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始建于2002年,2012年更名为教育科学学院。学院下设心理学[1],学前教育,教育学,小学教育四个本科专业和1个学前教育高职专科,本科生规模800人。学院办学条件优质,基础设施完善,为办学提供充分保障。目前学院共有20个实验、实训室,其中包括心理学实验室12个:心理学基础实验室,多功能网络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团训室,心理沙盘室,心理咨询室。脑科学实验室,心理宣泄室,行为观察室、脑波体感室,心理学应用人才培养综合实训平台。学前教育和小教专业实训室13个:电子钢琴室2个,电子琴室,奥尔夫和蒙台梭利音乐教育实训室、儿童科学教育实训室、学前儿童游戏开发实训室、手工实训室、教师技能实训室2个、舞蹈室、美术实训室、学前儿童保育实训室,数字化教学改革平台、实践教学基地充足,完全能够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几年来,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本着保证实践活动对口、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原则,先后同通化地区幼儿园,小学,中学,部队,公安等40余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互助合作关系,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教师团队

学院有一支年轻、富有活力,积极向上,敬业爱岗的优秀师资团队。学院在职教师共计35人,兼职外籍教授1人。高级职称教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31.25%,硕士学位以及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4.37%(其中包括硕士和在读博士6人)此外,学院还有高素质的稳定的外聘教师预备团队22人。学院有1名教师是“长白山技能名师”,两位教师是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一个教学团队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学科专业

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走在学校学科建设的前列,取得显著成效,教育学成为通化师范学院申硕重点建设学科。学院学科建设平台6个: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教育学、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边远山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吉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校级建设学科——心理学、校级研究所——心理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教师科学研究能力、研究水平快速提升。三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完成省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30余项,主持完成校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教科研论文近100篇,其中核心期刊及以上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五部,获省级以上教科研奖励近20余项。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为学校的重点专业,心理学专业和教育学专业做列为学校为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重点推动发展专业。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成果显著。学院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教师教育)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优秀课程1门,校级优秀课程6门。

近年来,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教育科学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质朴敬业,砥砺前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学院先后荣获吉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三育人"先进集体,教学研究突出贡献集体,创业就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年度学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学院5次被评为学校先进教学院部。

“十三五”期间,教育科学学院决心继续大力推进改革,践行科学发展观[2],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群策群力,力争使办学层次迈上新台阶。

视频

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相关视频

通化师范学院分院宣传片
通化师范学院宣传片2016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