他们二人甚至将那些零件分藏在仓库、地下室、浴室天花板等处[5]。到了2004年,台大物理系决定重组该加速器,并在2005年起由许云基偕同林松云和许玉钏二位技师,一同率领重建原子核实验室成为台大物理文物厅,并于该年11月21日正式开幕。该次重建过程并被制成了纪录片《冲破原子核》。许云基总结三十八年的教职生涯:“很困难的时代,但大家很认真”。


参考文献

  1. 周华. 【对话春运】:92岁高龄台湾物理学家Hsu Yuin-Chi之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中国航空旅游网. 2014-02-13 [2015-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9) (Chinese (China)). 
  2. Template:Cite journal lua
  3. 台大物理系研究发展概况 (PDF). 时空 (台大物理系学生会). 1967, (5): 1–6 [2015-08-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8-21) (Chinese (Taiwan)). 
  4. 台大物理系 历届系主任. 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 2015-03-25 [2015-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2) (Chinese (Taiwan)). 
  5. 台大物理文物厅 原子核物理 人物历史. 台大物理文物厅. [2015-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4)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