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邱东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丘东平(1910年5月16日-1941年7月28日 ),现代作家,原名丘谭月,号席珍广东海丰人。他的作品具有七月派作家的现实主义风格,充满对生活的苦难和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1]

丘东平,1910年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梅陇马福兰村农商之家,其少年时代是在大革命的风潮激荡中度过的,求学期间即热衷于社会活动,曾参加由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起义,起义失败后亡命香港九龙一带,做过渔贩、水手以及当地天主教会报纸的校对,并开始向当地报刊投稿。

1924年考进海丰县立陆安师范,翌年入干训班学习,结业后参加农运和青年团工作,主编出版团的刊物《海丰青年》。1926年任今汕尾市海丰县农民自卫军大队秘书,1927年参加武装起义并加入共产党,建立苏维埃政权后任东江特委书记彭湃的秘书。

根据海陆丰农民革命的斗争生活,丘东平写了第一篇作品《通讯员》,在1932年10月《文学月刊》发表,引起文坛注意,周扬在编辑后记中肯定该文是篇很动人的故事。 1934年鲁迅茅盾应美国友人伊罗生所托,在选编中国作家短篇小说集《草鞋脚》一书时收入《通讯员》,对东平及其创作给予了很高评价 [2]

--终生成就-- 1941年春,在江苏盐城成立鲁迅艺术学院华东分院,刘少奇兼任院长,丘东平为教导主任。同年成立苏北文艺界协会,丘东平任理事。教务之暇,努力创作,写完《茅山下》前五章,先出单行本。是年夏,日军疯狂扫荡熬埠区,军部决定疏散,鲁艺分院化整为零,师生派往地方政权和武装队伍参加战斗。7月23日傍晚,丘东平等3位领导率师生200余人,从盐城东北向西南一带移动,翌晨在北秦庄遭日军袭击,丘东平在掩护教师和学员冲出火力网时,以身殉国。年31岁。

参考资料

  1. 王 鹏. 战地作家丘东平:生命短暂 文学长存. www.chinawriter.com.cn. 2012-12-07 [2019-04-19]. 
  2. 桂林文化城大全: 文学卷. 小说分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