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金门太武山步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门太武山步道
图片来自健行笔记


金门太武山步道 基本资料

所在县市: 金门县金沙镇, 金门县金湖镇

里程: 4公里

步道类型: 郊山步道

步道型态: 双向进出

海拔高度: 37~223公尺

高度落差: 186公尺

路面状况: 水泥

所需时间: 2 小时

难易度: 低

所属园区: -

山系: 无

最适季节: 全年

申请入山: 否

申请入园: 否

百岳 /小百岳: 太武山

附近步道: 金门观日步道金门蔡厝古道金门南风隙古道、 金门太武山大纵走

基点: 无[1]


景点介绍

金门太武山步道
图片来自金门观光旅游网

太武山在金门本岛的东部,高262公尺,是金门的最高峰,也是小百岳之一。

太武山是八二三炮战重要纪念地,除了可以登高望远、健行外,山上更充满人文景观,像是:毋忘在莒、海印寺,都是金门特色景点。

1950年代后,整个太武山区多被划为军事禁区,山上除构筑防御工事,也有四通八达的坑道,另还有被视为金门地标的“毋忘在莒”刻石,随著解严开放,这些都成为游客去金门必游览的地方。现在走太武山,一般多从西边的太武山公墓上(太武线),或是从东边的屏东文康中心出发(屏东线),若接驳没问题,建议也可以从太武山公墓纵走到屏东文康中心,需时都是2小时左右,但考量沿线可看的史迹及风景不少,建议以半天的规划为宜。

登太武山有四条路线,分别是前山、后山、蔡厝古道和斗门古道。前山是指太武山公墓北侧的玉章路口,后山则是屏东文康中心旁的玉章路尾,大多数的人都从平坦好走的前山玉章路口登山,而斗门和蔡厝古道坡度较为陡峭,更具挑战性。登太武山路程来回约2小时,但考量沿路可看的史迹及风景不少,建议以半天的规划为宜。

太武山十二奇景

十二奇景指的是蘸月池、蟹眼泉、眠云石、跨鳌石、倒影塔、玉几案、古石室、石门关、千丈壁、一览亭、偃盖松、步云梯。

明代金门文风鼎盛,加上士大夫的题咏,使得当时的文人雅士来到金门必会登上太武山,让太武山十二奇景声名远播。[2]


交通方式

开车

【太武山公墓停车场】

前往金门,可自行开车前往台北、台中、嘉义、台南、高雄等航空站,搭乘飞往金门的班机。在金门航空站招计程车、租车,或是搭乘公车前往。

【屏东文康中心】

前往金门,可自行开车前往台北、台中、嘉义、台南、高雄等航空站,搭乘飞往金门的班机。在金门航空站招计程车、租车,或是搭乘公车前往。

大众运输

【太武山公墓停车场】

在台北、台中、嘉义、台南、高雄等航空站,搭乘飞往金门的班机。在金门航空站转搭红1、1A,或3号公车到山外。在山外转搭蓝1,在太武公园站下车,站牌边即是太武山公墓停车场。

【屏东文康中心】

在台北、台中、嘉义、台南、高雄等航空站,搭乘飞往金门的班机。在金门航空站转搭红1、1A,或3号公车到山外。在山外转搭18A或25号公车,在屏东站下车,由站牌往玉章路前行300公尺,即到屏东文康中心。


路线地图

出发点: 太武山公墓停车场/屏东文康中心

路线:

太武山公墓停车场→(0.45K, 15分钟)→玉章路牌坊→(0.65K, 20分钟)→思源亭→(0.6K, 20分钟)→倒影塔→(0.3K, 10分钟)→毋忘在莒石碑→(0.3K, 8分钟)→海印寺→(0.6K, 15分钟)→步云梯口→(0.2K, 5分钟)→观日步道入口→(0.3K, 7分钟)→人定胜天石碑→(0.35K, 8分钟)→哨所→(0.35K, 7分钟)→屏东文康中心

备注:

