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贾振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贾振元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出生 1963年7月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贾振元,男,1963年7月生,1985年10月入党,1990年7月参加工作,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

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

人物简介

贾振元,男,1963年7月生1980年09月-1984年08月大连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专业,本科生;1984年09月-1987年01月大连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专业, 硕士生;1987年02月-1990年07月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专业,博士生;1990年07月-1992年10月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讲师;1992年10月-1996年08月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1996年08月- 至今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1999年09月-2001年05月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教授、副院长;2001年08月-至今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2001年05月-2003年03月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教授、党委书记;1995年10月-1996年02月日本中央大学理工学部访问学者;2002年02月-2003年03月美国密西根大学机械工程系客座教授;2006年10月-2006年11月德国达姆斯塔特等大学访问学者;2003年03月-2010年04月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教授、院长;2010年04月- 至今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教授、部长;

人物成就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学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计划)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08年)[2]、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2014年、2005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辽宁省青年科技奖、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大连市专利金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辽宁省首批领军人才、大连市突出贡献专家、大连市首批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教改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3]、大连市优秀专家和大连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作为带头人获 "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

人物履历

1980.09-1984.08 大连工学院机械系本科生,学士学位

1984.09-1990.07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系硕士博士连读生,博士学位

1990.07-1992.10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系讲师

1992.10-1996.08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系副教授

1996.08-1999.08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1999.08-2001.07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

2001.07-2002. 01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党委书记、副院长

2002.02-2003. 03 美国密西根大学机械工程系 访问教授

2003.05-2010.09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院长

2015.04-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社会兼职

科技部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专家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会评专家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自动化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副理事长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编委会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报》编委会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编委

教学情况

教学项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本科

《先进制造技术》 硕士

《现代机械工程进展》 博士

贾振元

硕博导师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精密测量与控制

功能材料及其传感器与执行器

学术科研

研究方向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精密测量与控制

功能材料及其传感器与执行器

数控技术

科研项目

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款项目、重点基金、面上项目、863项目

预研项目、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等。

代表论文

[1]Zhenyuan Jia, Lingxuan Zhang, Fuji Wang, and Wei Liu. A New Method for Discharge State Prediction

of Micro-EDM Using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ASME: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 132(1): 014501-1-6 (SCI EI)

[2]Jia Zhen-yuan, Ma Jian-wei, Wang Fu-ji. Hybrid of simulated annealing and SVM for hydraulic valve

characteristics prediction.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1,38(7): 8030-803 (SCI EI)

[3]Jia Zhen-Yuan, Liu Hui-Fang, Wang Fu-Ji. Research on a novel force sensor based on giant

magnetostrictive material and its model.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1,509(5): 1760-1767 (SCI

EI)

[4]Zhenyuan Jia, Bangguo Wang, Wei Liu, Yuwen Sun. An improved image acquiring method for machine

vision measurement of hot formed parts.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0, 210(2): 267

271 (SCI EI)

[5]Zhengyuan Jia, Shenglin, Wei Liu. Measurement method of six-axis load sharing based on the Stewart

platform. Measurement. 2010, 43(3): 329-335. (SCI EI)

[6]Zhenyuan Jia, Jianwei Ma, Fuji Wang, and Wei Liu. Characteristics forecasting of hydraulic valve based

on grey correlation and ANFI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0, 37(2): 1250-1255. (SCI EI)

[7]Zhenyuan Jia, Xiaohong Lu, Fuji Wang, and Wei Liu. Research on the Key Technology of a Testing

System of Piezomagnetic Force Transducer. 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 2009, 37(6): 556-565. (SCI

EI)

[8]Jia Zhenyuan, Zheng Xinyi, Wang Fuji. A progressive mapping method for classifying the discharging

states in micro-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Technology, 2011,56(1-4):

197-204.(SCI EI)

[9]Zhenyuan Jia, Jianwei Ma, Fuji Wang, Wei Liu. Characteristics prediction method of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 based on rough set and 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e system.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Edition), 2010, 23(2): 200-208. (SCI EI)

[10]Jia Zhenyuan, Lu Xiaohong. Data sampling and processing for contact free-form surface scan-tracking

measur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0,46(1-4): 237-251. (SCI

EI)

贾振元

获奖情况

工作成果(奖励、专利等)

曾获奖励情况:

[1] 2014年,关联面形约束的大型复杂曲面加工技术与装备,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2013年,航空航天C/E复合材料低损伤高效加工技术与应用,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2013年,大型C/E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关键技术及其工艺装备,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4]2013年,关联面形约束的大型复杂曲面加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5]2008年,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6]2005年,压电石英现代测试理论、方法、系列化新型测量仪及其应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7]2012年,长输管线压缩机组,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8]2007年,导弹天线罩粘接和强度筛选技术与设备,教育部科技发明奖一等奖。

[9]2007年,硬脆材料复杂曲面天线罩精密修磨技术与设备,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0]2000年,齿轮定量冷精挤加工技术,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1]2002年,D83活塞环仿形车床凸轮型线技术,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2]2001年,齿轮定量冷精挤加工技术,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13]2001年,天线罩几何厚度及外廓形测量仪,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4]2003年,D83活塞环仿形车床凸轮型线技术,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5]2005年,齿轮定量冷精挤加工技术,大连市专利金奖。

[16]2014年,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计划)

[17]2013年,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

[18]2008年,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9]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2003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

[21]2003年,获辽宁省青年科技奖

[22]2004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3]2004年,入选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

[24]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5]2007年,获全国优秀教师

[26]2007年,大连市优秀专家

[27]2010年,获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28]2010年,入选辽宁省首批领军人才

[29]2010年,入选大连市突出贡献专家

[30]2011年,获辽宁省教学名师

[31]2012年,入选大连市首批领军人才

[32]2006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

视频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贾振元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2018-01-08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