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诸暨县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属浙江省中北部,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临义乌。诸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越国故地、西施故里,诸暨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所,秦王政二十五年,设诸暨县,属会稽郡。诸暨是於越文化的发祥地。昔有钱塘名区之繁盛。中国百强县市。浙江省首批科技强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第7位,是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诸暨市在2013福布斯中国最富有的10个县级市排名第2位。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是中国大陆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区域面积2311平方公里,下辖5个街道、17个镇和1个乡,常住人口在115万左右,是浙江省城乡体系规划和新型城市化"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环杭州湾城市群大城市培育对象。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超5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61.3%。[1]

目录

历史沿革

诸暨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所,秦王政二十五年,设诸暨县,属会稽郡。远在新石器时期,境内的次坞、东白湖、陈宅、璜山和浣东等地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越王曾先后在境内的埤中、大部、勾乘等地建都,诸暨是於越文化的发祥地。

1989年9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诸暨县,设立诸暨市。

改革开放给暨阳大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农村第一步经济改革的成功,到“四个轮子”一起转,到工业立市,到抓块状经济升级、抓大企业大集团培植,到创新创业、富民惠民、建设和谐新诸暨,处处彰显诸暨市(县)委政府与时俱进、科学施政的轨迹。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诸暨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城乡面貌沧桑巨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一个日新月异的杭州湾新兴中等城市展示在历史的版图上。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6月,诸暨市辖5个街道,17个镇和1个乡:暨阳街道、浣东街道、陶朱街道、大唐街道、暨南街道、应店街镇次坞镇店口镇姚江镇山下湖镇枫桥镇赵家镇马剑镇五泄镇牌头镇同山镇安华镇璜山镇陈宅镇浬浦镇岭北镇东白湖镇;东和乡。[2]

自然地理

诸暨位于浙江省中部,与绍兴、杭州萧山区,嵊州,义乌、东阳,浦江等7个县市区接壤,总面积2318平方公里(全省第8位),辖28个镇乡(街道),106万人口(全省第7位)。诸暨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2.9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56.4%,中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诸暨成功创建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考核验收。诸暨交通便利,浙赣铁路、杭金公路和杭金衢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诸暨地形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1989年9月撤县设市。诸暨历来俊贤咸集,人才辈出,古代有西施、王冕、杨维桢、陈洪绶、良价等名人,现代有俞秀松、张秋人、宣侠父等中共早期革命家,当代有赵忠尧、金善宝、毛汉礼等著名科学家。

诸暨民营经济发达,块状特色明显,共有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企业10万余家,形成了15大重点块状产业,其中五金管业、袜业、织布业年产值超过200亿元。2019年实现生产总值1312.36亿元,增长7.5%;财政总收入142.03亿元,增长3.1%;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7600元、39400元,增长8.0%和9.4%。居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14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16位,全面小康指数排名居全国县级市第12位[4]。入选“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被评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成为“中国香榧之都”。

诸暨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珍珠之乡”、“中国袜业之乡”、“中国无公害茶叶之乡”、“中国名品衬衫之”、“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艺术之”和“浙江省建筑之都”。诸暨2013福布斯中国最富十大县级市。

位置

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钱塘江流域中段,介于东经119°53′~120°32′,北纬29°21′~29°59′之间。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界义乌--金华,区域面积2311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24个镇乡,常住人口在150万左右。

地形地貌

全境处于浙东南、浙西北丘陵山区两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由东部会稽山低山丘陵、西部龙门山低山丘陵、中部浦阳江河谷盆地和北部河网平原组成。四周群山环抱,地势由南向北渐次倾斜,形成北向开口通道式断陷盆地。境内东、西部为低山丘陵,富有林木、矿藏。东部会稽山脉,主峰东白山太白尖海拔1194.6米,为境内最高峰;西部龙门山脉,主峰三界尖海拔1015.2米,为境西部最高峰。中部为河谷盆地,多沃土良田,北部为河网平原,水资源充沛。浦阳江纵贯南北,境内干流长67.6公里,东西8条支流呈叶脉形展开。[3]

