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過目不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過目不忘,漢語成語,拼音是guò mù bù wàng,意思是看過就不忘記,形容記憶力非常強。出自《晉書•苻融載記》。

成語出處

《晉書•苻融載記》:"耳聞則育,過目不忘。"

成語辨析

【近義詞】過目成誦

成語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例

公~,真天下奇才也!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資治通鑑•卷一百》:"融好文學,明辯過人,耳聞則誦,過目不忘,力敵百夫,善騎射擊刺,少有令譽。"

它想用魅力和令人過目不忘的外表打動你。

成語故事

苻融(?-383年),字博休,略陽臨渭(今甘肅天水市東)人,前秦王苻堅之弟,封陽平公。

公元383年,苻堅大舉攻晉,苻融統兵二十五萬為先鋒,攻陷壽陽(今安徽壽縣)。淝水決戰時,馬倒被殺。

苻融少時,聰明穎悟,一次一個老婦人傍晚時遇強盜,過路人替老婦人抓住強盜,盜賊反咬一口。老婦人因為天黑看不清楚,分辨不出,只好找苻融決斷。苻融對

他們二人說:"你二人一塊走,先出鳳陽門者不是強盜。"等他們回來,苻融厲聲對後出門者說:"你是強盜,為何要誣謅好人。" [1]

名人軼事

苻融記憶力極強,聽一遍就能把所聽的東西背誦下來,看過一遍的東西,就永遠不會忘記。漢魏時王粲博聞強記,所以人們都把苻融比作王粲。

《三國演義》第六十回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張松去許都求見曹操,曹操見張松矮小,相貌又丑,便有意冷落他,邊洗足邊接見,使張松憋了一肚子氣。次日,曹操掌庫主簿楊修拿出曹操新著兵書《孟德新書》給張松看,意欲顯示曹操的才華。

張松看了一遍即記了下來,故意笑曰:「此書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誦,何為新書?此是戰國無名氏所作。」楊修不信,張松說:「如不信,我試誦之。」遂將《孟德新書》從頭至尾朗誦一遍,並無一字差錯。楊修大驚,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說:「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一樣?」認為自己的書沒有新意,就讓人把那本書燒了。其實曹操上了張松的大當:張松用他驚人的記憶力,把整部《孟德新書》硬是背了下來。

古今中外,類似張松這樣過目不忘的大有人在。我國東漢時的思想家王充,年輕時看書,「一見即能誦憶」。三國魏時的王粲,能「過目不忘」。有一次,他與朋友們看了路邊的一塊碑文,朋友們有意要考他一下,叫他把剛看過的很長的碑文背誦出來,他果然背得一字不差。

唐朝有個學士叫常敬忠,10多歲時已經把五經背得滾瓜爛熟。有一次,唐玄宗叫人對他進行考試,拿出一本非常罕見的萬言書,要他閱讀10遍後背誦出來。結果,常敬忠讀到第七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了出來。

唐朝還有個崔涓,剛到杭州做刺史時,為了熟悉衙門中的書吏、差役等人的姓名,便命每人以紙一幅,用大字寫上自己的姓名,縛於襟上。他看過一遍後,好幾百個書吏、差役,便都能直呼其名。

1983年,我國首屆民間文學一等獎的獲得者是一位66歲的老人,他就是《瑪納斯》的歌手朱素甫•瑪瑪依。《瑪納斯》是我國柯爾克孜族流傳的一部英雄史詩,有25萬行詩句。可是,朱素甫•瑪瑪依卻能完整地背誦出來。

歐洲核研究中心一位荷蘭的程序設計專家克萊因,也是個記憶高手。他能記住100×100以下的乘法表,1000×1000以下的平方根,150以下數字的對數值,而且能記到小數點後面第十四位。此人還能記住歷史上任何一天是星期幾。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