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银花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 的图片

金银花藤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干燥藤茎。[1]

别名,老翁须金钗股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苏沈良方》)、鸳鸯草(《墨庄漫录》)、鹭鸶藤(《履?岩本草》)、忍冬草(《证治要诀》)、左缠藤(《余居士选奇方》)、忍寒草(《洪氏集验方》)、通灵草蜜桶藤(《土宿本草》)、金银花藤(《丹溪心法》)、金银藤(《乾坤生意秘韫》)、金银花杆(《滇南本草》)、甜藤(《本草述》)、右篆藤(《分类草药性》)、右旋藤(《贵州民间方药集》)、二花秧银花秧(《河南中药手册》)

《中华本草》记载忍冬藤的来源有忍冬科植物忍冬、山银花、红腺忍冬、黄褐毛忍冬等的茎枝。[2]

忍冬藤为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中药金银花是它的干燥花蕾。忍冬入药。

在中国始见于梁代《名医别录》,初用茎枝及叶,金银花至明代后才广为使用。

《本草纲目》:“忍冬,茎叶及花,功用皆同”。嘲《本草正义》日:“今人多用其花,实则花性轻扬。[3]

力量甚薄,不如枝蔓之气味俱厚古人只称忍冬。不言为花,则并不用花入药自可于言外得之。

观《纲目》所附诸方,尚是藤叶为多,更是佐证”忍冬全身都是宝,藤、叶、花可入药,三者药性基本相同,性味可定为辛甘寒。

是透邪解毒之良药现代研究证明。忍冬藤与金银花具有相近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

忍冬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多有分布。很多地方已经栽培生产,其中以河南、山东所产量最大忍冬藤资源丰富。

四季均可入药。随手可得。干鲜无异,采集容易,价格便宜。

形态特征

半常绿藤本;幼枝洁红褐色,密被黄褐色、开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无毛。

叶纸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有时卵状披针形,稀圆卵形或倒卵形,

极少有1至数个钝缺刻,长3-5 (-9.5) 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少有钝、圆或微凹缺,

基部圆或近心形,有糙缘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小枝上部叶通常两面均密被短糙毛,

下部叶常平滑无毛而下面多少带青灰色;叶柄长4-8毫米,密被短柔毛。总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

与叶柄等长或稍较短,下方者则长达2-4厘米,密被短柔后,并夹杂腺毛;

苞片大,叶状,卵形至椭圆形,长达2-3厘米,两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

小苞片顶端圆形或截形,长约1毫米,为萼筒的1/2-4/5,有短糙毛和腺毛;

萼筒长约2毫米,无毛,萼齿卵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顶端尖而有长毛,

外面和边缘都有密毛;花冠白色,有时基部向阳面呈微红,后变黄色,长 (2-) 3-4.5 (-6) 厘米,唇形,筒稍长于唇瓣,

很少近等长,外被多少倒生的开展或半开展糙毛和长腺毛,上唇裂片顶端钝形,下唇带状而反曲;

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果实圆形,直径6-7毫米,熟时蓝黑色,有光泽;

种子卵圆形或椭圆形,褐色,长约3毫米,中部有1凸起的脊,两侧有浅的横沟纹。花期4-6月(秋季亦常开花),果熟期10-11月。

药材特征

干燥茎呈细长圆柱形,直径1.5~6毫米,表面暗红色或灰棕色,有细柔毛,尤以嫩枝为多。

皮部易剥落,常撕裂作纤维状。茎上常带有椭圆形、绿黄色的叶,多破碎不全。

质坚脆,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中央髓部有空隙。气弱,味淡。

以外皮枣红色、质嫩带叶者为佳。显微鉴定: 细枝横切面:

表皮细胞1列;非腺毛单细胞,壁厚,有疣状突起;

腺毛柄较长。皮层较宽。中柱鞘纤维成环。韧皮部较窄;

射线细胞有含草酸钙簇晶;较老的茎在中柱鞘纤维环以内产生木栓层、

以致中柱鞘纤维环及其外侧的皮层,表皮均脱落;韧皮部有少数纤维。

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列;木纤维发达;木射线宽1(-2)列细胞,有纹孔。髓大,髓周细胞壁木化,中央呈空洞。

分布范围

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药材主产浙江、四川、江苏、河南、陕西、山东、广西、湖南等地。此外安徽、甘肃、湖北、江西、福建、山西、云南、辽宁、河北等地亦产。

主要价值

本植物的花蕾(金银花)、果实(银花子)亦供药用。

【处方名】:忍冬藤、金银藤、金银花藤、净制忍冬藤、忍冬草、银花秧、银花藤、二花藤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