经济发展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10.7亿元,同比增长10.1%;财政总收入92.6亿元,增长15.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6亿元,增长15%;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11.1亿元,增长2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2亿元,增长1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107元,增长11.9%和12%。

2014年,生产总值980.48亿元,财政总收入109.54亿元,综合实力位居浙江省十强。

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27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1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亿元。

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实施“五个十大”项目龙头示范工程,举办百只工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新上千万元产业项目600个,引进总部经济和回归经济项目77个,完成政府性投资136.1亿元、工业性投资235.2亿元、商贸服务业投资110.8亿元、农业投资10.9亿元。统筹安排9亿元政策资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集聚区一期项目落地、二期启动建设,店口解放湖高新园区框架拉开,牌头环保产业园成为省首个环保产业示范园区。新兴产业投资、产值分别占工业的37.3%和27.2%,成为省首批工业强市建设试点县市。商贸城、影视城、大学城等“六城”同建,西施故里文化游、五泄山水游等“六游”同推,城市夜经济、电子商务逐渐兴起,服务业比重提高到38.3%。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业“两区”建设成效显著,新增设施农业2.3万亩。建筑业产值超1200亿元,房地产业稳步发展。有序实施熔铸、电镀、砖瓦行业专项整治,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检查。推进品牌大市和质量强市建设,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八连冠。

城乡面貌日趋改善

编制大城市规划和城东新城发展规划,顺利平稳完成城东新城80万平方米房屋征收,市民公园开园,人防档案馆建成使用,诸暨大剧院、规划科技馆和一批企业总部大楼稳步推进。城西新城配套进一步完善,汽车城初具规模,公交西站建成运行,新亭埠码头启动建设。旧城改造进展顺利,绢纺厂区完成拆迁,路网建设、街景立面改造、“一江两岸”亮化有序实施。新增公共停车位7088个,拆除违法建设5万平方米,“五乱”整治取得初步成效。“智慧安居”逐步实施,被列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新人民医院、新浣纱初中和城东、城西幼儿园建成启用,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诸暨技师学院呈现整体形象。城市三环线东南段启动建设、西北段抓紧报批,03省道东复线主线基本贯通。永宁湖工程完成移民动迁。第二污水处理厂和一批环保工程加快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和甬绍金衢成品油管道建成投用。店口小城市、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东白湖、香榧森林公园美丽乡村景观区基本建成,城乡统筹步伐进一步加快。

民生事业稳步发展

全年财政民生支出42.2亿元,增长20.4%,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5.7%。自来水进村入户三年行动计划、保障房建设、村村建邮站等十方面便民惠民实事圆满完成。成功举办第五届西施文化节、第八届珍珠节、第八届市运会和第六届全民健身节。“我们的文化”系列活动深受欢迎,“我们的价值观”等文明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全面启用数字电视。平稳实施“阳光招生”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和基本药物制度。完成新农合与社保并轨,引进高层次人才245名。认捐第三期慈善冠名基金14.6亿元,落实殡葬惠民政策。开展食品药品大整治,成为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市。实施打防控综合治理,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积极化解信访矛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4]

自然气候

气候

市境地处浙中内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较多,光照充足,年温差大于同纬度邻县,小气候差距显著,具有典型的丘陵山地气候特征。气温年平均为16.3℃,常年平均降水量约1373.6毫米,降水日年均约158.3天,相对湿度约82%,日照年均约1887.6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5%。

土地资源

境内土壤有88个土种,以丘陵山地红壤和河谷平原水稻土为主。

植物资源

境内植被属浙皖山区青冈苦储林培栽植被区、天目山古田丘陵山地植被片。

矿产资源

境内矿藏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有30余个。金、银、铅、锌、铜、铀、钼、萤石、大理石等,多分布于南部,石煤、石灰石、锰、磷、钾等多分布于西北部,高岭土、石墨、地开石、白云石、黄沙等分布境内各处。有石煤、石灰石矿带各6条,黄金矿带3条,为浙江省有色金属及建材矿产主要产地。

