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锡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锡安,外文名:Zion,基督教圣经地名。

基督教的《圣经》又名《新旧约全书》,由《旧约[1]》《新约》组成。《旧约》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来文(含亚兰文)写成,由犹太教教士依据犹太教的教义编纂而成,囊括了犹太及邻近民族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人文历史资料。《新约[2]》一共27卷。

简介

一个含义深远,又勾起人感情的用语,在圣经及基督教神学均如此。

1.旧约圣经

它原是大卫王国一个有围墙的城堡,也是地理上、政治上,及经济上的首都;那里也是神之「家」的所在地。在救恩故事内,称作「锡安」之卫城占了显着的位置,因为那地是神使其盟约(Covenant)变得可见之地,是祂立意要与民同居之处,也是祂要作戴维王朝之父的所在。有时「锡安」亦作耶路撒冷的别名。

锡安一用语是由三种元素合成︰以色列经验中重要的事件;神藉神迹支持的应许,和与迦南及巴比伦宗教搏斗的经验。

a.重要事件。大卫从耶布斯人手中把耶路撒冷夺过来,并且把约柜搬到那里;之后,在王国统一时的经验、所罗门时代圣殿的启用、西拿基立的围城及撤退、尼布甲尼撒的毁城灭殿,以至在哈该及撒迦利亚时代的重建,全留下它们的痕迹在历史书、诗篇和先知书内。

b.应许的话语。在诗篇二及一三二,神拣选锡安和拣选戴维的王朝,二者是相连的,都是先知拿单说的圣谕(撒下七11~16)。神又用非常的神迹,来显出锡安是神拣选之地,天上的君王能与人同在之处──戴维在阿珥楠的禾场上筑坛献祭,天上降下大火来表示悦纳(代上二十一26);当所罗门把约柜搬入圣殿,并且奉献圣殿之时,神显出大荣耀来〔参神的显现(Theophany1157Theophany);代下五13~14,七1〕。这一切的神迹,是诗篇及先知末世论歌颂锡安的背后原因。

与锡安有关的一连串神学词语,均可在下列的短句显示出来︰「戴维之城」(代下五2)、「上帝之城」(诗四十六4)、祂的「安息之所」(诗一三二13~14)、祂的「圣山」(诗二6;但九16)以及「圣城」(赛四十八2,五十二1;尼十一1)。

c.争辩。若与已知的山,例如常年积雪的黎巴嫩山相比,锡安山是比较矮小的。但对朝圣者来说,锡安山永远不仅是一座山,那是他们在节日「登耶和华的山」,「站在祂的圣所」之地(诗二十四3)。不过有时诗人夸大了山的高度(诗四十八),先知亦会如此(赛二;弥四)。对他们来说,锡安是无与伦比的。

巴力经文亦把其神话式的宫殿置于撒分之巅,那里是巴力「拣选之地」,是「得胜之」,他的声音要由此响彻天下,使敌人惊惶。诗四十八肯定锡安山的超越,宣称耶和华才是真正的王,而不是迦南人信的巴力。同样地,诗四十六肯定耶和华是从「神的城」来管治全地,城中有一道河流出来(4节,另参结四十七1);这是对抗迦南之神伊勒,它位在山上,山上有两条河。「锡安山大君王的城」(诗四十八2)位于应许地之心脏,代表耶和华是历史上得胜的大军(出十五;士五;另参赛四十九,五十一~五十二,六十~六十三)。「周游锡安」(诗四十八12及下),检查其城楼,是代表加强信心、有把握的保障、国家的身分,以及能享受神的同在。但锡安与巴力崇拜的关系又怎样呢?没有正确的立约关系,一切安全感及判断都是虚假的。

赛四十~五十五宣告犹太人被虏后,耶和华要返回锡安。新巴比伦王的铭文显出,尼布甲尼撒、他的父亲及其后继人,均看巴比伦为宇宙的中心,是战士及创造者玛尔杜克神(Marduk)的大本营,万民都要来这里向他朝贡。我们可以看锡安的国家预言和政治预言(如︰赛二十四,四十五14及下,四十九22及下,五十一,五十四,六十及下),都是当代人为着对抗迦南宗教,以及本土化的努力,目的就是肯定锡安的神,是高于一切与之竞争的神只。

2.新约

新约形容的锡安,超越了戴维王朝那种宗族、地域及经济的框框,事实上它的重心不在用一座可见的殿或城来代表神的国,乃是在乎耶稣(参约四20及下)。信徒因为进入了新的约,已经与天上的敬拜者一起「来到锡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来十二22;另参启十四1)。新约不像旧约的锡安山,没有指定一个圣城、祭坛或敬拜的地方,代表神的同在。

虽然保罗预见到,当「救主从锡安出来」之日,就是全以色列家得救之时(罗十一26),新约却并无提及锡安会成为地上一个重建的圣殿、世界的首府,或某种统一的国家意识形态。当时代论者(参时代论神学,Dispensational Theology367Dispensational Theology)完全用字义的方式,来解释旧约锡安的末世论时,似乎误解了诗的象征手法,其经文本身的争辩式原意,以及耶稣和新约对它的重新解释。「天上的耶路撒冷」,与地上各种的锡安主义,都是没有关系的。 (参考资料:《当代神学词典》) ​

参考文献