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道德观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道德观念

来自 360娱乐网 的图片

道德观念道德主观方面反映历史上变化着和发展着的道德关系,即人们在道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与一般的反映不同。它包含特殊的道德论证,反映的并不只是行为的本身,而是包含着行为的品格和价值。

其形成不仅意味着人们要了解社会上公认的道德行为准则是什么,而且更意味着人们对它们的承认,即切实体会到它们的正确性,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从而才能用来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它使人们的道德行为变成了真正的自觉行为,保证了人们在是非善恶之间能够进行正确的选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道德观念 [1]

外文名称 moral idea

释义 道德的主观方面

方式 道德论证

目的 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起指导作用

属性 道德意识

分类 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

含义

道德含义

正确注解:道是天地万物,道是规律,是真理是秩序是法则,就是自然规律。是自然本有的规律,不是发明创造。德是通达规律,是符合真理,是顺守秩序,是遵循法则,按照规律去生活。按照人性恪守人伦本分,按照人道天道去生活叫德。

它指善与恶、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它是道德意识最基本的形式,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起指导作用。

道德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贯串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它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并与法一起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有时专指道德品质或道德行为。

观念

①思想意识:破除旧的传统~。 ②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时指表象)。

培养过程

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实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作用

规范作为当然之则,具有普遍的、无人格的特点:它并非内在或限定于特定个体,而是外在并超越于不同的个体。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规范与个体及其意识彼此悬隔。无论是外在规范的实际作用,抑或内在意识的活动过程,都可以看到二者的相互制约。从中国哲学的视域看,规范可以视为"理"的具体形态,人的意识则属"心"之域,从而,规范与内在意识之间的互动,同时涉及"心"与"理"的交互作用。如前所述,规范系统的发生、存在都离不开入,其作用也基于人的接受、认同、选择。与人的意愿、态度、立场相联系,对规范的接受、认同、选择内在地涉及人的意识过程及精神话动或精神形态。接受、认同以理解为前提,后者不仅是指了解规范的具体规定、要求,而且包括对规范的必要性、正当性的判断;选择则出于人的意愿,当规范与人的意愿相冲突时,即使其意义得到了充分的理解,也往往难以担保它在实践中被遵循。这里的理解、认同、接受、选择,等等,都同时展开于意识过程,并包含心理的规定。

中外相同点

中外谚语表现出的道德规范是一样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英语中的A lazy youth, a lousy age.(少年懒惰,晚年糟糕)相对应。"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和英语中的A useful trade is a mine of gold.(有用的手艺是一座金矿)呼应。

英语谚语中表示节俭的,有Labour overcomes all things.(勤劳压倒一切。)Thrift is philosopher's stone.(节俭是点金石。)Frugality is the mother of liberality.(节俭是慷慨之母。)等等。而在汉语中表示节俭的成语谚语就更多了,这里不一一举例。

·例 如,与"谦受益,满招损"对应的英文中有"Humility often gains more than pride."。与"人贵自知之明"相对应的有"He is not wise that is not wise for himself.(不自知者是不智的)"。另外汉语中有不少谚语对妄想在行家门前班门弄斧的人加以讽刺的,如"孔子面前读经书","关公面前耍大刀",英语中也有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决不要想教鱼如何游泳)。

·中 英谚语对于名誉的重要性都各自珍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愿折骨头,不愿败名声"。Take away my good name and take away my life.(取我好名声等于取我生命--有点侠客剑士"剑在人在,剑毁人亡"的意味)。·Faith moves a mountain.(忠诚移山)和The cross on the breast and the devil in the heart.(十字架挂胸前,魔鬼在心中)是分别表示诚实意思的褒贬两种谚语。汉语里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和"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与之对应。这里需要注意一点,西方谚语中的诚实是对主("十字架")的忠诚,而汉语中则提倡的是"仁义道德"。这也算是宗教和儒对西方和东方文化影响的印记。留心的话,在后面许多方面谚语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或多或少这样的痕迹。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