旅游景区

五泄风景区

在诸暨市西30公里群山之中。所谓“泄”,就是瀑布之意。

瀑从五泄山巅的崇崖峻壁间飞流而下,折为五级,总称“五泄溪”。五泄风景区位于诸暨市郊西北约20公里处,素有“小雁荡”之称。离杭州仅80公里,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泄有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的五泄湖,四季如春的桃源,飞瀑撼人的东源和幽雅深邃的西源等四大景区。五泄,即为五个瀑布,这边的人称瀑布为泄。

西施故里

西施故里旅游区依浣纱江逶迤排开,绵延数里,蔚为壮观。

中国历代名媛馆、范蠡祠、民俗馆、郑氏宗祠、购物一条街等等在此次第而列,而沉鱼落雁、东施效颦等典故,也将在景区内找到实物,可供游客体验;休闲茶楼、品牌咖啡、特色小食等正在纷纷入驻,游艇等项目也在引进当中。

西施故里旅游区是绍兴地区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目标以西施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风情,将本区域建设成为一处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游览设施健全、经济效益良好、具有时代活力的风景游览胜地。

西施殿

西施殿在诸暨市城南苎萝山下,浣纱江畔。为纪念越女西施而建。西施、姓施、名夷光,自幼承母亲浣纱之业,所以,又称浣纱女。西施献于吴王,吴王从此沉湎于酒色,越国却上下一心,励精图治。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打败吴国,后人为纪念这位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绝代佳人,苎萝山下修建了西施殿。明代,西施殿已具相当规模。现在的西施殿于1990年重建,占地5000平方米,由门楼、西施殿、古越台、郑旦亭、碑廊、红粉池、沉鱼池、先贤阁等景点组成。

范蠡祠

范蠡祠主要以范蠡军事政治才能和商业才能及生平业绩为主要展示内容、以其它相关人文故事为衬托。全部建筑由范蠡祠及财神庙、魁星阁、三星庙(暂用名)等相关建筑组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正殿内塑高3.5米范蠡全身铜像一座,铜像背后墙面用木条仿竹简形式,再现《史记》中记载范蠡故事的精彩篇章,所有立柱均镶嵌楹联。殿外左右两侧建长廊两条,陈列与范蠡生平业绩相关的诗碑,并以彩绘壁画等形式,生动介绍范蠡卓越的军事、政治和经商才能。其它辅建筑依相应位置而建,错落有致,相关塑像如:比干、赵公明、关公及福、禄、寿三星均以民间传说的形象为依据,或坐或立,神态各异。范蠡祠共有塑像8座,除范蠡全身铜像外,其余均采取民间传统的贴金彩绘相结合的形式。

东白湖生态旅游区

东白湖生态旅游区由东白湖、东白山、西岩瀑布、斯氏古民建筑群等景点组成,山水秀美,风光旖旎,尤以斯氏古民建筑群闻名于世,建于清嘉庆年间,整个建筑群以14个单体建筑组成,最大达12500平方米,至今保存完好。以建筑恢宏,构思巧妙,三雕(木雕、石雕、砖雕)精湛而闻名,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斗岩风景区

斗岩风景区为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自然风光以奇峰险岩、怪石幽洞、茂林清泉著称,有斗岩大佛、千佛山、金井龙潭、白云禅院、西黄岩等景点。

汤江岩景区

汤江岩景区是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点,是中国青少户外拓展运动基地,景区三面青山一面湖,由汤江岩、虎洞山、灵屏寺、五指山、安华湖等主要景点构成,有着“岩高百丈,奇险历落,无山不崖、无崖不石,无石不洞,无洞不穿”的美妙。

