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过目不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过目不忘,汉语成语,拼音是guò mù bù wàng,意思是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出自《晋书•苻融载记》。

成语出处

《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育,过目不忘。"

成语辨析

【近义词】过目成诵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公~,真天下奇才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资治通鉴•卷一百》:"融好文学,明辩过人,耳闻则诵,过目不忘,力敌百夫,善骑射击刺,少有令誉。"

它想用魅力和令人过目不忘的外表打动你。

成语故事

苻融(?-383年),字博休,略阳临渭(今甘肃天水市东)人,前秦王苻坚之弟,封阳平公。

公元383年,苻坚大举攻晋,苻融统兵二十五万为先锋,攻陷寿阳(今安徽寿县)。淝水决战时,马倒被杀。

苻融少时,聪明颖悟,一次一个老妇人傍晚时遇强盗,过路人替老妇人抓住强盗,盗贼反咬一口。老妇人因为天黑看不清楚,分辨不出,只好找苻融决断。苻融对

他们二人说:"你二人一块走,先出凤阳门者不是强盗。"等他们回来,苻融厉声对后出门者说:"你是强盗,为何要诬诌好人。" [1]

名人轶事

苻融记忆力极强,听一遍就能把所听的东西背诵下来,看过一遍的东西,就永远不会忘记。汉魏时王粲博闻强记,所以人们都把苻融比作王粲。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张松去许都求见曹操,曹操见张松矮小,相貌又丑,便有意冷落他,边洗足边接见,使张松憋了一肚子气。次日,曹操掌库主簿杨修拿出曹操新著兵书《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意欲显示曹操的才华。

张松看了一遍即记了下来,故意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无名氏所作。”杨修不信,张松说:“如不信,我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说:“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一样?”认为自己的书没有新意,就让人把那本书烧了。其实曹操上了张松的大当:张松用他惊人的记忆力,把整部《孟德新书》硬是背了下来。

古今中外,类似张松这样过目不忘的大有人在。我国东汉时的思想家王充,年轻时看书,“一见即能诵忆”。三国魏时的王粲,能“过目不忘”。有一次,他与朋友们看了路边的一块碑文,朋友们有意要考他一下,叫他把刚看过的很长的碑文背诵出来,他果然背得一字不差。

唐朝有个学士叫常敬忠,10多岁时已经把五经背得滚瓜烂熟。有一次,唐玄宗叫人对他进行考试,拿出一本非常罕见的万言书,要他阅读10遍后背诵出来。结果,常敬忠读到第七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唐朝还有个崔涓,刚到杭州做刺史时,为了熟悉衙门中的书吏、差役等人的姓名,便命每人以纸一幅,用大字写上自己的姓名,缚于襟上。他看过一遍后,好几百个书吏、差役,便都能直呼其名。

1983年,我国首届民间文学一等奖的获得者是一位66岁的老人,他就是《玛纳斯》的歌手朱素甫•玛玛依。《玛纳斯》是我国柯尔克孜族流传的一部英雄史诗,有25万行诗句。可是,朱素甫•玛玛依却能完整地背诵出来。

欧洲核研究中心一位荷兰的程序设计专家克莱因,也是个记忆高手。他能记住100×100以下的乘法表,1000×1000以下的平方根,150以下数字的对数值,而且能记到小数点后面第十四位。此人还能记住历史上任何一天是星期几。 [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