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赵彦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赵彦深
北齐重臣

别 名 :赵隐

自 称 :南阳宛人

官   职 :司空\司徒

爵 位 :宜阳王

追 赠 :齐州刺史、尚书左仆射、司空

出 生 地 :南阳宛县

出生时间 :507年

逝世时间 :576年

所处时代 :北齐

主要成就 :北齐丞相

赵彦深(507-576年),字彦深,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人。北齐重臣。[1]

  • 秉性聪敏,善于书计,初为尚书令司马子如贱客,供其写书。
  • 子如善其无误,用为书令史,高欢补为功曹参军,文翰多出其手,号为敏给。
  • 文宣帝嗣位,仍典机密,进爵为侯。天保初,累迁秘书监。河清元年,进爵安乐郡公,迁尚书左仆射、齐州大中正、监修国史,迁尚书令,加特进,封宜阳郡王。[1]
  • 武平二年,拜司空,为祖珽所离间,出为西兖州刺史。四年,征为司空,转司徒。
  • 武平七年卒,时年七十,赠使持节、都督齐兖南青诸军事、齐州刺史、尚书左仆射、司空。[1]

人物生平

赵彦深,[2]自称是南阳宛人。他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对母亲十分孝顺。十岁时,曾经探望司徒崔光,崔光对宾客们说:“古代人看眼睛就能知晓一个人,这个孩子将来前程一定远大。”赵彦深天性聪明敏捷,善于书写和计算,安闲乐道,不乱交朋友,向来为人们所叹服。每天拂晓时,他就起来打扫门外.不让别人看见,已经成为一个习惯。

刚开始时,赵彦深是尚书令司马子如的一个地位低微的宾客,替他干些书写之事。神武帝高欢在晋阳时,索求二史之职,司马子如推举赵彦深。赵彦深就被征补为大丞相功曹参军,专门掌管国家机密大事。文章词句大多出自他的笔下,人们常称他聪明伶俐。高欢每次对司徒孙腾说:“赵彦深小心恭敬、谨慎,万古之人很难和他相比。

等到高欢死时,秘不发丧。高澄担心河南有变,要自己亲自去巡抚,于是就把宫中的事委托给赵彦深,转迁为大行台都宫郎中。临出发时,高澄握着赵彦深的手,哭泣着说:“母弟族的事情都托付给你,很幸运有像你这样的人。”后来,宫廷内外一片宁静,靠的全是赵彦深的力量。等到高澄从河南返回发丧,对赵彦深大加褒扬和赞美,于是,翻开郡县簿籍,选封赵彦深为安国县伯。出征颖川,引水攻城,城墙即将被水淹没,而西魏大将王思政仍想死战。高澄命令赵彦深一人入城劝降王思政,当天颖川城就投降,赵彦深拉着王思政的手走出城门。

文宣帝高洋即位,赵彦深仍掌管国家机密,并进爵为侯。天保初年, 升至秘书监。冈为忠诚和谨慎,文宣帝每次到郊外祭庙时,都令赵彦深兼任太仆卿,骑马陪着皇帝。转升大司农。文宣帝有时外出巡游,赵彦深就辅佐太子,对后宫之事了解很深。——文宣帝下诏慰劳和劝勉他,征他为 中,仍典掌机密。河清元年,进爵为安乐公, 次升迁至尚书左仆射、齐州大中正、监国史,又升尚书令,作为特殊的升迁,被封为宣阳王。武平二年,拜为司空,因被祖珽离间,出任西兖州刺史。四年,征为司空,转升司徒。武平七年六月,因暴病而死,享年七十岁。

赵彦深经历几个帝王,经常参与国家重久决策。温柔谨慎,喜怒不形于色。从皇建以来,帝王对他的礼节日益隆重,每次召见,就坐在皇帝的床上,皇帝常称他的宫号而不直叫其名。凡是各种选举,他总要先加铨选,然后确定,提拔和奖励人物,都是以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为先,行为轻薄的人,根本就不提及。

孝昭帝高演已经执掌朝政,群臣多次劝他即位,而只有赵彦深不进言。孝昭帝曾经对王唏说:“如果说许多人都称天下有归,为什么不见赵彦深有话。”王唏把这话告诉了赵彦深,他迫不得已,向高演陈请了自己的意见。赵彦深在当时就是如此地被看重。他常常说话谦逊,内心恭敬,接人待物从没有骄傲过,因而有时在京或外调,离开后又返回。 北齐的宰相能善始善终的,只有赵彦深一个人。

人物评价

  • 崔光:古人观眸子以知人,此人当必远至。
  • 高欢:彦深小心恭慎,旷古绝伦。
  • 阳休之:将涉千里,杀骐驎而策蹇驴,可悲之甚也

史书记载

《北齐书·赵彦深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