旅游指南

最佳旅游时间

夏秋之际最佳。此时气候温和湿润,境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美食

诸暨的餐厅美食都和西施搭上点边,有西施团圆饼、西施豆腐、西施舌、西施故里鲜虾饼等等。西施团圆饼诸暨五洩江畔的乡村中,多少年来一直流传着一种很有特色的美味点心——西施团圆饼。它以纯正精细的面粉或荞麦粉作皮子,用山地土产香脆萝卜、青葱、香椒与鲜猪肉拌和为馅,手工包制而成的一种扁圆饼子。以文火煎烤而食,其味爽而不腻,辣而不重,又香又鲜,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购物

诸暨的特产有板栗、香榧、珍珠、茶叶、银杏。专业市场有华东国际珠宝城(诸暨珍珠市场),位于诸暨市山下湖镇中心。此外,诸暨市大唐镇是驰名中外的中国袜业之乡。

交通

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40公里,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300公里,且均有高速公路直达。

诸暨汽车站有通往上海、绍兴、杭州等地的长途车,诸暨与绍兴汽车西站每隔15分钟对开一班中巴,其中直达快客票价19元。诸暨与杭州汽车东站之间每天有快客对开。

市区交通

57里旅游专线车经火车站往返于西施故里与五洩,距离18公里,15分钟一班,6.5元/人。

58路旅游专线往返于火车站与牌头镇,途径斗岩,15分钟一班,6元/人。

1路、113路车经火车站通达西施故里。

市区的士起步价:8元/3公里。

历史文化

历史

诸暨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所,秦王政二十五年,设诸暨县,属会稽郡。远在新石器时期,境内的次坞、东白湖、陈宅、璜山和浣东等地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越王曾先后在境内的埤中、大部、勾乘等地建都,诸暨是於越文化的发祥地。

春秋时,越国先后建都于境内埠中、大部、色乘等地,诸暨是於越文化的发祥地。吴越之争中,越王勾践曾以境内勾乘山为休养生息、图谋复国之所。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县,属会稽郡,历代未废,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县(市)之一,是中国于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西汉时,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东汉建武初,复原名。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分部分地入丰安、汉宁二县。三国吴时,改汉宁为吴宁。  

西晋属会稽郡。东晋属会稽国。南朝复属会稽郡。  

隋文帝开皇中,属吴州。九年(公元589年),吴宁县废,原诸暨地复归诸暨。大业中,仍属会稽郡。

唐时,属会稽郡及越州。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划诸暨、会稽部分地置永兴县。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复分诸暨县之吴宁故地入东阳县。光启三年(公元887年),诸暨改称暨阳。五代属吴越国越州东府。吴越王天宝三年(公元910年),复名诸暨。宋初,属两浙东路越州。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属绍兴府。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分东北10乡置义安县,治今枫桥。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废义安,其地复入诸暨。元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绍兴路。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为诸暨州。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改名诸全州。二十六年,降州为县,仍复旧名。明、清时,均属绍兴府。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直属浙江省。民国3年省下设道,诸暨属会稽道。16年废道,直属浙江省。民国24年9月至37年4月,属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区;37年4月至38年,属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6日诸暨解放,至6月22日,诸暨属中共萧绍诸杭临时委员会管辖。6月13日~11月16日,归第十专署管辖。其后,诸暨属绍兴专区。1952年1月,绍兴专区撤销,直属浙江省。1953年2月,划归金华专区。1957年9月,划归宁波专区。1964年9月,复属绍兴专区。1968年5月,属绍兴地区。1983年7月起,属绍兴市。198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诸暨县,设立诸暨市,由绍兴市代管。

文化

诸暨人才辈出,古有雄才大略的允常、勾践,绝代佳人西施、郑旦,佛教曹洞宗鼻祖良价,梅竹宗师王冕,文坛奇才杨维桢,画苑巨擘陈洪绶;今有赵忠尧、金善宝、斯行健等一批科技英才。诸暨文物古迹众多,到目前为止,共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6处,其中省级以上保护单位4处,新建的诸暨博物馆的内存文物,为诸暨悠久历史的缩影。[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