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越南通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越南史略》(lang-viViệt Nam Sử Lược),又译作《越南通史》,越南史书,由越南法属时代的历史学家陈仲金(又译作陈重金,1882年-1953年)于1917年初,用越南语写成。

关于中文译名

该书的越南语写法是「langviViệt Nam Sử Lược」,因而翻译成《越南史略》是正确无疑的[1]。而由戴可来翻译的北京商务印书馆版,则将译名改为《越南通史》。原因是「避免与三联书店1958年出版的明峥的《越南史略》相混淆,根据全书内容及其所附的法文译名(Histoire du Việt-Nam),译作《越南通史》。」[2]

时代背景

  • 从政治上而言,陈仲金撰写《越南史略》时,越南正处于殖民地时代,虽然阮朝皇帝仍然存在,但实质上已与亡国无异。陈仲金热切盼望国人能掌握历史,为国家开创未来。他说:「今天,越南国的命运仍掌握在法国人的手中,将来是好是坏未可卜知。但国人须知:大凡一个国家的生存进化,是在于国人的意志,忍耐和努力。因此,我们必须尽力学习,坚定信心,那麽将来还是大有希望的。」[3]于是,便将国家前途寄託在修史工作上。
  • 另外,陈仲金希望用越南国语字写成本国历史,以利于普及。当时越南国语字开始受广泛应用,但以越南国语字撰写的越南史书郄缺如。陈仲金认为这一现像与传统越南文献由汉文(文言文)书写有关,并且极不利于越南人学习越南史,「由于自古以来自己没有国文,终生只借助于他人的文书、他人的文字而学,甚麽事受人家感化,而自身无任何特色,形成像俗话所说『嫌裡媚外』的那种状况。」[4]既然在陈仲金处身的时代,「国语」文字已经面世,他便乐于採用来撰修本国史。

编撰过程

史料取材

编撰此书时,陈仲金努力翻检和搜集法文记载以及散见于野史的材料,然后屏弃其荒诞不经之说而编出此书。[5]

陈仲金的历史观点

陈仲金强调,「历史乃为国人所共有,绝非某家某姓之私」[6],因而对各个历史时代、人物、思想,都力图按照事实加以公平的评价。例如有关阮朝开国君主阮福映的死敌──西山朝是「正统」抑或「僭伪」这个历史地位问题,陈仲金认为「若以公理而论,则光中帝阮惠是一位可与丁先皇黎太祖媲美的君王,西山阮朝也是像丁朝黎朝一样的正统王朝。」[7]

内容

《越南史略》分成五卷,内容分别是《上古时代》、《北属时代》、《自主时代(统一时期)》、《自主时代(南北纷争时期)》及《近今时代》。

史料价值

《越南史略》用简明扼要的篇幅,描述了纷匀複杂的数千年越南历史,后世学者对它的评价相当高。陈荆和就对它作这样的评价:

「以实证主义与科学之方法为准则,除历朝之政治、征战外,官制、丁田、学制也概略说明,更将有问题之处加以短评以供读者参考。总之,此书以客观之立场,可以信赖之史实,用越南文字写成的最早之越南通史,在越南史学上具有划时代之意义。」。[9]

参考文献

引用

  1. 南风杂志》第卅九期<越南史略出版>:近日教授兼学政清查职陈仲金先生有出版越南史略一部。
  2. 《越南史略》戴可来「译者的话」,第3页。
  3. 陈仲金《越南史略·总结》,第425页。
  4. 陈仲金《越南史略·序》,第2页。
  5. 陈仲金《越南史略·序》,第4页。
  6. 陈仲金《越南史略·序》,第4页。
  7. 陈仲金《越南史略·第四卷·第十一章》,第272页。
  8. 陈仲金《越南史略·序》,第2-4页。
  9. 《越南史略》戴可来「译者的话」,第4-5页。

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