1.太武山步道有管制时间如下,夏令(4/1~9/30)开放时间为04:30~19:00。冬令(10/1~3/31)开放时间为05:00~18:00。进出请留意开放时间。

2.进入太武山区还有“斗门登山古道”及“蔡厝古道”入口,有兴趣的人不妨前去探视。


路线图
图片来自健行笔记


人文生态

“毋忘在莒”石碑

位于太武山步道的最高处,因为太武山顶峰现在仍是军事管制区,所以石碑所在的地方现在也是小百岳的认证处。这座石碑立于民国41年元月,是当年蒋中正总统二度赴金门巡视时,太武山的高处亲题的四字石刻,期许国人效法田单的精神,石刻“毋忘在莒”以坚定民众的反共复国意志。

“毋忘在莒”石碑
图片来自健行笔记

倒影塔及郑成功观棋处

为金门三大古塔之一,相传原塔建于14世纪末的明代洪武年间,原来作为海上航海的标志。后经拆毁,现塔为近年重建,共6层,约5.76公尺高,造型优美。据说夕阳西下时,长长的塔影倒映在海面上,会吸引众多鱼儿在倒影旁环游。“郑成功观棋处”,在倒影塔下方,为一天然岩洞,此处可观察金门岛北海岸的整体情势,据说当年郑成功在金门驻兵时,经常在此观兵、下棋,现在洞内还设有棋台,以标志这段传说。

[海印寺]

相传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年~1274年),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海印寺建在太武山两个最高峰间的凹地处,曾在“八二三炮战”遭炮火毁坏,后历经多次整修才有今貌,是太武山步道一处重要的休息点。海印寺的左前方有题“海山第一”的石门关一处,是太武山十二奇之一,以幽奇见称,现已列为三级古迹。

太武山步道
图片来自健行笔记

观日步道

位在太武山步道东段屏东线上的一条延伸路线,长仅200公尺,是用人工沿著花岗岩壁硬开凿出来的一段步道。步道的一侧是悬崖,因此展望甚好,金门的东南角可尽收眼底,日出时还可在此欣赏旭日东昇。其入口处之一的“步云梯口”,原是太武山十二奇之一,现仅存残迹。

动物

哺乳动物以小黄腹鼠及臭鼩最优势。两栖类动物以小雨蛙黑眶蟾蜍为最常见种类。鸟类也常在山里的疏林、灌丛间活动,常见的鸟类有𫛭、蜂鹰(过境期)、白头翁、绿绣眼、喜鹊、鹊鸲、鹪莺、蓝矶鸫、白腹鸫、大陆画眉、栗喉蜂虎等,是金门赏鸟的重点地区之一。

植物

金门的开发历史悠久,岛上的原始林早年即为居民砍伐殆尽,直至国军进驻岛上后才又开始造林。太武山区还保有金门岛上现存不多的原生林,步道上有许多金门的原生植物,如朴树乌臼、合欢、楝树、榕树等。另外由于太武山区长期受强劲东北季风吹袭且土壤浅薄,植物普遍耐干旱强风,岩生植物为成其当地的重要特色。

地形地貌

金门诞生于距今两亿至一亿年前的燕山运动隆起,及喜马拉雅运动,因此上升海面发育出来的花岗岩,经风化,裸露出地面而成丘陵,如太武山、五虎山,其构成的主要基盘岩石是“花岗片麻岩”及“花岗岩”,在太武山南侧,出露的主要岩石为花岗片麻岩,山北侧则以花岗岩较多。

特色

春秋二季最适合旅游,步道沿途的军事及历史遗迹,是主要的看点。[3]


视频

金门 太武山步道之旅

走访太武山古道 看见金门之美

  1. 太武山 #毋忘在莒 #海印寺

攀登最高峰|2019.01.12【IN_ForcE"】金门太武山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基本资料,金门太武山步道-健行笔记
  2. [https://kinmen.travel/zh-tw/travel/attraction/499 景点介绍,金门太武山步道-金门观光旅游网
  3. 人文生态,金门太武山步道-健行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