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针尾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针尾鸭
原图链接

针尾鸭(学名:Anas acuta[1],又名尖尾鸭、长尾凫、长闹、拖枪鸭、中鸭属钻水鸭类,是中型游禽,属水鸭类。飞行迅速。在各种内陆河流、湖泊、低洼湿地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在开阔的沿海地带,如空旷的海湾海港等地常能够见到数百只的集群。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鸟类。广布于中国全境,也分布于欧洲北部、北美及北非。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针尾鸭 别名:尖尾鸭长尾凫长闹拖枪鸭中鸭 外文名:Northern Pintail 界:动物界 族:鸭族 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鸟纲(Aves) 亚纲:今鸟亚纲(Neornithes) 目:今颚总目(Neognathae)、雁形目(Anseriformes) 科:鸭科(Anatidae) 亚科:鸭亚科(Anatinae) 属:鸭属(Anas),也称河鸭属 种:针尾鸭 A. acuta

形态特征

针尾鸭雄鸟夏羽头顶暗褐色,具棕色羽缘,后颈中部黑褐色;头侧、颏、喉和前颈上部淡褐色,颈侧白色,呈一条白色纵带向下与腹部白色相连;背部满杂以暗褐色与灰白色相间的波状横斑,较长的肩羽有宽阔的绒黑羽端,最长的肩羽几全为绒黑色,具银灰色或棕黄色羽缘。翅上覆羽大多灰褐色,飞羽暗褐色,翅上具铜绿色翼镜;翼镜前缘为大覆羽的砖红色羽端,后缘为次级飞羽的白色端斑;三级飞羽银白色以至淡褐色,中部贯以宽阔的黑褐色纵纹。腰褐色,微缀有白色短斑。尾上覆羽与背相同,但各羽具黑褐色羽轴及白色羽缘;外侧尾羽灰褐色,外侧具灰白色羽缘,中央二枚尾羽特别延长,呈绒黑色,并具金属绿色闪光。下体白色,部微杂以淡褐色波状细斑;两胁与背同色,但较浅淡,尾下覆羽黑色,前缘两侧具乳黄色带斑。冬羽似雌鸟。

雌鸟头为棕色,密杂以黑色细纹;后颈暗褐色而缀有黑色小斑;上体黑褐色,上背和两肩杂有棕白色“V”形斑;下背具灰白色横斑;翅上覆羽褐色,具白色端斑,尤其是大覆羽的白色端斑特别宽阔,和次级飞羽的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二道明显的白色横带。下体白色,前颈杂以暗褐色细斑;胸和上腹微具淡褐色横斑,至下腹褐斑较为明显和细密。尾下覆羽白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灰黑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660一1050克;雌性545—660克;体长雄性435—7lO毫米;雌性525—600毫米;嘴峰雄性16—54毫米,雌性46—54毫米;翅雄性24l~27tl毫米,雌性235—267毫米;尾长雄性11O一202毫米,雌性93一126毫米,跗跖雄性36—42毫米,雌性36~38毫米。

分布范围

针尾鸭繁殖在欧亚大陆北部、北美西部和我国西部天山地区,越冬在东南亚印度北非中美洲和我国南部,少数终年留居南印度洋的岛屿上。迁徙时遍及中国东北和华北诸省。

生活习性

针尾鸭越冬期栖息于各种类型的河流、湖泊、沼泽、盐碱湿地、水塘以及开阔的沿海地带和海湾等生境中。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内陆大型湖泊、流速缓慢的河流、河湾及其附近的沼泽和湿草地上。喜欢成群生活,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和冬季。常成几十只至数百只的大群活动。活动和休息多在近岸边水域或开阔的沙滩和泥地上。

游泳轻快敏捷,也善飞翔;飞翔快速而有力。在陆地上行走也好。性胆怯而机警;白天多隐藏在有水的芦苇丛中或远离岸边的水面游荡或休息,黄昏和夜晚才到水边浅水处觅食,稍有动静,立即飞离。针尾鸭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以草籽和其它水生植物,如浮萍、松藻、牵牛子、芦苇、菖蒲等植物嫩芽和种子为食,也到农田觅食郡分散落的谷粒。繁殖期间则多以水生无脊椎动物,如淡水螺、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觅食主要在黄昏和夜晚,主要在水边浅水处觅食。秋冬季节偶尔到附近农田觅食。针尾鸭每年2月末3月初开始迁离中国南方越冬地,3月初至3月中下旬大量到达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9月中下旬已有少数秋季迁徙群到达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大量在1O月初至10月末,少数迟至11月末才往南迁,迁徙时常集成数十甚致近百只的大群。

生育繁殖

针尾鸭在一龄时性成熟,并可进行交配和营巢繁殖。对的形成过程相当快,多数雌鸟在冬季结束之前即已结合成对,少数求偶行为持续到第二年春季迁徙期间。繁殖期4—7月。营巢于湖边、河岸地上草丛中或有稀疏植物覆盖的低地上,通常距水域50至100米远。每窝产卵6一11枚。通常一年一窝。卵的颜色为乳黄色,大小为52—58×37—39毫米,重40—51克。最早在4月末开始产,但也有迟至6月末还在孵卵的。孵卵全由雌鸟承担,雄鸟通常仅在孵化期开始时在巢附近警戒。孵化期21一23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行走和游泳,并在雌鸟带领下经过35一45天即能飞翔。

经济价值

针尾鸭冬季数量不多,但因分布广,成为冬季狩猎的对象之一。肉细嫩鲜美,可供食用;羽毛,可制鸭绒,是良好的充填材料。

亚种分化

1.Anas ACUTA acutaw分布于新北界和古北界的大部分地区。
2.Anas acuta eatoni分布于凯尔盖朗群岛到圣保罗和阿姆斯特丹。
3.Anas acuta drygalskii 分布于美国维吉尼亚州克罗泽特岛。

视讯

针尾鸭 Northern Pintail



参考文献

  1. 针尾鸭. 百科知识. 200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