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谨小慎微

谨小慎微
jǐn xiǎo shèn wēi

近义词谨言慎行

反义词粗心大意

出 处 :《淮南子·人间训

体 裁成语

释 义 :过分小心谨慎,

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谨小慎微汉语成语,拼音为jǐn xiǎo shèn wēi,意思是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1]

目录

成语解释

谨、慎:小心,慎重;小、微:细小的事,指微小的事物。对待细微的事情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待人处世非常审慎拘谨。

成语辨析

(一)谨小慎微和“小心翼翼”;都形容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但谨小慎微是指一种态度;有时也指作风和性格;虽然也有“十分小心;一点也不敢疏忽”的意思;但多指对细小事情过分小心;“小心翼翼”着重表现一种情态;一般形容“十分小心;一点也不敢疏忽”的动作、行动。

(二)谨小慎微和“小心谨慎”;都形容“十分小心;不敢疏忽”。有时可通用。但谨小慎微多指细小的事情过分小心;畏首畏尾;常用作贬义;“小心谨慎”多用于形容认真、仔细、不马虎的态度。

成语出处

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2]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过分小心。

近义词:谨言慎行小心翼翼小心谨慎胆小如鼠

反义词:胆大妄为粗心大意粗枝大叶[3]

【歇后语】: 瓷器店里捉老鼠

示例

梁启超《论 * 宗教改革》:“而自宋以后,儒者以束身寡过谨小慎微为宗旨,遂至流为乡愿一派,坐视国家之危亡,生民之疾苦,而不以动其心。”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而且这种批评一发展,党内精神完全集注到小的缺点方面,人人变成了谨小慎微的君子,就会忘记党的政治任务,这是很大的危险。”亦作“敬小慎微”。

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故为人君者,谨本详始,敬小慎微,志如死灰,形如委衣,安精养神,寂寞无为。”亦作“慎小谨微”。

明史·章懋传》:“古帝王慎小谨微,必矜细行者,正以欲不可纵,渐不可长也。”

其生平无不谨小慎微,事事得其所处。 ★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4]

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可巧抚台是个守旧人,有点糊里糊涂的;而且一向是谨小慎微,属员给他一个禀帖,他要从第一行人家的官衔、名字,‘谨禀大人阁下敬禀者’读起,一直读到‘某年月日’为止。”

谨小慎微,办不了大事。

陈登科风雷》1部11章:“朱锡坤在上级面前,一向是谨小慎微的。”

词语分解

谨小的解释 谓虽细微末节亦慎重对待。 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一:“跋扈之徒,事事放恣;本朝前辈,虽官尊尤谨小:可以此观人度量。”

慎微的解释 谨慎及于细微之处。《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汉书·董仲舒传》:“故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外文翻译

英语 proper ; meticulous to a tault

日语翻译:〈成〉小心翼々とした.细かいことを気にかけすぎてびくびくする.

俄语翻译: осторожничать <чрезмерно осторожный>

其他翻译: <德语>ǎngstlich und übervorsichtig

参考文献

  1. 谨小慎微  .汉典[引用日期2014-10-02]
  2. 谨小慎微介绍_历史知识_词典网 《官场现形记》五六回:“可巧抚台是个守旧人,有点糊里糊涂的;而且一向是谨小慎微,属员给他一个禀帖,他要从第一行人家的官衔、名字,‘谨禀大人阁下敬禀者’...
  3. 谨小慎微  .汉辞网[引用日期2014-11-15]
  4. 谨小慎微的出处及用法 - 成语词典 - 词典网 谨、慎:小心,慎重;小、微:细小。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成语...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谨小慎微成语 查询。 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