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郑成功

移除 6,438 位元組, 5 年前
中華民國
日本存在[[小中華思想]]且深受[[水戶學]]影響,而[[水戶學]]基於明朝遺臣[[朱舜水]]影響,使得日本史更重視[[大義名分]]論而發展為尊皇論。《[[大日本史]]》即是其扼要之精神依歸。無論[[明治維新]]思想,亦或今日歷代天皇系譜,無一不受《大日本史》思想之沾染。在此思想體系下,對於明朝遺臣鄭成功一生從事反清復明的功過,日人[[四方赤良]]評為:忠義空傳國姓爺,終看[[韃靼]]奪中華([[韃靼]]本蒙古一[[部落]],為明朝中後葉時的外患,明朝時的漢人,通稱住在[[長城]]以北的[[蒙古人]]和[[女真人]]為韃靼)。
 
=== 中華民國 ===
[[File:Kinmen_Koxinga_Shrine.JPG|thumb|300px|金門的延平郡王祠]]
 
要了解戰後中华民国政府對鄭成功的評價,可觀察擔任「[[民族英雄]]鄭成功祭典」主祭者的變化。此一始於1946年由台南市政府主辦的活動,起初由台南市長主祭,1963年之後由行政院派內政部部長擔任主祭官,升格為中樞祭典;2017年,行政院尊重社會各界多元聲音,回復由地方首長,即[[台南市市長]]主祭。<ref>〈[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096519 打破54年慣例 中樞不再主祭鄭成功]〉 </ref>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由[[國民政府]]派遣來臺宣撫的[[中華民國國防部|國防部長]][[白崇禧]],途經台南時,即前往延平郡王祠向鄭成功行禮,並立一石坊於祠前表彰鄭成功的「忠肝義膽」{{NoteTag|[[延平郡王祠]]前石坊,上撰有對聯:「孤臣秉孤忠,浩氣磅礡留萬古。正人扶正義,莫教成敗論英雄。」,橫批「忠肝義膽」;在石坊之上,還鑲嵌了代表黨國的「[[青天白日]]徽」的圓形石刻。}},藉此宣揚忠於領袖、國家的精神。1950年,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撤退來臺後不久,[[中華民國總統|總統]][[蔣中正]]親題「[[振興中華]]」匾額,懸掛於延平郡王祠正殿入口。1963年拆除原福州式建築改以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以示正統。
 
由於鄭成功退入臺灣的情境,與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落敗的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相似,且鄭成功「民族英雄」、「忠於領袖」、「傳統文化美德」等形象可作為宣傳樣板,因此除官方祭祀、宣傳外,[[教科書]]中也多所讚揚鄭氏的「民族精神」,並強調他「光復台灣」與「矢志反攻大陸」的事蹟,將其與[[蔣中正]]同樣宣稱為偉人;「民族英雄鄭成功」在臺灣遂逐漸成為連詞,至今在臺灣的許多雕像與文獻上,仍然能夠看到。但目前台灣的歷史教科書不再指鄭成功「收復台灣」,而是改以「驅逐荷蘭,進入台灣建立第一個漢人政權」來表達。蓋因台灣在[[台灣荷治時期|荷治時期]]以前,本來就不曾受中國或任何國家管轄<ref>[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855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建立]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17113308/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855 |date=2013-10-17 }}, 歷史文化學習網</ref><ref>[[李筱峰]],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dec/29/today-o9.htm 台灣自古不屬中國/教科書看不到的歷史《系列四》]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025152255/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dec/29/today-o9.htm |date=2012-10-25 }}, [[自由時報]],2009-12-29</ref><ref>{{cite news |author=丁榮生 |url=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artnews/0,3409,112003011300694+110513+20030113+news,00.html |title = 福爾摩沙特展專輯 明朝中國 帶荷蘭人登陸台灣 |work=中時電子報 |language=zh-tw |date=2003-01-13 |accessdate=2013-04-14檢閱 |deadurl=yes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17081926/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artnews/0%2C3409%2C112003011300694%20110513%2020030113%20news%2C00.html |archivedate=2013-10-17 }}</ref><ref>{{cite news | author = 楊淳卉 | title = 中研院台史所所長:鄭成功沒有「光復」台灣 | url = 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10-12/65526 | newspaper = [[新頭殼]] | location = [[臺北市]] | date = 2015年10月12日 | accessdate = 2016年5月13日}}</ref>。鄭成功本人亦將台灣視為「海外」、「不服之區」{{NoteTag|鄭成功在出征台灣之前,所發表的文告:「本藩矢志恢復,切念中興,恐孤島之難居,……冒波濤,欲闢不服之區,暫寄軍旅,養晦待時,非為貪戀海外,茍延安樂。」<ref>《[[台灣通史]]》卷一‧開闢紀)</ref>}}。
 
在2013年,[[臺南市議會]]原住民議員[[谷暮·哈就]]質詢[[臺灣原住民|原住民]]遭到不平待遇,她問[[臺南市政府]]舉辦的鄭成功文化節「與原住民有什麼關係?這是對原住民的[[殖民]],也是原住民的文化浩劫」。她批評市府歌頌鄭成功,鄭成功到台灣「是漢人的殖民政權,原住民真正的聲音在哪裡?台灣的獨特歷史難道只是鄭成功,有沒有看到原住民的啜泣與眼淚?」教育局長[[鄭邦鎮]]在答詢時表示,相關節慶缺乏[[臺灣主體性|主體思維]],台灣都是後來的人在統治,屬於[[殖民]],而不是經由原來住民同意而移入的[[移民]],反而最早到的人被趕走,就像原住民<ref>[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891395&type=%E6%94%BF%E6%B2%BB&Slots=Live 南市教育局長:光復節是台灣再淪陷日]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29201850/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891395&type=%E6%94%BF%E6%B2%BB&Slots=Live |date=2013-10-29 }}, [[自由時報]], 2013年10月28日</ref><ref>[http://www.nownews.com/n/2013/10/28/1004065 原住民議員谷暮 哈就:原住民不是黃帝子孫也不是中國人],[[ETtoday]], 2013年10月28日</ref>。
 
現今有部分台灣人主張鄭成功與荷蘭、西班牙、日本、清朝和國民黨政府一樣,都是外來殖民政權,主張政府應顧及不同族群的情感。<ref>[http://www.peoplenews.tw/news/865f06cb-4a7f-4160-9a82-426aeb377a0f 官網稱原住民來自中國Kolas籲熱線抗議要求下架]</ref>
 
2017年3月,中華民國原住民立法委員[[Kolas Yotaka]]更要求內政部長取消「民族英雄鄭成功祭典」<ref>{{cite news |url =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70306/878792.htm|title=不要蔣介石!也要打破鄭成功! 綠委要求取消中樞祭拜 |author=陶本和 |date=2017-03-06|work=ETtoday東森新聞雲 |accessdate=2017-03-06 }}</ref>。同年4月行政院核定鄭成功祭典改由台南市長主祭,中央政府不再派內政部長代表出席,打破自1963年以來的中樞主祭慣例。<ref>{{cite news |url = http://m.ltn.com.tw/news/focus/paper/1096519 |title = 打破54年慣例 中樞不再主祭鄭成功 |authors = 陳鈺馥、洪瑞琴 |date=2017-04-23 |newspaper=自由時報 |accessdate=2017-04-25}}</ref>
== 傳說和演繹 ==
1,1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