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赵阳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赵阳升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赵阳升,男,1955年12月生,山西太原人,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山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

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3]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国科学院院士

外文名称----Yangsheng Zhao

出生日期----1955年12月

出生地点----山西太原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项

毕业院校----太原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同济大学

研究方向----采矿工程与工程力学

人物经历

1982年,山西矿业学院(今太原理工大学)委托太原重型机械学院(今太原科技大学 )培养,工程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6年,阜新矿业学院(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2年,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教学工作

一直从事采矿工程与工程力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讲授多门研究生课程,已培养博士三十余名,获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科研成果

先后主持和主要参加完成了16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在《中国科学》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Int.J.Rock.Mech.& Min.Sci》 《Applied Math.Modelling》 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30多篇,SCI收录19篇,EI收录109篇,获得发明专利16项。

主攻岩体变形与渗流耦合作用的理论与工程应用课题,发明"盐类矿床群井致裂控制水溶开采方法",该项目获得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在国内外建立了第一个岩体变形与气体渗流的耦合教学模型及其解法。构筑了岩体固-流耦合新兴边缘学科的理论体系,并揭示出三个物性参数规律。

发明了盐类矿床群井致裂控制水溶开采方法,使易溶和难溶两大类盐矿开采实现了重大科技革新。发明了水力割缝强化低渗透煤层瓦斯抽 放技术与成套装备,已用于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可望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与煤层气开采的重大技术难题。

赵阳升

来自 山西日报 的图片

撰写出版了第一本系统论述岩体固流耦合理论与方法的专著《矿山岩石流体力学》。

1996年至2000年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块裂介质岩体固流耦合理论及其应用》,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 果。

2010年出 版专著《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作用及其工程响应》,正带领团队成员,在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作用理论,低渗透煤层瓦斯抽放、承压水上采煤、矿井重大灾害预测与援救等广泛的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深层次的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

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6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学术兼职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国家小组成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山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

研究方向

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作用

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作用是由固体力学、渗流力学、传热传质学、物理化学、反应理论等众多学科与多门工程科学相互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当前一个极富理论内涵又有广泛的工程应用领域的极为活跃的学科之一。赵阳升教授及其学术团队二十年来,深入研究了多种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作用的试验方法,实验设备 和新的物理规律;提出了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作用的物理机理与理论架构;结合资源,能源开发与岩土工程建设,深入研究提出了固液耦合、固气耦合、固流热耦合、 固流热传质耦合等各类问题的控制工程与数值解法和工程响应规律,提出了溶浸采矿、煤层气和地热开采、煤矿水害防治等工程领域的新工艺与新发明。于2010 年出版了73万字的《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作用及其工程响应》的学术专著。

盐类矿床水溶开采方法

该项目发明了群井控制压裂技术;群井控制溶采方法;难溶盐矿的压力浸泡溶采方法四项新技术,构成了盐类矿床群井致裂控制水溶开采方法的系统发明。该项发明与 国内外现行单井油垫和双井连通的水溶开采方法相比,回采率高、成本低、效率高;特别对于难溶盐矿,由安全、环保的地面开采取代了原有的地下开采,实现了采矿方法的革命性变革。本项发明应用于南风集团运城地下芒硝矿和四川同庆难溶钙芒硝矿,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奥灰水突水预测与带压开采方法

奥陶纪巨型灰岩岩溶水上采煤日益成为普遍的煤矿开采的重大技术难题,赵阳升团队先后提出了基于多含水层水力联系的区域性带压开采突水监控理论、监控软件和技术,提出了带压开采分段后退式开采布局方法,已在屯留煤矿和赵庄煤矿工业实施。

原位注热开采油页岩油气的方法

油页岩原位开采油气的技术是国际届研究的热点,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从2004年开始,持续进行试验与理论研究,发明了"对流加热油页岩开采油气的方 法",该方法通过地面布置与施工群井,钻井进入油页岩层,选择注热井和生产井,将过热蒸气沿注热井注入 油页岩层加热,使油页岩层中的干酪根热分解后形成油气,通过低温蒸气或水携带油气从生产井排至地面。生产井采出的蒸气、水、原油、石油气及天然气混合物, 采用物理方法分离。这是很有工业前景的技术方案。

水力割缝技术与装备

我国煤层普遍属于低渗透煤层,瓦斯极难抽取。赵阳升团队经历的20余年的探索,在大量煤体渗透性实验和煤层瓦斯流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力割缝改造低 渗透煤层,提高瓦斯抽放效率的成套技术。自主研发了包括水力钻孔与割缝、伺服定向控制、连续钢管等一批高科技成果在内的水力割缝强化低渗透煤层瓦斯抽放与 煤层气开采的成套技术与装备。该项目已获得12项发明专利。在潞安屯留煤矿和阳泉开元煤矿取得工业试验成功。

出版专著

1.《矿山岩石流体力学》;

赵阳升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2.《有限元方法及其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3.《高温岩体地热开发导论》;

4.《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作用及其工程响应》。

获奖及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奖

盐类矿床群井致裂控制水溶开采方法及其应用,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获奖人员是赵阳升、梁卫国、杨栋、胡耀青、康殿海、冯增朝

低渗透煤层高压水力割缝强化瓦斯抽采成套技术与装备 ,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奖人员是赵阳升(太原理工大学),冯增朝(太原理工大学),肖亚宁(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宗旭(太原理工大学),秦清平(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吕兆兴(太原理工大学)

其他荣誉

1993年,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1993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全国优秀教师。

1997年,促进劳动科技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者。

2001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8年,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21年6月,被授予山西省"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视频

山西省阳曲县赵阳升当选院士 2019年12月8日发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