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庭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庭镇

中文名 :金庭镇

所属地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金庭镇,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原名西山镇,2007年更改为现名。金庭镇总面积83.42平方千米(2017年) ,下辖1个社区和11个行政村,拥有常住人口45655人(2017年)。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56亿元。

金庭镇镇区所在的西山岛是中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位于苏州市的西南部,拥有中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把该岛与苏州(陆地部分、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连在一起。

2013年9月,苏州市决定成立吴中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宣布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与金庭镇实行"区政合一"的管理体制。 此外,金庭镇还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2019年12月,入选"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乡镇"。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金庭镇为国家卫生乡镇。[1]

位置境域

金庭镇中心位置处于北纬31°08′, 东经120°18′,地处苏州太湖东南部,位于姑苏城西南35公里,距苏南硕放国际机场55公里,距上海120公里,辖境包括太湖中西山岛及周围34个太湖小岛,总面积83.42平方千米(2017年)。

地形地势

金庭镇的主要地貌类型有低洼圩田平原、山前冲积平原、低山、石英砂岩丘陵、花岗岩丘陵、石灰岩丘陵、山坞和湖湾。

太湖诸山为浙西天目山向东北延伸的余脉,在明代王鏊的《七十二峰记》中,太湖中马山、西山、东山3处共有72峰,其中西山有41峰。其中,整个西山(金庭镇)的最高峰是位于中西部的缥缈峰,达336.6米。

金庭镇所辖太湖岛屿众多,其中有居民常年居住的有西洞庭山、横山、阴山、叶山(1996年划出)四岛。人工围垦和自然淤塞对西山地貌的影响十分明显。乌龟山(居山)、搭裢山、大谢姑山、小谢姑山、瓦山、青浮山等原是太湖小岛,20世纪60年代末因围湖造田而与西洞庭山相连。

气候条件

金庭镇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类型,加上太湖水体的调节作用,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和无霜期较长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温度在16℃左右,全年中温度最高的是7、8月,极端最高气温为39℃;最低的是1、2月,极端最低气温为-<8℃。年降水量在1000~1500毫米之间,全年降雨日数在120天左右。年均日照时数约为2100小时。霜期在80天左右,初霜期一般在11月下旬,最早在10月底,终霜期一般在2月下旬,最迟在4月中旬,无霜期约280天。

人口民族

金庭镇拥有常住人口45655人(2017年)。 金庭镇历来少数民族人口极少,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有少数民族人口共11人,其中回族4人,彝族2人,壮族1人,布依族2人,满族1人,土家族1人,多数因婚迁入。

视频

嵊州市金庭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宣传片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