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许禹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许禹生(1878年-1945年),字龙厚,武术家。山东省济南人。1912年发起成立北平体育研究社,担任副社长。

人物生平

1878年生于一个武术世家。从6岁起,他便在父兄的督促下习练查拳、潭腿等拳术,到13岁时,便掌握了查拳一至十路、潭腿一至十二路。20岁那年,恭请河北沧州的刘德宽先生至家中传艺。刘先生住满三个月时,确信许禹生人品、文化、功底均为可心之才,才开始教他六合门拳械与奇门兵器“吕布方天画戟”。每天传艺达6个小时,直至4年后刘先生离开许家。就在许禹生24岁那年,有山东济南府的一位赵姓查拳名家投贴拜访。许禹生与其交手,结果是三胜二负。自此许声名鹊起,各地好手个个心动技痒,都以赴北京找许禹生比试一番为快,许禹生的家中成了武术行家相互交流的场所。在各路访客中,既有清廷的当差护卫,也有镖局的镖师和拳把式教师,甚至还有绿林好汉。在他们的交流中,许禹生也受益匪浅。只要谁擅长的技艺有独特性、实战性突出,就想方设法讨教。他多次见到太极大家..

民国时期任教育部专科系主事,为雪“东亚病夫”之耻,建议在学校设置国术课,以增强青少年体质,并成立体育学校,首次将武术列入学科考试科目。1912年11月,禹生邀集北平武术界著名人士吴鉴泉、赵鑫洲、耿诚信、郭志云、葛罄吾、纪子修、恒寿山等创办北平体育研究社。社长由市长兼任,他任副社长[1]。该社以“普及武术运动、研究武术理论和拳史、培养武术人材、达到强民报国”为宏旨。

京师各校渐向该社聘请教员,教授武术,一时形成北平各校延聘武术教师的一种风气。1916年,又由许禹生倡导,作为该社的附设机构成立了北平体育讲习所[2],除自任课外,还延聘吴鉴泉、杨健侯、杨少侯、杨澄甫、孙禄堂、刘恩绶、张忠元、佟连吉、姜登撰、纪子修、刘彩臣等任教。讲习所以培养大、中、小学校武术师资为目标,其术科以国技为主,包括徒手和器械。徒手包括太极、形意、八卦、少林等各类拳术,以及长拳短打、擒拿格斗诸术;器械包括刀、枪、剑、棍、钩、锏、戟等。

视频

许禹生 相关视频

少林十二式 许禹生 民国23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