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野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野茄

野茄茄科茄属植物,直立草本至亚灌木;喜生长于见于灌木丛中或缓坡地带,海拔180-1100米。分布于中国、埃及、阿拉伯至印度西北部以及越南、马来西亚至新加坡。全草药用,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治感冒发热、牙痛、支气管炎等。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野茄

拉丁学名:Solanum coagulans Forsk.

别称:山颠茄、金衫扣、野茄子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亚纲: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管状花目 Tubiflorae

:茄科 Solanaceae

:茄族 Solaneae

:茄属 Solanum

亚属:茄亚属 Subg. Leptostemonum

分布区域:产云南(东南部、南部及西南部)、广西广东、台湾

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至亚灌木,高约0.5-(2)米,小枝,叶下面,叶柄,花序均密被5-9分枝的灰褐色星状绒毛,小枝圆柱形,褐色,幼时密被星状毛(渐老则逐渐脱落)及皮刺,皮刺土黄色,先端微弯,基部宽扁,长约2-4毫米,基部宽约3毫米。上部叶常假双生,不相等;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0-(14.5)厘米,宽4-7厘米,先端渐尖,急尖或钝,基部不等形,多少偏斜,圆形,截形或近心脏形,边缘浅波状圆裂,裂片通常5-(7),上面尘土状灰绿色,密被4-9分枝的星状绒毛,以4-7分枝的较多,下面灰绿色,被7-9分枝的星状绒毛,毛的分枝较上面的长;中脉在下面凸出,在两面均具细直刺,侧脉每边3-4条,在两面均具细直刺或无刺;叶柄长约1-3厘米,密被星状绒毛及直刺,后来星状绒毛逐渐脱落,蝎尾状花序超腋生,长约2.5厘米,总花梗短或近于无,能孕花单独着生于花序的基部,花梗长约1.7厘米,有时有细直刺,花后下垂。不孕花蝎尾状,与能孕花并出,排列于花序的上端;能孕花较大,萼钟形,直径约1-1.5厘米,外面密被星状绒毛及细直刺,内面仅裂片先端被星状绒毛,萼片5,三角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宽,花冠辐状,星形,紫蓝色,长约1.8厘米,直径约3厘米,花冠筒长3毫米,冠檐长1.5厘米,5裂,裂片宽三角形,长宽均约1厘米,以薄而无毛的花瓣间膜相连接,外面在裂片的中央部分被星状绒毛,内面仅上部被较稀疏的星状绒毛;花丝长约1.5-1.8毫米,无毛,花药椭圆状,基部椭圆形到先端渐狭,长约为花丝长度的3倍,顶孔向上;柱头头状。浆果球状,无毛,直径约2-3厘米,成熟时黄色,果柄长约2.5厘米,顶端膨大;种子扁圆形,直径约2毫米。花期夏季,果冬季成熟 。

生长环境

见于灌木丛中或缓坡地带,海拔180-1100米 。[1]

分布范围

产云南、广西、广东及台湾;广布于埃及、阿拉伯印度西北部以及越南、马来西亚至新加坡 。

主要价值

  • 【药用部位】野茄的全草。
  • 【性味归经】苦、辛,温,肾、胃二经。
  • 【功效主治】利尿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尿少、风湿性关节炎、牙痛、睾丸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9克。
  •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台湾。
  • 【化学成分】果实含甾体生物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