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海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海观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中文名字:

金海观(1897-1971),字晓晚,浙江诸暨人[1]。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民国14年(1925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2]

先后担任河南第一师范、江苏第七师范、开封北仓女中、浙江第四中学、安徽第一女中、成都大学教员,南京中央大学实验学校校长和上海中华书局教育编辑,曾参加《中国教育辞典》的编写工作。历任萧山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委会副主席和政协副主席、浙江省人民代表,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候补委员和民进浙江省委秘书长[3]

中文名:金海观

国 籍 :中国

出生日期:1897

毕业院校:南京东南大学

别 名: 字晓晚

出生地 :浙江诸暨

逝世日期:1971

目录

1个人履历

2主要著作

1个人履历

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

民国14年(1925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先后担任河南第一师范、江苏第七师范、开封 北仓女中、浙江第四中学、安徽第一女中、成都大学教员,南京中央大学实验学校校长和上海中华书局教育编辑,曾参加《中国教育辞典》的编写工作。

1932年(民国21年)起,担任浙江 湘湖师范学校校长,前后达25年。

金海观主持湘师校务后,按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办学,并有所发展。办学提倡“ 教学相长,手脑并用”,推行“做、学、教三位一体的工学制”的教育改

革实验,并开展 军事体育、音乐、文艺、农村调查、扫除文盲等课外活动,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学校在湘湖四周村落设立多所附属小学,供

学生实习之用,培养大批适应乡村教育的教师。实验的主要内容为:培养学生从农工生活和教育生活着手,注重生产劳动教育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实行

工学合一,以学为主,兼学农工,学校和社会密切联系。金生活俭朴,平易近人。学生在其熏陶下,勤奋好学,吃苦耐劳。抗战8年中,率领全校师生先

后迁至义乌、松阳、庆元、景宁等地,办学条件十分艰难,金海观鼓励师生克服困难,坚持上课,其为校务、经费四处奔波,不辞劳苦。

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萧山。

解放战争时期,又支持和鼓励师生投身革命。

解放后,继续担任湘师校长。其间,先后任萧山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委会副主席和政协副主席、浙江省人民代表,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 候补委员和民进浙江省委秘书长,浙江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常委、中国教育工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

1952年加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任该会中央候补委员、杭州市委常委。

1957年,任民进浙江省委筹委会秘书长。

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改正。

2主要著作

著作有《小学教育法纲要》、《推行基本教育之师资训练问题》、《工学制实验班计划书》等;参与编写的有《杜威教育哲学》、《中国教育辞典》等。

词条标签: 人物浙江名人

视频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